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防咬管口腔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2676阅读:1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防咬管口腔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防咬管口腔护理装置。

背 景 技 术

临床上针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传统多采用两人操作,一人进行口腔护理操作,一人负责用吸痰管吸净口腔分泌物和固定导管位置,如果患者不配合,很容易出现导管脱出或咬管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为了提高口腔护理水平,目前,只能是护理人员事前反复进行练习提高护理技巧,护理过程中随机应变。

发 明 内 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防咬管口腔护理装置,可以防止该装置被咬断,同时还提高了该装置连接在病人牙齿上的强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防咬管口腔护理装置包括咬合管,所述咬合管包括上半管、下半管,所述上半管与所述下半管二边通过弹性部件连接;

所述上半管表面设有上部咬合槽,所述下半管表面设有下部咬合槽,上部咬合槽与下部咬合槽内各设一个弹性挤压件。

进一步讲,所述上半管与所述下半管各设二根对称的固定绳。

进一步讲,在所述上半管壁内设有冲洗管,冲洗管一端为进口、另一端为出口,冲洗管出口上设有弯管,弯管对准咬合管内壁。

进一步讲,所述下半管内壁上设有下定位板,所述上半管内壁上设有上定位板,下定位板中心线与下部咬合槽中心线重合,上定位板中心线与上部咬合槽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牙齿卡入上部咬合槽和下部咬合槽,实现牙齿与咬合管的连接,弹性挤压件使牙齿更好的卡在上部咬合槽和下部咬合槽中;

2、咬合管包括上半管、下半管,所述上半管与所述下半管二边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可以便于插入不同直径的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半管另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咬合管1、上半管2、下半管3、上部咬合槽4、下部咬合槽5、弹性挤压件6、连接绳7、冲洗管8、弯管9。

具体实施例

如图1中,一种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防咬管口腔护理装置包括咬合管1,所述咬合管1包括上半管2(优选的为铝合金材质)、下半管3(优选的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上半管2与所述下半管3二边通过弹性部件4连接;

所述上半管2表面设有上部咬合槽4(上部咬合槽4内设有橡胶缓冲垫),所述下半管3表面设有下部咬合槽5(下部咬合槽5内设有橡胶缓冲垫),上部咬合槽4与下部咬合槽5内各设一个弹性挤压件6(弹性挤压件6优选的为冲气气囊,橡胶缓冲垫覆盖在冲气气囊上,在使用时,冲气气囊与橡胶缓冲垫相配合,牙尖使橡胶缓冲垫与冲气气囊受力部分变形,其中冲气气囊的气体流向其它非受力部位,从而将牙的正反表面卡在上部咬合槽4或下部咬合槽5中,即可以使牙齿更好的卡在上部咬合槽4和/或下部咬合槽5中)。

优选的,上半管2与下半管3各设二根对称的固定绳7,通过固定绳7可以固定在病人的耳后。

优选的,如图2中,在所述上半管2壁内设有冲洗管8,冲洗管8一端为进口、另一端为出口,冲洗管8出口上设有弯管9(采用皮橡皮进行连接,当气管或是其它管通过咬合管1时,弯管9会顺着气管或其它管插入的方向变形,而会不使弯管9阻止气管或其它管的插入),弯管9对准咬合管1内壁,使用时,冲洗咬合管1内壁的液体通过冲洗管8的进口注入(采用注射器注射,增加冲洗管8内液体流动的速度)。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上半管2与下半管3掰开,放入导管后卡紧,使病人的气管插管套在咬合管内部,将左右两边的连接绳7套于耳后。该装置内部设有口腔护理牙刷头,牙刷头内设有冲洗管8,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液进行操作,冲洗后患者口腔内会有口水等分泌物,装置底部设有吸引导管头,可以吸净口腔内的分泌物,使用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