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耳鼻喉工作站的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573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耳鼻喉工作站的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诊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承载设备的平台。



背景技术:

在医疗机构的耳鼻喉诊疗中,会经常使用耳鼻喉内窥镜才判断病情,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现有的内窥镜及其必要设备均是放置在一个具有多层台面的仪器车上,仪器车在需要时会经常移动,而仪器车的台面却又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在移动中会出现安全隐患;即使在平时不移动,仪器车上昂贵的设备也需要防护设施来防止误碰误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的移动平台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了能够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用来承载耳鼻喉诊疗工作站的移动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承载耳鼻喉工作站的移动平台,包括底部设置有万向轮的底座、固接在底座两侧的支撑杆和固接在支撑杆之间的台面,其特征在于,支撑杆通过滚轴与台面固接,滚轴上依次转动连接有前摆动杆和后摆动杆,前摆动杆与前挡板固接,后摆动杆与后挡板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后挡板上开设有接线口,前挡板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得装有昂贵设备的移动平台具有一定防护能力,同时还将前、后挡板做了人性化的设计,增加了接线口与限位杆使得前、后挡板的利用率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杆折叠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杆展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承载耳鼻喉工作站的移动平台,包括底部设置有万向轮的底座2、固接在底座2两侧的支撑杆1和固接在支撑杆1之间的台面4,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通过滚轴41与台面4固接,滚轴41上依次转动连接有前摆动杆51和后摆动杆61,前摆动杆51与前挡板52固接,后摆动杆61与后挡板62固接。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装有内窥镜设备的移动平台安全性的问题,为内窥镜设备提供保护,在台面4与支撑杆1之间固接了滚轴41,滚轴41上依次的转动的安装有前、后两根摆动杆,前摆动杆51与前挡板52连接,后摆动杆61与后挡板62连接,通过设置在台面4前后的两个挡板来保护台面4上的设备不受碰撞。在需要操作设备时,将前、后挡板62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以便于操作设备,在操作完毕后将前、后挡板62转动到挡住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不受干扰。本实施例仅在台面4的前后方向设置有挡板,在侧面的位置由于前、后摆动杆61的阻挡也能保护设备不会掉落或者滑动。

优选的后挡板62上开设有接线口63,前挡板52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53。前、后挡板均采用软性材质。为了在挡板挡住设备时仍能进行操作,在后挡板62上设置有接线口63,使得电源和数据线路能够穿过后挡板62与设备连接;同时为提供前挡板52的便利性,在前挡板52上设置有可以转动收纳的限位杆53,在不使用时转动到前挡板52内收纳,在需要使用时转动限位杆53使其露出前挡板52;限位杆53在一定程度下能够代替前挡板52的作用,即需要操作设备时不需要完全的将前挡板52转动较大幅度,只需要将前挡板52稍稍向上推动,便能将设备露出操作,而设备仍然有限位杆53的限位。为较少前、后挡板本身对设备的碰撞,前、后挡板均采用软性的材质,例如橡胶或者硅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