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腹腔冲洗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1741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新型腹腔冲洗引流管。



背景技术:

普外科手术以II类手术居多,手术结束前会在潜在感染风险的部位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密切观察。正常引流液颜色为淡血性或淡黄色腹水样,流动性好。如果发现引流液浑浊、粘稠、呈灰黄色、棕褐色,残渣或絮状物增多,提示可能发生手术创面感染,而II类手术出现感染原因通常是消化道瘘。术中常规放置的硅胶引流管,由于管径较小(18-24Fr),易堵塞。堵塞后感染性液体潴留,形成局部坏死、脓肿,感染物会腐蚀加重消化道瘘,甚至造成出血风险。

因此发现引流液浑浊,需及时冲洗疏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堵塞,或使已堵塞的引流管再通,否则可能会发展出严重后果。但由于瘘和感染经常发生再手术后1周左右,引流管周围窦道尚未形成,无法将原引流管抽出后放置双套管冲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件《一种简易腹腔冲洗引流管》(专利申请号:201320825050.4)公开了一种腹腔冲洗引流管,通过独立的冲洗通道和引流通道,能够在引流的同时进行冲洗,避免引流管堵塞。

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冲洗通道的位置固定不可变,因此,不能根据患者腹腔感染脓肿聚集的部位而灵活调节冲洗管,降低了冲洗效率。

2、引流管与人体腹部之间缺乏相应的限位装置,导致引流管易从患者腹部脱出或者插入过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腹腔冲洗引流管,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患者腹腔感染脓肿聚集的部位而灵活调节伸缩距离,提高了冲洗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腹腔冲洗引流管,包括用于引流的管体,管体内设置有用于冲洗的内套管,所述管体的前端为封闭端,管体侧壁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供内套管前端穿出的孔洞和若干引流孔;管体侧壁靠近后端的位置开设有供内套管后端穿出的限位座,限位座的外部旋装有调节螺母;管体的侧壁套设有两个间隔相邻的气囊,两个气囊通过气道与外部的充气设备连接;管体的后端为开口端,且管体后端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吸引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内套管侧壁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若干冲洗孔,内套管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输液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侧壁内设置有供内套管通过的通道,且通道的一端与孔洞连通,通道的另一端与限位座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套管的前端为膨胀部,且膨胀部的直径大于孔洞的孔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膨胀部也开设有若干冲洗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道设置在管体侧壁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设置有管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套管的外管壁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气设备为充气球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管体侧壁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供内套管前端穿出的孔洞和若干引流孔;管体侧壁靠近后端的位置开设有供内套管后端穿出的限位座,限位座的外部旋装有调节螺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内套管可相对于管体进行伸缩滑动,故可以根据患者腹腔感染脓肿聚集的部位而灵活调节伸缩距离,提高了冲洗效率。同时,内套管的伸缩距离调整好后,可通过调节螺母锁紧内套管,防止其滑动。

2、本实用新型中,管体的侧壁套设有两个间隔相邻的气囊,两个气囊通过气道与外部的充气设备连接;待管体插入至患者腹腔预设位置后,通过充气设备对两个气囊进行同步加气,使其膨胀。膨胀后的两个气囊分别位于患者的腹腔外部和腹腔内部,对管体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其从患者腹部脱出或者插入过深。

3、本实用新型中,内套管的前端为膨胀部,且膨胀部的直径大于孔洞的孔径。该膨胀设计既能够减少内套管对腹腔脏器的摩擦和损伤,又能够防止内套管滑入通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腹腔冲洗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管体;11-通道;12-引流孔;13-孔洞;14-限位座;15-调节螺母;16-第一连接头;

2-内套管;21-膨胀部;22-冲洗孔;23-第二连接头;24-管帽;25-刻度线;

3-气囊;31-气道;32-充气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腹腔冲洗引流管,包括用于引流的管体1,本实施例中管体1为长度50cm可用于人体无菌材料管道,外径1.5mm,内径1mm。管体1内设置有用于冲洗的内套管2,管体1的前端为封闭端,管体1侧壁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供内套管2前端穿出的孔洞13和若干引流孔12;本实施例中,引流孔12设置有6个,每相邻的两个引流孔12间隔5cm,且引流孔12的孔径为0.5mm。管体1侧壁靠近后端的位置开设有供内套管2后端穿出的限位座14,限位座14的外部旋装有调节螺母15;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内套管2可相对于管体1进行伸缩滑动,故可以根据患者腹腔感染脓肿聚集的部位而灵活调节伸缩距离,提高了冲洗效率。同时,内套管2的伸缩距离调整好后,可通过调节螺母15锁紧内套管2,防止其滑动。具体的,管体1侧壁内设置有供内套管2通过的通道11,且通道11的一端与孔洞13连通,通道11的另一端与限位座14连通。保证了内套管2能够顺畅的进行伸缩运动。

管体1的侧壁套设有两个间隔相邻的气囊3,两个气囊3通过气道31与外部的充气设备32连接;具体的,充气设备32为充气球囊,且气道31设置在管体1侧壁内,降低了气道31对管体1的影响。待管体1插入至患者腹腔预设位置后,通过充气设备32对两个气囊3进行同步加气,使其膨胀。膨胀后的两个气囊3分别位于患者的腹腔外部和腹腔内部,对管体1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其从患者腹部脱出或者插入过深。具体的,内套管2的外管壁设置有刻度线25。医务人员能够通过读取刻度线25控制内套管2的插入深度。管体1的后端为开口端,且管体1后端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吸引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16。

内套管2侧壁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若干冲洗孔22,内套管2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输液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23。具体的,第二连接头23设置有管帽24,无需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时,可利用管帽24保持第二连接头23处于封闭状态,利于病人暂停吸引时下床活动。进一步的,内套管2的前端为膨胀部21,且膨胀部21的直径大于孔洞13的孔径。该膨胀设计既能够减少内套管对腹腔脏器的摩擦和损伤,又能够防止内套管滑入通道内。进一步的,膨胀部21也开设有若干冲洗孔22,提高了冲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腹腔冲洗引流管的工作原理为:

插入管体1前,保持内套管2仅前端膨胀部21位于孔洞13处,且气囊3处于收缩状态。

待管体1插入至患者腹腔预设位置后,通过充气设备32对两个气囊3进行同步加气,使其膨胀。膨胀后的两个气囊3分别位于患者的腹腔外部和腹腔内部,对管体1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其从患者腹部脱出或者插入过深。

待内套管2的伸缩距离调整好后,通过调节螺母15锁紧内套管2,防止其滑动。

将第一连接头16与外部吸引器连接,第二连接头23与外部输液器连接,内套管2将输液器的水流通过冲洗孔22冲刷至患者腹腔感染脓肿聚集的部位,冲刷后的液体及絮状物由引流孔12进入管体1,并在在持续的水流及负压带动下排出,为创面愈合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