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骨髓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3504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骨髓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骨髓穿刺针。



背景技术:

职业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苯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造血系统造血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用到骨髓穿刺术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2908745 U公开了一种小儿胸骨穿刺针。这种结构的穿刺针通过推进把手来推进穿刺针的刺入,通过限位弹片来控制刺入深度,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这种控制骨髓穿刺针刺入量的方式并不精确,无法适用于复杂的临床护理,从而限制了其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骨髓穿刺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更精确控制骨髓穿刺针的刺入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的骨髓穿刺针,包括针体,针体的顶端设有针尖,针体的外部还设有外罩,外罩的底部外侧通过若干连接架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固定有若干吸盘,所述外罩的顶端设有圆柱形的顶盖,所述针体穿过顶盖的中心,顶盖的内部设有两个转轮,两个转轮分别位于针体的左右两侧,转轮的柱面为圆弧形并与针体互相接触,转轮的中心连接有转轴,转轴与所述针体互相垂直,转轴的底端伸出所述顶盖,转轴的底端还设有手柄,所述顶盖内部还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架,每个第一支架上设有两个轴承,轴承外圈与第一支架固定,轴承的内圈与转轴互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还固定有第一定位轮支架,第一定位轮支架上连接有第一定位轮,第一定位轮与针体互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转轮的外侧设有软垫。

作为优选,所述外罩内设有若干第二定位轮支架,第二定位轮支架上连接有第二定位轮,第二定位轮与针体互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吸盘的顶端设有吊环,所述固定环穿过所述吊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针体外侧设有外罩,用于保护针体并隔绝外部细菌,为了观察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外罩采用透明材料,外罩底部的固定环用于连接吸盘,吸盘用于骨髓穿刺时将外罩固定在皮肤上,吸盘的吸力固定方式可以保证外罩的边缘能够更好的防止出血,外罩顶端的顶盖,用于固定转轮、转轴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用于转轴的支撑和连接,第一支架与转轴间的轴承,保证转轴具备良好的转动特性,从而使得转轮也具备良好的转动特性,两个转轮在两侧夹紧针体,圆弧形的转轮柱面,可增大与针体的接触面积,并且能与圆柱形的针体衔接的更加紧密,从而也有固定针体的效果,两个第一定位轮能够对针体进行更好的固定,从而使得针体在行进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变动,此结构下,当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左右两个转轮,即可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与转轮紧密接触的针体向下移动,而分别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左右两个转轮,即可带动针体向上移动,从而能够精确控制针体和针尖的刺入量,避免手动操作带来的误差和不可控制性,手柄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转轮外侧设有的软垫,可以进一步提升转轮与针体间的静摩擦力,外罩内通过第二定位轮支架连接的第二定位轮,与针体互相接触,能够进一步的固定针体,防止在刺入过程中针体偏移的出现。吸盘与固定环通过吊环的固定方式,使得吸盘的位置可以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人体不同位置的骨髓穿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顶盖内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环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吸盘的结构图。

图中:1、针体;2、针尖;3、外罩;4、固定环;5、吸盘;6、连接架;7、顶盖;8、转轮;9、软垫;10、第一支架;11、轴承;12、第一定位轮支架;13、第一定位轮;14、转轴;15、手柄;16、第二定位轮;17、第二定位轮支架;18、支撑板;19、螺母;20、螺栓;21、弹簧;22、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针体1,针体1的顶端设有针尖2,针体1的外部还设有外罩3,外罩3的底部外侧通过若干连接架6连接有固定环4,固定环4上固定有若干吸盘5,所述外罩3的顶端设有圆柱形的顶盖7,所述针体1穿过顶盖7的中心,顶盖7的内部设有两个转轮8,两个转轮8分别位于针体1的左右两侧,转轮8的柱面为圆弧形并与针体1互相接触,转轮8的中心设有转轴14,转轴14与所述针体1互相垂直,转轴14的底端伸出所述顶盖7,转轴14的底端还设有手柄15,所述顶盖7内部还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架10,每个第一支架10上设有两个轴承11,轴承11外圈与第一支架10固定,轴承11的内圈与转轴14互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上还固定有第一定位轮支架12,第一定位轮支架12上连接有第一定位轮13,第一定位轮13与针体1互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针体1外侧设有外罩3,用于保护针体1并隔绝外部细菌,为了观察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外罩3采用透明材料,外罩3底部的固定环4用于连接吸盘5,吸盘5用于骨髓穿刺时将外罩3固定在皮肤上,吸盘5的吸力固定方式可以保证外罩3的边缘能够有更好的防止出血,外罩3顶端的顶盖7,用于固定转轮8、转轴14和第一支架10,第一支架10用于转轴14的支撑和连接,第一支架10与转轴14间的轴承11,保证转轴14具备良好的转动特性,从而使得转轮8也具备良好的转动特性,两个转轮8在两侧夹紧针体1,圆弧形的转轮8柱面,可增大与针体1的接触面积,并且能与圆柱形的针体1衔接的更加紧密,从而也有固定针体1的效果,两个第一定位轮能够对针体1进行更好的固定,从而使得针体1在行进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变动,此结构下,当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左右两个转轮8,即可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与转轮8紧密接触的针体1向下移动,而分别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左右两个转轮8,即可带动针体1向上移动,从而能够精确控制针体1和针尖2的刺入量,避免手动操作带来的误差和不可控制性,手柄15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所述转轮8的外侧设有软垫9,转轮8外侧设有的软垫9,可以进一步提升转轮8与针体1间的静摩擦力。所述外罩3内设有若干第二定位轮支架17,第二定位轮支架17上连接有第二定位轮16,第二定位轮16与针体1互相接触,外罩3内通过第二定位轮支架17连接的第二定位轮16,与针体1互相接触,能够进一步的固定针体1,防止在刺入过程中针体1偏移的出现。所述吸盘5的顶端设有吊环22,所述固定环4穿过所述吊环22,吸盘5与固定环4通过吊环22的固定方式,使得吸盘5的位置可以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人体不同位置的骨髓穿刺。

另外,为了保证骨髓穿刺针刺入位置的准确度并方便调整,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一组方便调整的第二定位轮16,所述第二定位轮支架17与第二定位轮16连接,第二定位轮支架17的尾端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外罩3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螺母19,螺母19上连接有螺栓20,螺栓20的尾端与支撑板18接触,支撑板18与螺母19之间连接有弹簧21,通过上述结构,若干个第二定位轮16能从不同的方向对针体1进行固定,防止针体1位置变动,而通过调整螺栓20的位置,能够实现对支撑板18的位置调整,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定位轮16的位置,实现对针体1的位置调整,弹簧21可以保证支撑板18与螺母19的连接,即使螺栓20未接触到支撑板18,也通过弹簧21的弹力保证针体位置的固定。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针体、以及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骨髓穿刺针的其他部件,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861272 U中已经充分公开,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