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鼾牙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503发布日期:2018-07-03 23:3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鼾牙套,特别是涉及由上颚牙套及下颚牙套所组成的止鼾牙套,并涉及该上颚牙套的定位块,以及该下颚牙套的侧翼和遮蔽部,该侧翼与定位块能够制动该下颚牙套滑移,抑制使用者于熟睡时发生下颚和舌头向喉咙方向滑动的情形,同时该遮蔽部能够由下颚牙套的颊侧覆盖至上颚牙套的颊侧,以阻止空气经由上、下颚牙套的咬合间隙进出人体口腔,能够有效防止在睡觉时因张开嘴唇和下颚后缩所造成的打鼾现象。
背景技术
::一般打鼾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躺卧睡眠时,人体下颚于自然放松状态下,容易往喉咙方向滑移而压迫呼吸道,造成影响呼吸顺畅和产生打鼾的情形。针对此种成因,乃有各种对应的止鼾装置被公开,例如美国专利第5499633号“Anti-SnoringDeviceWithAdjustableUpperAndLowerRelationalMembers”发明案,其揭示了于上颚牙套两端部分别设有复数凸销,并于下颚牙套两端部相对凹设有较多数目的定位孔,并使各定位距恰等于各凸销的间距;应用时,使用者可将牙齿分别套入于该上、下颚牙套内,并依不同上、下颚位置而调整该凸销插入适当对应的定位孔内,以形成最佳的咬合状态,而利用该定位孔定位该凸销的结合方式,可使该上、下颚牙套间产生一横向滑移的挡止作用,以有效防止下颚的滑动情形。现有止鼾装置另有如第1及2图所示的结构,其系于下颚牙套3a的两侧分别向上凸伸一锥状的鳍部4a,并于上颚牙套1a的对应部位旁侧设有一可滑移调整的定位块2a,当该上、下颚牙套1a、3a相互咬合时,可利用该鳍部4a边缘抵触该定位块2a,使得上、下颚牙套1a、3a之间形成一横向滑移的挡止,以避免下颚滑移而造成打鼾的情形。然而,上述止鼾装置凭借固定下颚来避免打鼾的作法,并非万无一失,仍有可能因为个人体质上的差异而造成打鼾的情形,由于鼾声是通过人体口腔发出,因此使人的上唇91与下唇92闭合,也可产生止鼾的效果。周知,一般人的上、下颚的牙齿在咬合时通常是呈上前下后交错遮盖的状态,使其上唇91与下唇92自然闭合;但是,当上、下颚的牙齿分别配戴前述现有止鼾装置的上、下颚牙套1a、3a时,该上颚牙套1a底部咬合侧的上咬合面13a与下颚牙套3a顶部咬合侧的下咬合面33a在上、下颚咬合时会相互抵触,致使上、下颚的牙齿无法自然形成交错遮盖咬合,同时该上、下颚牙套1a、3a位于上、下咬合面13a、33a的厚度,更使得上、下颚的牙齿之间产生间距X,造成上唇91与下唇92无法自然闭合的情形;而且,该上、下颚牙套1a、3a的上、下咬合面13a、33a之间并非固定不动,如果人员放松张开下颚,该下颚牙套3a即随着下颚脱离上颚牙套1a,使该上、下咬合面13a、33a之间形成一咬合间隙8,如此,空气再经由该上、下唇91、92之间隙及咬合间隙8进出口腔内,即容易因而产生打鼾的现象。有鉴于此,本新型的实用新型设计人乃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实用新型出一种止鼾牙套,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鼾牙套,能够阻挡空气经由上、下颚牙套在咬合时所形成的咬合间隙进出人体口腔,进而提升止鼾的效果。为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止鼾牙套,包括:一上颚牙套,可套合于人体上排牙齿周缘,该上颚牙套底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上咬合面;至少二定位块,分别结合于该上颚牙套两端部外周缘的颊侧上;一下颚牙套,可套合于人体下排牙齿周缘,该下颚牙套顶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下咬合面,能够于该上、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上咬合面;至少二侧翼,结合于该下颚牙套外周缘的颊侧上对应于各定位块旁侧的部位,能够于该上、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定位块,以制动该下颚牙套滑移,抑制使用者于熟睡时,发生下颚和舌头向喉咙方向滑动的情形;以及一遮蔽部,设于该下颚牙套颊侧上位于两侧翼之间的部位,且遮蔽部往该上颚牙套方向延伸而超过该下咬合面,能够于该上、下颚牙套咬合时,由该下颚牙套的颊侧覆盖至该上颚牙套的颊侧及上唇的至少其一,以模拟下唇阻挡在该上、下颚牙套咬合时所形成于上、下咬合面之间的咬合间隙以外,并与上唇形成闭合的作用。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遮蔽部为板片,该板片两端分别衔接各该侧翼;故而,该下颚牙套的遮蔽部结构极为简易,不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增加而影响产品竞争力。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侧翼的顶端设有朝向该定位块弯折的钩部,能够于该上、下颚牙套咬合时勾持于该定位块,以稳固结合定位该上、下颚牙套,且不易松脱,可有效防止下颚的滑移。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遮蔽部具有一顶边、由该顶边一侧延伸至该下咬合面的一舌侧面,以及由该顶边另一侧延伸至该下颚牙套颊侧的一唇侧面,该舌侧面能够于该上、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上颚牙套的颊侧,该顶边设有一透气沟,两端分别延伸至该唇侧面及舌侧面;如此,如果使用者因鼻塞等症状而无法以鼻孔呼吸时,即可凭借该透气沟进行呼吸,由于该透气沟是设在遮蔽部顶边的微小孔洞,透气量有限,因此在可供人呼吸的前提下,也能够抑制或减低鼾声的产生。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上颚牙套的各端部与该定位块之间设有一横向调整装置,使该定位块可相对该上颚牙套的端部进行滑移调节。该横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上颚牙套与定位块,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的导杆导引该上颚牙套、定位块间的滑移,凭借该螺杆的旋转,配合导杆的导滑,可使该定位块改变相对于该上颚牙套端部的位置。该螺杆中段设有一调整帽,以便于利用外部工具而驱使该螺杆转动。如此,该横向调整装置可因应人体的嘴形而调整上、下颚咬合时的前、后位置及间隙。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侧翼与下颚牙套之间设有一垂向调整装置,该垂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下颚牙套与侧翼,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的导杆导引该下颚牙套、侧翼间的滑移,凭借该螺杆的旋转,配合导杆的导滑,可使该侧翼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的高度。该螺杆中段设有一调整帽,以便于利用外部工具而驱使螺杆转动。如此,该垂向调整装置可自由调整该侧翼和钩部的高度。凭借上述结构,在该上、下颚牙套咬合期间,该遮蔽部能够同时遮盖在该上、下颚牙套的颊侧、上咬合面、下咬合面和咬合间隙以外,令人体上唇的口腔内壁贴触在该遮蔽部上,且令人体下唇的口腔内壁贴触在该下颚牙套的颊侧,使得该上、下唇的口腔内壁与遮蔽部、下颚牙套颊侧之间形成气密状态,以阻止空气经由该咬合间隙进出人体口腔,并且使得吞咽口水更加容易。据此,改善现有止鼾装置的咬合间隙使空气进出人体口腔而造成打鼾的缺失。为能明确且充分揭示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方式如后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止鼾牙套的组合外观图。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图4为图3的调整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的组合外观图。图6为图3的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7为图6的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5的另一可行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图9为图3的又一可行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图10为图9的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a-上颚牙套;101、102、301、302-端部;103、303颊侧;11、31-牙槽;12、32-基座;13、13a-上咬合面;2、2a-定位块;3、3a-下颚牙套;33、33a-下咬合面;4-侧翼;4a-鳍部;41-钩部;5-横向调整装置;51、71-导杆;52、72-调整帽;53、73-螺杆;6-遮蔽部;61-顶边;62-舌侧面;63-唇侧面;64-透气沟;7-垂向调整装置;8-咬合间隙;9-牙齿;91-上唇;92-下唇;X-间距。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5,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式,由上述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止鼾牙套,包括一上颚牙套1、至少二定位块2、一下颚牙套3及至少二侧翼4的组合结构。该上、下颚牙套1、3分别具有符合人体上、下牙床弯曲的弧度,该上颚牙套1具有两端部101、102,以及位于两端部101、102之间外周缘的一颊侧103,且上颚牙套1的顶部设有一牙槽11,并于上颚牙套1底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上咬合面13。该上颚牙套1的两端部101、102的颊侧103上分别设有一外凸的基座12,各定位块2分别设置于该基座12旁侧,该基座12与定位块12之间设有一横向调整装置5;具体来说,该横向调整装置5由复数平行延伸的螺杆53和导杆51所组成,该螺杆53的两端部分别螺合于该定位块2及基座12,且螺杆53中段设有一调整帽52,该调整帽52周缘具凹孔,以便于利用外部工具而驱使螺杆53转动,所述导杆51能够对该定位块2形成一滑移的导引,使该定位块2于上颚牙套1端部101、102的颊侧103产生一稳定的位置变化。该下颚牙套3具有两端部301、302,以及位于两端部301、302之间外周缘的一颊侧303,且下颚牙套3的底部设有一牙槽31,并在下颚牙套3顶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下咬合面33,该下咬合面33能够于该上、下颚牙套1、3咬合时抵触该上咬合面13,该侧翼4结合于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上对应于各定位块2旁侧的部位。图中并显示了,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上位于两侧翼4之间的部位设有一遮蔽部6,该遮蔽部6往上颚牙套1方向延伸而超过该下颚牙套3的下咬合面33(如图7所示),能够模拟人体下唇;详细来说,该遮蔽部6具有一顶边61、由该顶边61内侧延伸至该下咬合面33的一舌侧面62,以及由该顶边61外侧延伸至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的一唇侧面63;在较佳的考虑中,该遮蔽部6可为板片,该板片两端分别衔接各侧翼4,因此该遮蔽部6结构极为简易,不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增加而影响产品竞争力。请参阅图6及图7,于实际应用时,使用者的上、下颚的牙齿9可分别套入该上、下颚牙套1、3的牙槽11、31内,当该上、下颚牙套1、3相互咬合时,该下颚牙套3的侧翼4能够抵触在该上颚牙套1的定位块2上,以制动该下颚牙套3往使用者口腔内横向滑移,抑制使用者于熟睡时,发生下颚和舌头向喉咙方向滑动的情形,使得该上、下颚牙套1、3保持咬合的定位,以防止因为下颚滑动而造成的打鼾情况;同时,该遮蔽部6的舌侧面62能够抵触该上颚牙套1的颊侧103,使得该遮蔽部6由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覆盖至该上颚牙套1的颊侧103及/或上唇91,以模拟下唇阻挡在该上、下咬合面13、33之间的咬合间隙8以外(如图7所示),并与上唇91形成闭合的作用,促使遮蔽部6同时遮盖在该上、下颚牙套1、3的颊侧103、303、上咬合面13、下咬合面33和咬合间隙8以外,此时使用者上唇91的口腔内壁能够贴触在该遮蔽部6的顶边61或唇侧面63,且使用者下唇92的口腔内壁能够贴触在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使得该上、下唇91、92的口腔内壁与遮蔽部6、下颚牙套3颊侧303之间形成气密状态,以阻挡空气经由该咬合间隙8进出人体口腔,并且使得吞咽口水更加容易,进而提升止鼾的效果。据此,改善现有止鼾装置的咬合间隙使空气进出人体口腔而造成打鼾的缺失。此外,当下颚牙套3的遮蔽部6舌侧面62抵触该上颚牙套1的颊侧103时,可凭借上颚牙套1的颊侧103止挡下颚牙套3的遮蔽部6,以制动该下颚牙套3往使用者口腔内滑移,也可防止因为下颚滑动而造成的打鼾情形。可了解的是,在配戴该上、下颚牙套1、3时,由于不同使用者的嘴形会产生下颚前、后位置上的差异,容易造成该下颚牙套3、侧翼4、遮蔽部6与上颚牙套1、定位块2之间产生相对位置差异;此时,可凭借该横向调整装置5改变定位块2于上颚牙套1颊侧103的水平位置,以配合该下颚牙套3的位置变化,便于该侧翼4抵触在该定位块2上,更有利于该遮蔽部6覆盖至在该上颚牙套1的颊侧103及/或上唇91。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侧翼4的顶端也可设有朝向该定位块2弯折的钩部41。由于一般人于睡眠状态下,会不自主的产生嘴部的张合、咀嚼等动作,致使其上、下颚牙套之间极易产生松脱,造成下颚滑移,而影响其实际的止鼾效果。因此,可凭借该侧翼4顶端的钩部41,于该上、下颚牙套1、3咬合时勾持在该定位块2上,以稳固结合和定位该上、下颚牙套1、3;如此一来,当使用者于睡眠状态下所发生不自主的嘴部张合、咀嚼动作,也不易使该侧翼4和钩部41脱离该定位块2。如此,可有效防止该上、下颚牙套1、3于一般正常使用状态下松脱致使下颚滑动而造成打鼾的情形。请参阅图8,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对应于各定位块2旁侧的部位设有一外凸的基部32,该侧翼4底端与下颚牙套3的基部32顶侧之间设有一垂向调整装置7,该垂向调整装置7是以至少一螺杆73螺合该下颚牙套3基部32与侧翼4,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73的导杆71导引该下颚牙套3基部32、侧翼4间的滑移,凭借该螺杆73的旋转,配合导杆71的导滑,可使该侧翼4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3基部32的高度,该螺杆73中段则设有一调整帽72,该调整帽72周缘具凹孔,以便于利用外部工具而驱使螺杆73转动。如此,该垂向调整装置7具有可自由调整侧翼4的钩部41高度的功能,以满足该上、下颚牙套1、3咬合时的不同间隙需求场合。请参阅图9及图10,在又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遮蔽部6的顶边61设有一透气沟64,该透气沟64两端分别延伸至该遮蔽部6的唇侧面63及舌侧面62。如此,如果使用者因鼻塞等症状而无法以鼻孔呼吸时,即可凭借该透气沟64进行呼吸,由于该透气沟64是设在遮蔽部6顶边61的微小孔洞,透气量有限,因此在可供人呼吸的前提下,也能够减低或抑制鼾声的产生。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