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2675阅读:1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抢救中具有重要作用,气管插管脱出是机械通气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气管插管脱出可能是患者自行拔管,也可能是医疗护理过程中意外拔除。一旦发生气管插管滑脱,会造成对患者的再次伤害,如未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急性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气管插管成功后要保持气管导管在固定位置不发生移位、脱落,目前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通常是在确定插管成功后,将牙垫置入患者的上下门齿之间,用胶布将气管插管与牙垫并排捆绑固定,最后用胶布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面颊部,这种导管固定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胶布粘性易减弱或丧失,以致连接不牢固,导管易松脱、错位;二、导管位置固定后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其插入深度;三、不便于医护人员清理病人口腔中的痰液;四、采用胶布粘贴会使一些病人出现皮肤过敏。

近年来出现了专用的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器中牙垫可用于气管插管患者支撑牙咬面,防止患者咬扁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另外牙垫还可用于昏迷患者的口腔护理。如申请号为201010122424.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气管插管和轴向贯穿有通孔的咬口器主体,还包括在咬口器主体的外侧面的轴向上设有嵌放气管插管的一道沟槽,在咬口器主体的一端上设有一对插孔,该插孔插放一根弹簧卡子,且又在咬口器主体一对插孔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系孔。上述咬口器主体的咬合部位处设有两道对称的凹槽;上述咬口器主体是两端粗、中间细的腰鼓状,该咬口器主体的长度为70-80mm,口含端直径为25mm,另一端直径为30mm。该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固定器不能任意更换,不利于口腔护理;弹簧卡子用于固定气管插管,存在连接不牢固,导管易松脱、错位等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随时更换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上牙垫和下牙垫,上、下牙垫盖合而形成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腔体结构的尺寸与气管插管的尺寸适配,上牙垫或下牙垫的外表面上形成内凹的压舌面,上、下牙垫通过圆环状的锁紧件实现上、下牙垫的开阖。通过圆环状的锁紧件实现上、下牙垫的打开和盖合,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能任意更换,利于口腔的护理;圆环状的锁紧件还能阻止上、下牙垫往口腔内部移动;腔体结构的尺寸与气管插管的尺寸适配而限制气管插管的移位;上牙垫或下牙垫的外表面上形成内凹的压舌面,适应舌头的位置,提升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设于上、下牙垫的后端,包括半圆环状的锁扣和锁体,锁扣和锁体的卡合面均形成一内凹槽,两个内凹槽形成固定上、下牙垫的装配孔,装配孔的尺寸与上、下牙垫外周面的尺寸适配。将上、下牙垫固定于锁紧件的装配孔内,提高锁紧件与上、下牙垫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锁扣的卡合面上以所述装配孔为中心对称布设卡扣,锁体的卡合面上形成与卡扣相互插接的卡槽。采用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锁扣与锁体之间的快速分离和装配。

优选的,所述上、下牙垫的接触面形成凹凸定位结构。上、下牙垫设于口腔内不易观察,通过凹凸定位结构,实现上、下牙垫的装配定位快速且准确。

优选的,所述上牙垫的接触面形成凸条,下牙垫的接触面形成与凸条相互配合的凹条。通过凸条与凹条的滑接配合,限制上、下牙垫装配时左右移动,避免碰到口腔造成二次损伤。

优选的,所述压舌面上设一硅胶层。硅胶层为软质材料,与人体舌头的相容性好。

优选的,所述压舌面与硅胶层之间设置筋位。筋位的设置增强压舌面与硅橡胶层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优选的,所述压舌面为平面。压舌面为平面,与人体的舌头契合,提升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上对称设置连绳孔。在连绳孔安装固定带,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紧贴于口腔内。

优选的,所述上、下牙垫的前端设置为抛物线形口。抛物线形口与喉咙口契合,提升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通过上、下牙垫的开阖实现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任意更换,利于患者口腔的护理;腔体结构的尺寸与气管插管的尺寸适配,接触面积大从而稳定地固定气管插管,防止出现气管插管脱落造成的二次伤害;上、下牙垫中部的外表面形成压舌面,对舌头起保护作用,提升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牙垫和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牙垫和锁扣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牙垫和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锁体的结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硅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上牙垫1、下牙垫2和锁紧件3,上牙垫1、下牙垫2的结构和尺寸一致,上牙垫1、下牙垫2盖合后形成中空圆柱形结构,包括前端、中部和后端。中空圆柱形结构的腔体尺寸小于或等于插入气管插管的尺寸,从而限制气管插管的移位。上牙垫1和下牙垫2的外表面形成与上、下牙垫接触面平行且内凹的压舌面11,一压舌面位于上牙垫1的最上端,另一压舌面位于下牙垫2的最下端,两个压舌面11均为平面,该平面与中空圆柱形结构的外圆周成2°锥度过渡,提升患者在使用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舒适性。上、下牙垫的前端以相同的倾斜度交汇重合,倾斜度为30~45°,且分别设置为抛物线形口一12和抛物线形口二22,抛物线形口与喉咙口契合,提升舒适性。

为了方便上牙垫1和下牙垫2在口腔内的装配和分离,如图3、图4所示,在上牙垫1两侧的接触面上均形成沿上牙垫1轴向方向的凸条13,相应的在下牙垫2两侧的接触面上形成与凸条13滑接的凹条23,将上牙垫1的凸条13沿下牙垫2的凹条23滑接至定位位置,定位位置即上牙垫1和下牙垫2沿轴线呈轴对称结构,上、下牙垫定位后采用锁紧件3固定。

圆环状的锁紧件3固定于上、下牙垫的后端,包括锁扣31和锁体32,锁扣31和锁体32均为半圆环结构且直径相等,锁扣31和锁体32的卡合面均形成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两个凹槽的底面均形成与压舌面11匹配的平面,两个凹槽形成固定上、下牙垫的装配孔,装配孔的尺寸与上、下牙垫外周面的尺寸适配,将上、下牙垫固定于锁紧件3的装配孔内。如图5所示,锁扣31凹槽的两侧的卡合面上对称布设卡扣311,卡扣311包括为圆柱形的卡合段和圆锥状的自由端,圆柱形卡合段的一端连接与其对应的卡合面,另一端连接圆锥状自由端的底面,卡合段的直径小于自由端的底面直径。如图6所示,锁体32凹槽的两侧的卡合面上形成与卡扣311一一对应的卡槽321,卡槽321的横截面为圆形,卡槽32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卡扣311自由端的底面直径。如图7所示,卡槽321的周向侧壁形成中空凸环322,凸环32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硅胶等材料。凸环322的内径小于卡扣311自由端的底面直径且大于或等于卡扣311卡合段的直径,凸环322、卡槽321端口之间的距离与圆柱形的卡合段的高度相等,保证卡扣311与卡槽321之间的卡合紧密性,提高锁紧件3与上、下牙垫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如图2所示,锁扣31上沿轴线方向形成连绳孔一33,锁体32上沿轴线方向形成相应的连绳孔二,两连绳孔以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中轴线为轴对称布设。在连绳孔一、二安装固定带,固定带穿戴于患者的头部,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紧贴于口腔内。

如图8所示,上、下牙垫中部的压舌面11和压舌面11两侧的牙垫部分均设置硅胶层4,硅胶层4为梯形结构,梯形的两个腰采用圆弧过渡,硅胶层4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四条筋位41,上、下牙垫的相应位置形成与筋位41配合的结构,增强压舌面11与硅橡胶层4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本实施例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中的上牙垫和锁扣一体成型,下牙垫和锁体一体成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起保护气管插管作用,和人体口腔直接接触,因此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外部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内腔采用硬质塑胶制成,硅胶的平均厚度为1.3mm,最大厚壁为2.0mm;塑胶的平均厚度为2.2mm,最大厚壁为5.3mm。

本实施例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气管插管插入口腔后将上、下牙垫包裹气管插管,移入口腔合适位置后,再用锁紧件扣起锁紧上、下牙垫。拆卸时,将锁紧件掰开,一只手固定下牙垫,将上牙垫向口腔相反方向移动,移到配合位外,再将上、下牙垫分开;另一种是拆卸时,将锁紧件掰开,然后直接将上、下牙垫分开。

本实施例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通过上、下牙垫的打开和盖合实现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任意更换,利于口腔的护理;腔体结构的尺寸与气管插管的尺寸适配而限制气管插管的移位;上、下牙垫中部的外表面形成压舌面,对舌头起保护作用;本实施例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更换清洗后可重复使用,节省医疗支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下牙垫的接触面上未设置凸条和凹条,而是在上、下牙垫的接触面上分别布设若干定位点,定位点用于定位上、下牙垫的相对位置;上、下牙垫的内侧壁上形成若干凸起,凸起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凸起用于进一步增强气管插管与上、下牙垫的内侧壁的紧密度,限制气管插管的移位,其它结构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压舌面为沿上、下牙垫的轴向方向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平面,倾斜度为5~15°,更好地契合舌头的生理结构,提升舒适性,其它结构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气管插管固定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牙垫、下牙垫盖合后形成中空圆柱形结构,包括前端、中部和后端,后端通过卡扣锁紧,进一步上牙垫和下牙垫之间的紧固度,其它结构参照实施例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