避光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5879阅读:1215来源:国知局
避光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光袋。



背景技术:

输液设备为治疗病人的必备器械,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一些药物,如硝酸甘油、可待因等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其遇光变质变色,使药物失去其药效,甚至产生毒性,影响病人的治疗,因此必须避光使用。

相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遮光材料制成的避光袋套设于输液瓶,将输液瓶收容于所述避光袋进行避光使用。所述避光袋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可遮光的袋子,其内侧为黑色或深色。当输液瓶由避光袋上端的开口放入所述避光袋后,其下端的开口需要卡设住所述输液瓶的瓶口使其不露出所避光袋,再从下端开口引出与所述输液瓶连通的输液管进行输液。

然而,但由于输液瓶的规格不一,输液瓶的瓶口大小也不同,因此,当所述输液瓶的尺寸小于所述避光袋的下端开口的尺寸时,所述瓶口会外露于所述避光袋,甚至所述避光袋的下端开口无法卡设所述输液瓶,此时需要医生护士根据输液瓶的大小用胶布粘住下端开口以调节其开口大小,以便于卡住所述输液瓶和引出输液管,使用局限性大;当需要换输液瓶时,医生护士要先打开避光袋观察药液时否输完,使用也极为不便,效率低且容易将药液暴光,换输液瓶时又需要根据输液瓶的尺寸用胶带粘贴调节下端开口的大小,严重降低工作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避光袋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使用简单方便且效率高的避光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光袋,包括用于收容输液瓶的袋体和分别开设于所述袋体的上、下两端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避光袋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袋体并沿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环绕设置的多个限位环、固定于所述袋体的限位带和设置于所述袋体的用于观看液位的可视部;多个所述限位环呈等间距设置,所述限位带包括固定于所述袋体的固定部,由所述固定部延伸的呈柔性的延伸部、由所述延伸部延伸的结合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外侧及所述结合部外侧的用于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延伸部用于穿设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环,所述限位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长的1/2。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由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环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大于其竖直方向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包括6~8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魔术贴或磁铁。

优选的,所述避光袋还包括贯穿于所述袋体的用于将所述袋体悬置的挂孔,所述挂孔位于所述袋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可视部包括贯穿所述袋体一侧的可视孔和完全盖设于所述可视孔的遮光幕布,所述可视孔包括5~10个且由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第一开口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遮光幕布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袋体。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可视孔的间距为3~5mm。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避光袋通过在其下端沿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增设多个限位环和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穿设于所述限位环,通过所述限位带的结合部反向折回后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从而可自由调节所述第二开口的大小,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种尺寸规格的输液瓶,适用范围广;另外,将所述遮光幕布掀开即可通过所述可视孔观察输液瓶内的液位,无需打开所述避光袋,方便可靠,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避光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光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1-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避光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光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光袋10,包括袋体1、第一开口2、第二开口3、限位环4、限位带5、可视部6和挂孔7。

所述袋体1为遮光材料制成,用于收容输液瓶20,为所述输液瓶20遮光,防止所述输液瓶20内的药液受光照而分解失效。

所述第一开口2和第二开口3分别开设于所述袋体1的上、下两端,所述输液瓶20由所述第一开口2装入所述袋体1内,所述第二开口3用于卡设所述输液瓶20使其收容于所述袋体1内,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3引出与所述输液瓶20连通的输液管(未图示)。

所述限位环4包括多个,其固定于所述袋体1并沿所述第二开口 3的边缘环绕设置。具体的,所述限位环4由所述第一开口2向所述第二开口3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环4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大于其竖直方向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竖直方向为由所述第一开口2向所述第二开口3的方向,水平方向为垂直于竖直方向。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限位环4与所述袋体1的固定牢度强,可靠性高,更容易调节所述第二开口3的大小。

更优的,多个所述限位环4呈等间距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4包括6~8个。

所述限位带5固定于所述袋体1,所述限位带5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3的周长的1/2。

所述限位环4与所述限位带5共同作用调节所述第二开口3的大小。上述结构长度和数量的设置,可调节出所述第二开口3的不同大小,满足现有所有规格输液瓶的使用,通用性高。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带5包括固定于所述袋体1的固定部51,由所述固定部51延伸的呈柔性的延伸部52、由所述延伸部52延伸的结合部53、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51外侧及所述结合部53外侧的用于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4和第二连接部55。

所述延伸部52用于穿设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环4,通过将所述延伸部52反折拉紧或松开,使得所述第二开口3的大小随之改变,调节好所述第二开口3的大小使所述输液瓶20卡设后,将所述第一连接部5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5固定连接,从而设置好所述输液瓶 20的收容卡设。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避光袋10可根据不同规格的输液瓶进行调节其系在二开口3的大小,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5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5均为魔术贴或磁铁,但并非限于此。用于吸持固定,且方便拆开,操作简单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可视部6设置于所述袋体1,用于观看所述输液瓶20的液位,以便更换所述输液瓶20。

具体的,所述可视部6包括贯穿所述袋体1一侧的可视孔61和完全盖设于所述可视孔61的遮光幕布6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视孔61包括5~10个且由所述第二开口3 向所述第一开口2方向间隔设置,更优的,相邻两个所述可视孔61 的间距为3~5mm,该结构可比较清楚的观看到所述输液瓶20内的液位。所述遮光幕布62也为遮光材料制成,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袋体1。

当需要观看所述输液瓶20内的液位时,通过掀开所述遮光幕布 62,则可观看到输液瓶20的液位,以便了解及时更换。同时可极可能防止光线照射所述输液瓶20。

所述挂孔7贯穿于所述袋体1设置,所述挂孔7位于所述袋体1 的靠近所述第一开口2的一端,用于通过挂钩(未图示)等将所述袋体1悬置,方便输液。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避光袋通过在其下端沿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增设多个限位环和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穿设于所述限位环,通过所述限位带的结合部反向折回后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从而可自由调节所述第二开口的大小,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种尺寸规格的输液瓶,适用范围广;另外,将所述遮光幕布掀开即可通过所述可视孔观察输液瓶内的液位,无需打开所述避光袋,方便可靠,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