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加温滴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61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加温滴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加温滴液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中通常需要进行手术部位、双极电凝镊等的滴液冲洗,尤其在进行前列腺切除手术时,在术中通常需要3000mL左右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双极电凝镊主要应用于神经外科术中止血。因术中电凝组织后易遗留黑色焦痂于双极电凝镊之间,影响电凝效果,需要助手密切配合滴水,才能减少焦痂遗留。近年来发明的滴水双极电凝镊也已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但是滴水双极电凝镊没有滴水开关,在不需要滴水时,仍然一直滴水,影响术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加温滴液装置,该装置不仅能随时为手术中的手术部位和双极电凝镊滴水,同时还能进行所滴液体的温度控制,还能进行滴水头部的随时更换,方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加温滴液装置,包括加温构件、滴液管、滴液器及可调节支架,加温构件进行输液袋的保温和悬挂,滴液管与输液袋连通,滴液管的端部设置滴液器,可调节支架一端安装在输液架上,可调节支架的另一端进行滴液管的支撑位置调节及开关;

滴液管通过重力作用将储液箱内的液体输送到滴液器,滴液器控制滴液的流量。

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支架包括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第一节臂与第二节臂通过第一节点可转动连接,第二节臂通过第二节点与输液架可旋转连接,滴液管穿过第一节臂的非节点连接端部与第一节臂活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滴液管穿过第一节臂的非节点连接端部通过滴液开关与第一节臂活动连接,滴液开关埋设在第一节臂的非节点连接端内,第一节臂的非节点连接端设置穿过孔,滴液开关为带有通孔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压设,连接块的通孔与穿过孔位置对应。

更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节臂靠近非节点连接的端部内设置长度延长腔,长度延长腔靠近非节点连接端的位置设置拉块,拉块通过穿过长度延长腔的延伸弹簧与长度延长腔的后壁连接,拉块上设置穿过孔,滴液开关埋设在拉块内。

还具体的,所述的滴液器为带有多个滴头的双层可相对转动连通盘,多个滴头嵌设连通在第二层连通盘上,滴液管与第一层连通盘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滴液器上套设冲洗头。

另外,所述的加温构件包括加热垫、透明膜、延伸加温段、悬挂带和按扣,加热垫和透明膜的一端固定连接,加热垫和透明膜的另一端通过按扣可开合连接,延伸加温段的一端与加热垫固定连接用于对滴液管的部分段体进行保温,悬挂带穿过加热垫和透明膜的固定连接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的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加温滴液装置,主要通过加温构件、滴液管、滴液器及可调节支架实现给手术中的手术部位、双极电凝镊进行滴水,可调节支架的设置不仅能进行柔软的滴液管的支撑,还能根据手术中不同操作位置的需要进行滴液管支撑位置的调节,再通过滴液器来控制滴液的流量,方便进行不同滴液冲洗的要求;

(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调节支架的结构类似于pH计上通常使用的位置调节手臂的结构,利用其两个连接节点的可伸缩、可旋转的位置调节的自由度进行本实用新型的滴液管的位置调节,满足长度和平面的位置调节的要求。

(3)为了方便对滴液管是否滴液的控制和能够进一步对滴液管的可拉伸长度进行拓展,在第一节臂的端部内埋设滴液开关,且在第一节臂内设置一段长度延长腔,腔内设置延伸弹簧与端部的拉块连接,使用时握住拉块进行拉伸并按下滴液开关即能进行滴液,松手后拉块在弹簧的带动下自动复位,滴液开关也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加温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调节支架及滴液管滴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滴液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拉伸滴液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保温构件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加温构件、11-延伸加温段、12-加热垫、13-透明膜、14-悬挂带、15-按扣、2-输液架、3-滴液管、31-进气管空气过滤器、32-滴液器、320-第一滴头、321-第二滴头、322-第三滴头、33-冲洗头、4-可调节支架、41-安装移动件、42-长度延长腔、43-延伸弹簧、44-拉块、45-滴液开关、46-压缩弹簧、47-第一节点、48-第二节点;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4,本实用新型的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加温滴液装置包括加温构件1、滴液管3、滴液器32及可调节支架4,加温构件1悬挂在输液架2上,滴液管3与加温构件1中的输液袋连通,滴液管3与输液袋的连通处设置进气管空气过滤器31,平衡重力下行液体带来的压力差;滴液管3的端部设置滴液器32,可调节支架4一端安装在输液架2上,可调节支架4的另一端进行滴液管3的支撑位置调节及开关;滴液管3通过重力作用将储液箱1内的液体输送到滴液器32,滴液器32控制滴液的流量;可调节支架4的设置不仅能进行柔软的滴液管3的支撑,还能根据手术中不同操作位置的需要进行滴液管3支撑位置的调节,再通过滴液器32来控制滴液的流量,方便进行不同滴液冲洗的要求。

可调节支架4包括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第一节臂与第二节臂通过第一节点47可转动连接,第二节臂通过第二节点48与输液架2可旋转连接,结构类似于pH计上通常使用的位置调节手臂的结构,第一节臂相对于第二节臂可转动180°的角度,第二节臂以第二节点为转动圆心进行360°的转动,滴液管3穿过第一节臂的非节点连接端部与第一节臂活动连接。一种可行的方式为:滴液管3穿过第一节臂的非节点连接端部通过滴液开关45与第一节臂活动连接,滴液开关45埋设在第一节臂的非节点连接端内,第一节臂的非节点连接端设置穿过孔,滴液开关45为带有通孔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46压设,连接块的通孔与穿过孔位置对应,滴液开关45的结构类似于通常服装上使用的弹簧扣的结构,即滴液管6穿过滴液开关45上的通孔,通过滴液开关45底部的压缩弹簧46,滴液开关45上的通孔与穿过孔错位将滴液管3压瘪,防止液体流过;按压滴液开关45,通孔与穿过孔对齐释放压瘪的滴液管3,使液体通过进行滴液。

虽然可调节支架4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长度的变化,但是也存在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因此,在第一节臂靠近非节点连接的端部内设置长度延长腔42,长度延长腔42靠近非节点连接端的位置设置拉块44,拉块44与第一节臂为分离的结构,拉块44通过穿过长度延长腔42的延伸弹簧43与长度延长腔42的后壁连接,拉块44上设置穿过孔,滴液开关45埋设在拉块44内,当使用时需要进一步延伸长度时,握住拉块44进行延伸弹簧43的拉伸,拉块44带动滴液管3进行自由移动,按下滴液开关45即能进行滴液,松手后拉块44在弹簧的带动下自动复位,滴液开关45也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滴液操作。

为了方便的进行滴液流量的调节,滴液器32为带有多个滴头的双层可相对转动连通盘,多个滴头嵌设连通在第二层连通盘上,滴液管3与第一层连通盘连通,实用时,可相对于第一层连通盘转动第二层连通盘使需要使用的大小的滴头与滴液管3连通即能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在滴液器32上设置了第一滴头320、第二滴头321和第三滴头322,第一滴头320、第二滴头321和第三滴头322的管径依次减小,可随时进行滴液流量的调节。

还有,为了操作者在术中能方便进行冲洗的操作,在滴液器32上套设冲洗头33,修长的冲洗头33能与术中使用的工具,例如电凝镊,进行捆绑式连接,方便进行冲洗操作。

还有,本实用新型的加温构件1包括加热垫12、透明膜13、延伸加温段11、悬挂带14和按扣15,加热垫12和透明膜13的一端固定连接,加热垫12和透明膜13的另一端通过按扣15可开合连接,延伸加温段11的一端与加热垫12固定连接用于对滴液管3的部分段体进行保温,悬挂带14穿过加热垫12和透明膜13的固定连接端设置。

使用时,可将生理盐水输液袋通过悬挂带14的一端悬挂在加温构件1内,悬挂带14的另一端悬挂在输液架2上,或者是手术室内设置在手术室屋顶的挂钩上,悬挂带14可以是一段橡胶带,橡胶带上间隔相同的距离设置多个按扣结构,以对悬挂带14的长度进行调节;然后通过保温构件1上的按扣15将加热垫12和透明膜13进行合拢,这时加热垫12对袋内的生理盐水进行加热,透明膜13方便进行输液袋内液体量的观察,再将滴液管3与输液袋连通,滴液管3的与输液袋的连通端的一段管体可以塞进横截面为“C”字型的延伸加温段11内,进行一段管内液体的加热保温,然后再进行滴液冲洗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部分都可以采用布袋体内埋设的电热丝进行加热,还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加热方式,可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选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