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4882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护仪,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



背景技术:

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然而,现有新生的婴儿监护仪多由专业的监护仪改装而来,因此多不适用于家用,且用户在家庭内使用时虽然可做到无法24小时实现监测,但照看婴儿人员外出后,无法做到及时的护理;此外,用户在离家或距离婴儿床较远时无法听到婴儿的哭声和出现生理状况时婴儿的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导致用户很难及时的发现婴儿的生理问题,不利于监护过程和婴儿的健康成长。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所述监护仪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前侧上端设有切角,且在切角斜面上设有显示屏和操作面板,所述显示屏和操作面板均与监护仪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存储监测床垫的第一收纳槽,所述监测床垫与监护仪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有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锁紧螺栓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穿过壳体上的螺孔并延伸至其后侧,所述壳体的背部设有用于存储蛇形软管支架的第二收纳槽,所述蛇形软管支架的一端连接有哭声检测装置,所述哭声检测装置与监护仪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信号传输天线,所述信号传输天线与监护仪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监护仪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有第三收纳槽,所述第三收纳槽的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通过阻尼套与第三收纳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与监护仪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床垫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的槽口处均铰接有槽盖。

优选的,所述监控设备包括一个方形外壳,所述方形外壳的前侧下端设有切角,且在切角的切面上设有广角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监护仪的外侧设置外壳,并在外壳的底部设置卡槽,可通过锁紧螺栓配合卡槽将整个设备固定在婴儿床的的床沿上,避免另外设置支架占用过多的空间;通过设置的监测床垫可精确的采集婴儿心跳、呼吸、身体活动等信息,来供用户参考,并及时发现婴儿的生理问题;通过设置的哭声检测装置和监控设备可采集婴儿的哭声和视频影像,并通过设置信号传输天线,用户可通过手持的移动设备及时发现婴儿出现的生理问题,保证婴儿在24小时可被监护的状态下成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的侧面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护仪、2壳体、3显示屏、4操作面板、5监测床垫、6第一收纳槽、7卡槽、8固定块、9锁紧螺栓、10蛇形软管支架、11第二收纳槽、12哭声检测装置、13信号传输天线、14报警器、15第三收纳槽、16伸缩杆、17阻尼套、18监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新生儿多功能监护仪,包括监护仪1,其特征在于,监护仪1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壳体2的前侧上端设有切角,且在切角斜面上设有显示屏3和操作面板4,显示屏3和操作面板4均与监护仪1电性连接,壳体2的底部设有用于存储监测床垫5的第一收纳槽6,监测床垫5的信号输出端与监护仪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监测床垫5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婴儿的心跳、呼吸、身体活动等所产生的振动,并将监测的信息传送至监护仪1中,设置的多个压力传感器可提高监测的精度。

壳体2的底部还设有卡槽7,卡槽7的内部设有设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一端与锁紧螺栓9连接,锁紧螺栓9的一端穿过壳体2上的螺孔并延伸至其后侧,壳体2的背部设有用于存储蛇形软管支架10的第二收纳槽11,蛇形软管支架10的一端连接有哭声检测装置12,哭声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12与监护仪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收纳槽6和第二收纳槽11的槽口处均铰接有槽盖,监测床垫5可卷起存储在第一收纳槽6中,蛇形软管支架10可弯曲折叠放入第二收纳槽11中,使用的过程中可将其伸出使得哭声检测装置12靠近婴儿的头部,使得采集的声音信号更加准确。

壳体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信号传输天线13,信号传输天线13与监护仪1双向电性连接,监护仪1可通过信号传输天线13与手持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用户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壳体2的顶部设有第三收纳槽15,第三收纳槽15的内部设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的下端通过阻尼套17与第三收纳槽15的侧壁滑动连接,伸缩杆1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监控设备18,监控设备18的信号输出端与监护仪1的第三信号输入电性连接,壳体2的顶部还设有报警器14,报警器14的信号输入端与监护仪1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一旦监护仪1检测到婴儿的生理状态异常,监护仪1会控制报警器14发出警报信息,提醒用户注意,同时监护仪1还会通过信号传输天线13向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发生警报信息,及时的对婴儿进行护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