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液加压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654发布日期:2018-07-07 05:5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液加压敷贴。



背景技术:

腹腔穿刺、胸腔穿刺以及深静脉穿刺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穿刺结束,撤出穿刺针或者深静脉置管后,由于浆膜腔压力较高,或者静脉压较高,或者患者存在出血倾向,穿刺局部常需要加压处理,以防止渗液、渗血。有时手压止血需要较长时间,一旦松开仍有可能渗液。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渗液较多的伤口一般采取纱布加压包扎,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伤口处理费时费力,纱布渗湿后需要重新换药包扎,效率低下且医疗垃圾产生较多;同时反复换药产生的医疗费用较高。设计一款适应穿刺伤口的加压敷料能够节约医疗资源,节省医护人员时间,提高效率,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模拟人的手掌持续按压穿刺点,具有和人手一样的压迫效果的防渗液加压敷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渗液加压敷贴,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几何中心固设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有螺旋手柄,且所述螺旋手柄穿过基座后与止血压板连接,所述螺旋手柄的顶端设有旋转开关,且所述螺旋手柄内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基座的下表面设有止血压板,所述止血压板的四周固设有吸水层,且所述止血压板的下表面固设有第二保护层。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螺旋手柄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几何中心上。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螺旋手柄穿过基座后与所述止血压板的几何中心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螺旋手柄为可伸缩结构;且所述螺旋手柄的顶端活动连接于旋转开关。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且所述弹性部件分别与螺旋手柄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止血压板由透明硅胶构成。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吸水层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层及所述止血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周围设有胶布层。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为背衬膜,所述第二保护层为离形膜或者离形纸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吸水层由医用高分子吸水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液加压敷贴,能够模拟人的手掌持续按压穿刺点,具有和人手一样的压迫效果,能够解放医护人员双手,同时减少渗血渗液,降低伤口感染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液加压敷贴,由于止血压板周围填充了吸水材料,吸收了溢出的渗液,因此优于传统纱布的吸水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液加压敷贴,其具有较强的加压效果,因此伤口愈合的时间较纱布加压包扎明显缩短,改善患者体验,缩短住院时限;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液加压敷贴,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节约医疗资源,节省医护人员时间,而且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液加压敷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液加压敷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液加压敷贴的仰视图;

图中,1-螺旋手柄,2-弹簧,3-基座,4-止血压板,5-吸水层,6-第二保护层,7-第一保护层,8-旋转开关,9-胶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液加压敷贴,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液加压敷贴,包括第一保护层7,所述第一保护层7的几何中心固设有基座3,所述基座3的上表面设有螺旋手柄1,且所述螺旋手柄1穿过基座3后与止血压板4连接,所述螺旋手柄1的顶端设有旋转开关8,且所述螺旋手柄1内设有弹性部件2,所述基座3的下表面设有止血压板4,所述止血压板4的四周固设有吸水层5,且所述止血压板4的下表面固设有第二保护层6;

所述螺旋手柄1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3的几何中心上;所述螺旋手柄1穿过基座3后与所述止血压板4的几何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手柄1为可伸缩结构,且所述螺旋手柄1的顶端活动连接于旋转开关8;所述弹性部件2为弹簧,且所述螺旋手柄1的顶端活动连接于旋转开关8;通过旋转所述旋转开关8,所述弹性部件2伸长或缩短,进而引起所述螺旋手柄1可根据需要伸长或者缩短;

所述第一保护层7的周围设有胶布层9,所述胶布层9能够将所述防渗液加压敷贴固定在患者身上,使得在使用该敷贴的过程中不易移位,起固定支撑的作用;

所述止血压板4由透明硅胶构成,所述透明硅胶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在使用时,可以避免损伤皮肤,同时增加患者舒适感;

所述吸水层5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层7及所述止血压板4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层5由医用高分子吸水材料构成,例如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硅橡胶、聚酯纤维、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乳酸或聚乙烯等,在为患者止血时,所述吸水层5可以迅速吸收患者渗出来的血液;

所述第一保护层7为背衬膜,具有防水透气的作用;

所述第二保护层6为离形膜或者离形纸中的一种,以确保所述防渗液加压敷贴无菌不受污染,确保无菌操作;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患者的穿刺点周围彻底消毒,擦干血迹、汗渍及消毒液,取出无菌的防渗液加压敷贴,撕下第二保护层6,将止血压板4的中心对准穿刺点并通过胶布层9将所述防渗液加压敷贴贴在指定的位置,然后旋转旋转开关8,同时旋转手柄1开始伸长,第一保护层7与止血压板4分离,进而降低所述止血压板4的高度,同时增加所述止血压板4对患者穿刺点的压力,达到模拟手掌按压的效果,然后每隔5分钟观察所述防渗液加压敷贴的渗血渗液情况,如有渗液继续微调所述旋转开关8,进行调整所述止血压板4对患者穿刺点的压力,直至没有患者的穿刺点没有渗血渗液情况。所述止血压板4、胶布层9及吸水层5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血压板4、胶布层9及吸水层5为圆形结构(见图3);所述防渗液加压敷贴,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节约医疗资源,节省医护人员时间,而且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