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留置针的固定输液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2966阅读:1742来源:国知局
用于留置针的固定输液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留置针输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留置针的固定输液贴。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几年来在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留置针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留置针的安全应用和护理,不仅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程序,熟练的操作技能,留置针的体外保护尤其重要。目前的留置针主要通过保护膜或者保护贴与患者的皮肤粘贴固定;而现有的留置针保护膜主要是采用涂覆医用胶的透明塑料膜来粘贴固定,即在单层的塑料透明膜上涂覆医用胶,凭借塑料透明膜本身的厚度来覆盖整个留置针,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由于保护膜直接与针眼接触,容易造成感染。其二,由于留置针保护膜整体覆盖在留置针上,当更换保护膜时所需撕拉力往往较大,容易因机械性牵拉而损伤皮肤,这对老年患者而言尤其常见。其三,现有的留置针保护膜不能提供足够的舒适度,构成留置针针柄的叶柄及三通处质地较硬,在使用时会使得皮肤受压,易产生压疮状况,从而给患者带来较大使用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用于留置针的固定输液贴,其可在保证对留置针的正常固定功能的同时,使用起来也更为便捷而可靠,并可保护患者在使用时皮肤不易受压,不易产生压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留置针的固定输液贴,包括外形呈“工”字状的输液贴本体,该输液贴本体由一道沿留置针的导管长度方向延伸的透明连接带以及位于透明连接带两端处的两道横向布置的粘贴胶带构成;粘贴胶带包括布置在留置针导管尖部处的第一粘贴胶带以及用于粘固留置针叶柄的第二粘贴胶带;以透明连接带的与第二粘贴胶带配合的一端为尾端,透明连接带的尾端处的贴合患者皮肤的一侧面设置托片;所述托片一端固接于第二粘贴胶带的粘贴面处,且另一端沿第二粘贴胶带长度方向而掖入患者皮肤与留置针的三通及叶柄之间处。

在透明连接带的尾端沿透明连接带带长方向而外延有延伸垫,该延伸垫的贴合患者皮肤的一侧面凹设有供留置针的柄尾卡入的槽型凹腔;所述槽型凹腔槽深大于或等于上述柄尾的外径。

在第一粘贴胶带的相对贴合患者皮肤所在侧的另一侧面的一端部处布置用于紧固留置针的延长管的固定扣。

所述固定扣为思乐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抛弃了传统的整片透明保护膜粘固留置针所带来的诸多使用弊端。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采用以透明连接带来连接两条粘贴胶带并形成一体结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工”字状构造。一方面,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以第一粘贴胶带作为留置针导管尖端的压紧带,从而实现对患者皮肤穿刺点的遮蔽保护效果,并有效避免该部分的外露污染问题。在必要时,第一粘贴胶带配合透明连接带的相应端部也能起到止血带的功能,从而实现压迫针眼止血的效果,进而在拔针时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此外的,第二粘贴胶带直接压紧留置针的供人捏握的叶柄及用于连接延长管的三通处,则实现对留置针的可靠固定功能。另一方面,托片的设置,可对于叶柄及三通处起到托垫和防受压作用,可以保护患者尤其是婴幼儿、老年高龄患者、糖尿病病人使用时皮肤不易受压,不易产生压疮。而由于叶柄及三通处被可靠托起,更使得留置针的导管因翘板作用而被下压并处于套管的正中处,这对确保输液通道的畅通性显然也能起到有利影响。

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透明连接带的尾端布置托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沿透明连接带长度方向外延有延伸垫。当对留置针的叶柄及三通进行固定后,实际上留置针的柄尾还是有一段硬管段及部分副叶柄延伸出托片包裹范围的。延伸垫的功能在于:利用延伸垫处预设的槽型凹腔,可以刚好将上述硬管段及上述部分副叶柄卡入并包覆,从而免除上述硬质部分对患者皮肤的压迫性,其成效显著。槽型凹腔的结构贴合留置针柄尾外形,也能通过槽型凹腔的独特内腔形状,起到一定的约束留置针动作以及限定留置针相对本实用新型固定位置的功能。

3)、第一粘贴胶带的外侧设置有类似思乐扣的固定扣,从而对连接留置的三通处的延长管起到很方便的U型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2结构的托片打开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导管 b-叶柄 c-三通 d-柄尾 f-延长管

10-透明连接带 20-第一粘贴胶带 30-第二粘贴胶带40-托片 50-延伸垫 51-槽型凹腔 60-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参照图1-4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输液贴本体,输液贴本体由布置在留置针的导管a尖部处的第一粘贴胶带20、粘固于留置针的叶柄b处的第二粘贴胶带30以及连接上述两道水平延伸粘贴胶带的透明连接带10构成。透明连接带10竖向设置以便衔接上述各粘贴胶带的中段并形成一体结构。使用时,透明连接带10整体为透明的无粘性带体,从而作为相对留置针的压紧带和观察带而使用。第一粘贴胶带20作为相对患者穿刺点处的压迫带而使用,本身不需要粘接留置针的导管a,只需盖覆在患者穿刺点也即针眼处从而起到遮蔽作用即可,以避免直接接触针眼而产生意外感染。第二粘贴胶带30直接作为粘贴带使用,从而如图2-3所示的粘固在留置针的叶形的叶柄b处,起到压紧叶柄b及稳定整个留置针位置的功能。第一粘贴胶带20的外侧设置有类似思乐扣的固定扣60,从而对连接留置针的三通c处的延长管f起到很方便的U型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参照图2-4所示的,在透明连接带10的尾端处布置托片40。托片40的功能在于可对叶柄b及三通c起到托垫和防受压作用,可以保护患者尤其是婴幼儿、老年高龄患者、糖尿病病人使用时皮肤不易受压,不易产生压疮。实际使用时,当留置针留置完毕后,可将本实用新型盖覆在留置针上,并在留置针的叶柄b及三通c下方掖入上述托片40。如需要进一步的可靠固定托片40,可如图2-4所示的,将托片40长度设计为大于第二粘贴胶带30长度,当托片40的插入到位后,轻轻下压第二粘贴胶带30,利用第二粘贴胶带30的粘贴面即可实现对托片40两端的粘固功能。在图1-4中也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还在托片40所在的透明连接带10尾端延伸出一段带槽型凹腔51的延伸垫50。延伸垫50的功能在于利用延伸垫50处预设的槽型凹腔51,可以刚好将位于留置针的柄尾d处的硬管段及部分外露叶柄卡入并包覆,从而免除上述硬质部位对患者皮肤的压迫性。通过延伸垫50与托片40的彼此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度和相对留置针的有效固定性均可得到显著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