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38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提供一种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的担架多为平卧式,其长度大多固定在2.0~2.2米。然而,在医疗使用过程中,这种常规担架却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运送病人的途中,经常需要通过居民楼楼梯、小胡同等狭窄处,在转弯时,常因担架长度固定而不能顺利通过。而且,现阶段随着高层住宅的增多,电梯的应用愈发广泛。据调查,普通住宅电梯厢的长度大多是1.8米,较窄小者仅有1.5米,因此,载有病人的担架无法进入。

其次,病人的病情复杂多样,经常遇到需要特殊体位运送的病人,如重度心衰、急性肺水肿、重度哮喘等病人需采用端坐位;气胸、液气胸等病人需采用半卧位等。而常规担架无法满足特殊体位病人的需求。

这些都为安全、迅速地转运病人增加了困难,甚至会耽搁危重病人的抢救,或致使病人病情加重。因此,亟需对常规担架进行改造,使得它的使用更加方便、高效。

现有技术中公开有可以伸缩和提供病人半卧位的担架,例如专利号为94221542.7,名称为“坐式折叠担架”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这种担架的长度调节机构和提供病人半卧位的机构分别设置在架体即担架杆的两端,操作起来不甚方便。又如专利号为2009 2 0225642.6,名称为“推拉式多体位担架”,虽然担架的长度调节机构和改变病人体位的机构设置在担架的同一端,但是,定位需要依靠设置在架体和推拉杆上外设的挂钩和挂环实现,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操作、安全性好的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包括架体管、架体、推拉杆、靠背支撑架和支撑杆,所述架体管为两根,其间固设所述架体构成担架框架;每根架体管的一端封闭,一端敞口;所述推拉杆为两根,分别从所述敞口插入所述架体管内;所述靠背支撑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架体管的管口一端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靠背支撑架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推拉杆铰接;该推拉杆与架体管之间设置拉压弹簧结构,在所述架体管的内侧壁上和所述推拉杆相应的外侧壁上设置匹配的卡固结构,所述架体管的外壁上设置开关按钮与所述卡固结构对应,使得通过所述开关按钮驱动所述推拉杆在插入所述架体管内不同深度处能够与所述架体管卡固和解除卡固。

所述卡固结构可以是:在所述推拉杆的侧壁上,沿推拉杆的轴向设置若干卡槽,在所述架体管的内壁上弹性地设置与所述卡槽匹配嵌设的固定栓,固定在所述架体管外壁上的所述开关按钮通过架体管的管壁上设置的孔与所述固定栓相关联,以驱动所述固定栓从所述卡槽中推出。

更具体地,所述卡固结构可以是:在所述架体管的内壁上设置一金属片,该金属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架体管的内壁上,该金属片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压簧上,该压簧固定在所述架体管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片与架体管的轴向夹有一角度倾斜地固定在架体管内壁上;所述固定栓固定在所述金属片上;所述开关按钮设置在与所述压簧位置相对的架体管的管外壁上并与所述金属片相关联,该开关按钮与所述固定栓的关联关系是:与设置所述压簧的位置相对的所述架体管的外壁上设孔,在所述开关按钮上设置的按钮推杆伸入该孔抵在所述金属片上,使得当按动开关按钮使得金属片运动,即使所述固定栓能够从所述卡槽中退出,相应地,在所述推拉杆的侧壁上设置轴向沟槽,该轴向沟槽的长度与所述推拉杆在所述架体管内的轴向移动距离相对应,该轴向沟槽容置所述按钮推杆。

为了方便控制所述推拉杆插入架体管的深度,在所述推拉杆的外壁上设置刻度。

该刻度可以是与推拉杆伸出对应靠背支撑架的倾斜角度。

所述架体管与所述推拉杆的直径差与所述固定栓的高度相对应,以使得当反抗所述压簧压抵所述金属片时,能够让所述固定栓从相应的卡槽中退出。

所述卡槽的深度可以是约为所述架体管内径的1/3。

两个所述铰接的铰接结构中至少其一为活动可拆的铰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一改现有技术中调节担架长度的推拉杆与架体管之间定位结构设置在架体外面的结构,使得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使得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架体;2.架体管;3.靠背支撑架;4.支撑杆;5.大弹簧;6.推拉杆;7.凹槽;8.刻度;9.金属片;10.小弹簧;11.固定栓;12开关按钮;13.沟槽;14.担架轮;15.弹力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的实施例,包括架体管2、架体1、推拉杆6、靠背支撑架3和支撑杆4,架体管2为两根,平行设置,其间固设两根架体1构成担架框架;每根架体管2的一端封闭,一端敞口;推拉杆6为两根,分别从所述敞口插入架体管2内;靠背支撑架3的一端铰接在架体管2的管口一端的侧壁上;支撑杆4的一端与靠背支撑架3铰接,其另一端与推拉杆6铰接,两个铰接结构中至少其一为活动可拆的铰接结构;推拉杆3与架体管2之间设置拉压弹簧结构,即在架体管内部的封闭端上固定与大弹簧5的一端,大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推拉杆插入架体管2的端部上。在架体管2的内侧壁上和所述推拉杆相应的外侧壁上设置匹配的卡固结构,所述架体管的外壁上设置开关按钮与所述卡固结构对应,使得通过开关按钮12驱动推拉杆6在插入架体管2内不同深度处能够与架体管2定位和解除定位。

如图2所示,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卡固结构是:在推拉杆6的侧壁上,沿推拉杆6的轴向设置若干卡槽7,在架体管2的内壁上设置一金属片9,金属片9的靠近架体管封闭端的一端固定在架体管的内壁上,该金属片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小弹簧10上,小弹簧10固定在架体管2的内壁上,靠近架体管2的敞口端,金属片9与架体管2的轴向夹有一角度倾斜地固定在架体管内壁上;一固定栓11固定在金属片9上;架体管2与推拉杆6的直径差与固定栓11的高度相对应,以使得当反抗小弹簧10压抵金属片9时,能够让固定栓从相应的卡槽7中退出。卡槽7的深度可以是约为架体管2内径的1/3。

开关按钮12设置在与小弹簧位置相对的架体管2的管外壁上并与所述金属片相关联,开关按钮12与固定栓11的关联关系是:与设置小弹簧的位置相对的架体管的外壁上设孔,在开关按钮12上设置的按钮推杆伸入该孔抵在金属片9上,使得按动开关按钮使得金属片运动贴向架体管2的管壁,致使固定栓11能够从卡槽7中退出。.相应地,在推拉杆6的侧壁上设置轴向沟槽13,以容置连接开关按钮12的按钮推杆,让推拉杆可以在架体管2内轴向移动。

在推拉杆6的外壁上设置刻度8。该刻度8是与推拉杆6伸出对应靠背支撑架3的倾斜角度。

在使用中,当按下开关按钮12时,小弹簧10被压短,在金属片9的带动下,固定栓11从卡槽7中拔出;此时,依照推拉杆6上的刻度8将其推入或拔出相应的长度;然后,松开开关按钮12,在小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固定栓11便可插入新的凹槽7中。在当支撑杆4与靠背支撑架3和推拉杆6铰接的情形下,靠背支撑架的倾斜角度即为刻度8的数值。当要提供病人平卧的姿势时,可以将支撑杆4的与靠背支撑架3或推拉杆6铰接的一端拆开,这样靠背支撑架3就与推拉杆6重叠设置。

此外,架体管2和推拉杆6的下面安装了4个担架轮14,为固定连接;架体管2的中部安装了弹力安全带15,为固定连接,便于固定病人。

本实用新型平时固定于平卧位(0°位),其长度为2米。其中架体管2长1.2米,推拉杆6长1.1米,推拉杆6插入架体管2内段长0.3米,支撑杆4长0.3米。当推拉杆6分别推入0.02米、0.08米、0.18米、0.30米、0.44米和0.60米后,推拉杆6上都有与固定栓11上下对应的卡槽7,担架的靠背支撑架3与架体管2的夹角相应地分别处于15°、30°、45°、60°、75°和90°位。由于推拉杆6推入架体管2内的长度范围为0~0.6米,因此,担架长度范围为2.0~1.4米,而患者在担架上的半卧体位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80~90°。因此,本担架既便于载人时通过狭窄处或进入住宅电梯,又可满足患者从平卧位至端坐位的体位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使用者能够通过开关按钮和推拉杆迅速有效地调节担架的长度和体位。平时,担架固定于平卧位。当需要缩短担架长度或运送特殊体位病人时,可按下担架双侧架体管上的开关按钮,使固定栓从推拉杆上的卡槽中拔出;此时,依照推拉杆上的刻度,在大弹簧的作用下,将推拉杆弹出或人为推入相应的长度;到位后,松开开关按钮,使固定栓重新插入新的卡槽中,从而改变担架长度或满足病人体位要求,调节非常简单方便。

如果是要单纯改变担架的长度时,需要将支撑杆与靠背支撑架或推拉杆其中之一的铰接结构断开,然后按动开关按钮;而要提供患者半卧体位的担架时,则连接好支撑杆,然后按动开关按钮进行调节。

如果没有单纯调节担架长度的需求,两个铰接结构不必设计成可拆的铰接连接结构。

因此,本长度、体位可调节型担架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