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数控电温针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8891阅读:1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数控电温针灸治疗仪,特别适用于医院针灸科辅助艾灸和针刺治疗,尤其是涉及具有近红外热疗和低频脉冲电治疗的仪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灸已成为各地中医院以及社区卫生院最受追捧的传统疗法之一。2010年中医针灸成功申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养生文化重新兴起,人们又重视起具有神奇疗效的针灸疗法。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数达到上千万人次。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研究发现艾灸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在艾灸疗法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但是传统艾灸存在明显的短板,包括艾灸的燃烧效率较低,艾灸产生的烟雾对人体具有刺激性,艾灸掉落的艾灰容易烫伤患者,而且艾灸需要一对一的医务人员治疗,在治病效率和效益上大打折扣。

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的一种治疗方法。电针疗法适用于毫针刺法的主治病证。临床治疗时病人可出现酸、胀、热等感觉或局部肌肉作节律性的收缩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针刺止痛、镇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但是针刺和电针均只能达到机械刺激的功能,不具备艾灸的温热效应,这也大大降低针灸的临床疗效和适应症。

现在市场上可见多款电热针灸治疗仪,虽然他们都看似具有针刺、火针、灸疗的共同作用,但是艾灸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近红外线的热辐射和热传导,目前市面上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很好地将艾灸的这种功效和电针结合起来。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电温针灸治疗仪在临床运用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但能提供稳定且可调节温度的近红外线,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流刺激强度进行持续有效的治疗,从整体上确保临床医生实践操作的安全简便,以及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智能数控电温针灸治疗仪。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数控电温针灸治疗仪,包括数控治疗机主体,所述的主体为一方形塑料装置,所述的方形塑料装置内设有数控电路板,所述的数控电路板贯穿所述的方形塑料装置,所述的数控电路板上设置有导电装置和导热器件;所述的导电装置和导热器件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的方形塑料装置的侧边安装有若干外接导电装置和导热器件的插口;所述的控制器连接电源开关,所述的电源开关电连接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方形塑料装置外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的一端连接导热器件;电源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发热头和固定体,发热头的端部连接有银针;导热器件通过电源线连接发热头,用于将导热器件产生的热能传递至银针的针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银针的一端深入发热头内,其另一端露出发热头的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发热头和固定体内部为圆柱状中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发热头为近红外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控制器内置有一用于调整近红外灯温度的调温开关、用于调整电流强度的调控开关和用于调整电流频率的调频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控制器内置有在一设定时间范围内将电源自动关闭的计时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方形塑料装置的材料为防火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头的材质为FTC半导体陶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银针的针尖温度为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和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但能提供稳定且可调节温度的近红外线,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流刺激强度进行持续有效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主体;2,数控电路板;3,电源开关;4,电源;6,插口;7,电源线;8,发热头;9,固定体;10,银针;11,调温开关;12,调控开关;13,调频开关;14,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智能数控电温针灸治疗仪,包括数控治疗机主体1,主体1为一方形塑料装置,方形塑料装置的材料为防火材料,方形塑料装置内设有数控电路板2,所述的数控电路板2贯穿所述的方形塑料装置,所述的数控电路板2上设置有导电装置和导热器件;所述的导电装置和导热器件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的方形塑料装置的侧边安装有若干外接导电装置和导热器件的插口6;所述的控制器连接电源开关3,所述的电源开关3电连接电源4;本发明使用时,将外接固定体9固定于银针11上,开启电源开关3和定时器,通过调整近红外发热头的温度和电流强度频率,进行相关疾病治疗。

方形塑料装置外连接有电源线7,电源线7的一端连接导热器件;电源线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发热头8和固定体9,发热头8的端部连接有银针10;导热器件通过电源线7连接发热头8,用于将导热器件产生的热能传递至银针10的针柄位置;银针10的针尖温度为0℃~100℃;发热头8与银针10的针柄固定,导热器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热头8传递至针柄;即使用该针灸治疗仪进行温针灸时,无需燃烧艾柱为毫针供热,无明火,不会产生烟雾和艾灰,不会污染治疗室的空气和环境,不易引发烫伤烧损。

控制器内置有一用于调整近红外灯温度的调温开关11,发热头6的加热时间和温度循环周期,并在工作时显示发热头6的温度变化及加热时间;发热头6通过电源线7和导热器件连接;导热器件通过电源线7连接发热头8,用于将导热器件产生的热能传递至银针10的针柄位置;银针10的针尖温度为0℃~100℃。

控制器控制发热头6的温度变化范围为0℃-100℃,根据温针灸、温和灸和雀啄灸等艾条灸手法变化、以及隔物灸的温度曲线变化,通过电子温控元件模拟温度变化,通过连续的、变化的热刺激,避免人体感受装置产生快速-慢速适应现象,减少效应疲劳(传入神经发放稳定地衰减)。

银针10具有针刺、火针、灸疗、温针的综合作用,通电后其温热感可透入人体的深部并能传导扩散且不会引起烫伤,随着电流的加大,热度增高,则有火针作用,温度恒定持久;银针10的一端深入发热头8内,其另一端露出发热头8的外部;发热头8和固定体9内部为圆柱状中空;这样连接发热头8通电后银针10同样会获得电流,以便进行作业;发热头8为近红外装置,从整体上确保临床医生实践操作的安全简便,以及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控制器内置有一用于调整近红外灯温度的调温开关11、用于调整电流强度的调控开关12和用于调整电流频率的调频开关13;控制器内置有在一设定时间范围内将电源自动关闭的计时器14。

该针灸治疗仪通过调控开关12调节电流控制器和调频开关13调节电频控制器14可以产生固定的单向电场,促进带电药物离子的定向运动,以加速药物有效成分的渗透吸收,通过控制器对工作时间和工作电流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将每个治疗数据存储在数控电路板2上内方便医生的诊断,通过计时器14切换不同的治疗时间实现定向治疗、调制中频治疗、干扰电治疗和热治疗适用于不同病人的需求。

另外,该智能数控电温针灸治疗仪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位于主体的外壁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即在该针灸治疗仪的壳体的外部上设置有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嵌入到主体上以固定显示屏;当控制器接收到调温开关发送的温度信息时,可以将该温度信息发送给该显示屏,从而显示温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1,主体;2,数控电路板;3,电源开关;4,电源;6,插口;7,电源线;8,发热头;9,固定体;10,银针;11,调温开关;12,调控开关;13,调频开关;14,计时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