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6526发布日期:2018-07-27 17:5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止血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因为受到外伤而导致小面积出血,为了给伤口止血,人们一般采用止血贴贴在伤口处,但是,现有的常用的止血贴一般只是贴在伤口上,对伤口缺乏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到止血贴的止血效果和止血的速度,一旦伤口的止血没有处理好,就容易出现感染,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具有弹性压力的止血贴:

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720085708.7)公开了一种止血胶贴,至少包括弹力胶贴基带、消毒薄棉和薄膜贴,消毒薄棉粘在弹力胶贴基带上,在消毒薄棉和弹力胶贴基带之间设有气囊,弹力胶贴基带的两端设有粘贴剂,薄膜贴的两端通过粘贴剂分别粘附在弹力胶贴基带上。上述的止血胶贴仍存在以下缺陷:弹力基带具有一定的弹性,止血贴在对伤口施加压力的同时伤口对止血贴具有反作用力,而弹性的基带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容易被拉伸变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伤口的压力,同时也容易造成胶贴层与人体皮肤的分离,连接的稳定性差,止血的效果不佳。而且止血贴通过胶贴粘在人体的皮肤上,止血完成后撕下时具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止血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使用时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止血的效果和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止血器,包括连接带和止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器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和连接带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贯穿连接座上下表面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具有单向卡齿,所述连接带的下表面上具有若干沿连接带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座的侧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且连接孔内的单向卡齿能够卡入其中的任意一个卡槽内,所述止血板固定在连接座的下表面上,所述止血板位于所述连接座和连接带的连接处与连接孔之间。

本止血器的止血板上具有消毒棉层,需要对伤口进行止血时,将止血板的消毒棉层对准伤口处,将连接带弯折并将连接带穿入连接孔并拉紧,通过连接孔内的单向卡齿与卡槽的配合作用使得止血板压紧在伤口上止血。本止血器通过连接带上的卡槽与连接座上的单向卡齿的配合作用,使得止血板压紧在伤口上,对伤口具有一定的压力,而且连接带和连接座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配合单向卡齿和卡槽的结构,使得连接带连接的稳定性更好,不会像胶贴一样出现脱离,止血的效果较好。同时,止血板位于连接座的下表面抵压在伤口上,使得连接带与人体皮肤之间不会整体勒紧,留有局部的间隙,避免了整圈勒紧易造成局部血液流通不畅,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更进一步地说,连接带的卡槽配合连接座的单向卡齿的设计,完成止血后,只需要用剪刀将连接带剪断即可,不会有胶贴撕下后对皮肤有火辣辣的疼痛感,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止血器中,所述连接座上具有向下凸出形成的凸台,所述止血板呈圆弧状且具有弹性,所述止血板的背面固定在凸台上。凸台的设计,使得连接带与连接座拉紧后,配合单向卡齿和卡槽的定位作用,使得止血板能够很好的抵紧在伤口处,对伤口具有一定的压力,止血效果好。而且凸台的设计,也保证连接带不会整圈勒紧,使连接带与人体皮肤之间以及连接座与人体皮肤之间均留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了整圈勒紧易造成局部血液流通不畅,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止血板的圆弧状设计符合人体的轮廓设计,而止血板具有弹性,具有一定的形变力,能够更好的贴合伤口,同时对伤口处具有一定的弹性预紧压力,止血的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止血器中,所述连接带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的一端端部具有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凸沿,所述连接凸沿的厚度小于连接带的厚度,所述连接凸沿与所述连接座连接。连接凸沿的设计,使得连接带更容易被剪断,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在上述的止血器中,所述连接带、连接座和止血板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制作方便,结构简单,所需成本低。

在上述的止血器中,所述连接座上具有向下凸出形成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安装槽,所述止血板包括呈圆弧状且具有弹性的止血部和由止血部的背面向外凸出形成的柱状插接部,所述柱状插接部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还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柱状插接部和安装槽的底壁上。凸台的设计,使得连接带与连接座拉紧后,配合单向卡齿和卡槽的定位作用,使得止血板能够很好的抵紧在伤口处,同时配合柱状插接部和弹簧的设计,弹簧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之间硬性接触对伤口造成的二次伤害,能够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同时弹簧对伤口具有一定的压力,止血效果好。而且凸台的设计,也保证连接带不会整圈勒紧,使连接带与人体皮肤之间以及连接座与人体皮肤之间均留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了整圈勒紧易造成局部血液流通不畅,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止血板的圆弧状设计符合人体的轮廓设计,而止血板具有弹性,具有一定的形变力,能够更好的贴合伤口,同时对伤口处具有一定的弹性预紧压力,止血的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止血器中,所述柱状插接部插入安装槽内的一端端面上具有连接槽,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安装槽的底壁上,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槽内连接在所述连接槽的底壁上。弹簧嵌入连接槽内,不易晃动,稳定性好。

在上述的止血器中,所述连接带和连接座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制作方便,结构简单,所需成本低。

在上述的止血器中,所述连接座的厚度为所述连接带厚度的3~5倍,所述连接带靠近连接座的上表面设置。连接座厚度较大,保证足够的硬度和压紧力,连接带的厚度稍微较薄,保证具有一定硬度的同时,连接带又能够弯折变形,保证正常使用箍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止血器具有以下优点:

1、连接带和连接座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配合单向卡齿和卡槽的结构,使得连接带连接的稳定性更好,不会像胶贴一样出现脱离,止血的效果较好。

2、凸台和止血板的配合结构设计,保证连接带不会整圈勒紧,使连接带与人体皮肤之间以及连接座与人体皮肤之间均留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了整圈勒紧易造成局部血液流通不畅,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3、连接凸沿的设计,使得连接带更容易被剪断,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不会有胶贴撕下后对皮肤有火辣辣的疼痛感,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止血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止血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连接座与止血板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连接带;1a、卡槽;1b、连接凸沿;2、止血板;2a、止血部;2b、柱状插接部;2b1、连接槽;3、连接座;3a、连接孔;3b、单向卡齿;3c、凸台;3c1、安装槽;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止血器,包括连接带1、止血板2和连接座3,连接座3和连接带1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连接带1、连接座3和止血板2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如图2和3所示,连接座3的厚度为所述连接带1厚度的3~5倍,连接带1靠近连接座3的上表面设置。连接座3上开设有贯穿连接座3上下表面的连接孔3a,连接孔3a内具有单向卡齿3b,连接带1的下表面上具有若干沿连接带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1a。连接带1的一端具有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凸沿1b,连接凸沿1b的厚度小于连接带1的厚度,连接凸沿1b连接在连接座3的侧壁上。连接带1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孔3a且连接孔3a内的单向卡齿3b能够卡入其中的任意一个卡槽1a内。连接座3的下表面上具有向下凸出形成的凸台3c,止血板2呈圆弧状且具有弹性,止血板2的正面具有消毒棉层,止血板2的背面固定在凸台3c上,止血板2位于连接座3和连接带1的连接处与连接孔3a之间。

需要对伤口进行止血时,将止血板2的消毒棉层对准伤口处,将连接带1弯折并将连接带1穿入连接孔3a并拉紧,通过连接孔3a内的单向卡齿3b与卡槽1a的配合作用使得止血板2压紧在伤口上止血,连接带1连接的稳定性更好,不会像胶贴一样出现脱离,止血的效果较好。同时,连接带1与人体皮肤之间不会整体勒紧,留有局部的间隙,避免了整圈勒紧易造成局部血液流通不畅,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带1和连接座3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连接座3上具有向下凸出形成的凸台3c,凸台3c上具有安装槽3c1,止血板2包括呈圆弧状且具有弹性的止血部2a和由止血部2a的背面向外凸出形成的柱状插接部2b,柱状插接部2b插接在安装槽3c1内。安装槽3c1内还还设有弹簧4,柱状插接部2b插入安装槽3c1内的一端端面上具有连接槽2b1,弹簧4一端连接在安装槽3c1的底壁上,另一端伸入连接槽2b1内。弹簧4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之间硬性接触对伤口造成的二次伤害,能够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同时弹簧4对伤口具有一定的压力,止血效果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