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拢牙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3075发布日期:2018-06-22 21:21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聚拢牙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聚拢牙套。



背景技术:

牙缝是在牙和牙之间存在的缝隙,在门牙位置的牙缝会影响面容形象,容易造成心理负担。现有的牙缝关闭,通常采用粘托槽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将大牙全部向门牙移动达到关闭牙缝的目的。但是由于大牙的根部比门牙根部结实,门牙对大牙的拉力小于大牙对门牙的拉力,如此会造成大牙将门牙往回拉动,往往没有实现本来的目的,反而会使门牙严重往内倾倒甚至导致牙根外露,严重者出现嘴巴扁塌,矫正效果差,时间长并且费用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拢牙套,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拢牙套,包括左收牙部、右收牙部、第一钢丝、第二钢丝;

第一钢丝的一端与左收牙部连接固定,另一端能沿牙齿外部延伸至右侧牙齿并卡入牙缝中伸入牙齿内侧固定,左收牙部能拉动第一钢丝使第一钢丝包裹的牙齿往左侧聚拢;

第二钢丝一端与右收牙部连接固定,另一端能沿牙齿外部延伸至左侧牙齿并卡入牙缝中伸入牙齿内侧固定,右收牙部能拉动第二钢丝使第二钢丝包裹的牙齿往右侧聚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拢牙套,可以将门牙的牙缝整体调整到口腔内部,在矫正中不会造成牙齿倾倒压根外露,矫正时间短,费用低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收牙部包括第一螺帽、第二螺帽、第一螺纹杆;

第二钢丝的一端与第一螺帽连接固定;

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螺帽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帽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的中部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一调节孔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如此,通过第一调节孔旋转第一螺纹杆,可以调整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实现拉紧第一钢丝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收牙部还包括第一平衡导杆,第一平衡导杆的一端与第一螺帽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帽滑动连接,第一平衡导杆与第一螺纹杆平行设置。

如此,第一平衡导杆可以分担第一螺纹杆对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的支撑力,使得第一螺帽和二螺帽在第一螺纹杆上更加顺畅、平稳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右收牙部包括第三螺帽、第四螺帽、第二螺纹杆;

第二钢丝的一端与第三螺帽连接固定;

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三螺帽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帽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的中部设有第二调节孔,第二螺纹杆位于第二调节孔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如此,通过第第二调节孔旋转第二螺纹杆,可以调整第三螺帽和第四螺帽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实现拉紧第二钢丝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收牙部还包括第二平衡导杆,第二平衡导杆的一端与第三螺帽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帽滑动连接,第二平衡导杆与第二螺纹杆平行设置。

如此,第二平衡导杆可以分担第二螺纹杆对第三螺帽和第四螺帽的支撑力,使得第三螺帽和第四螺帽在第二螺纹杆上更加顺畅、平稳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将左收牙部固定在左侧大牙外部的第一基托、将右收牙部固定在右侧大牙外部的第二基托、第三钢丝;

第二螺帽固定于第一基托,第四螺帽固定于第二基托,第三钢丝的一端与第一基托连接固定,另一端贴合内侧牙齿根部并延伸至右侧牙齿与第二基托连接固定。

如此,可以将左收牙部、右收牙部、第一基托、第二基托组成一个完整的聚拢牙套,便于佩戴,同时避免左收牙部和右收牙部分别在拉动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时导致第一基托和第二基托错位,还可以固定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使两者对牙齿的包裹力度更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基托、第四基托;

第三基托、第四基托滑动套设于第三钢丝,第一钢丝不与左收牙部连接的一端卡入牙缝并且伸入牙齿内侧固定于第三基托,第二钢丝不与右收牙部连接的一端卡入牙缝并且伸入牙齿内侧固定于第四基托。

如此,一方面可以包裹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的端部,避免刺伤口腔软组织或牙齿;另一方面,当左收牙部拉动第一钢丝、右收牙部拉动第二钢丝时,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可以分别随着第三基托、第四基托移动,从而收紧牙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节钥匙,调节钥匙和第一调节孔或者第二调节孔配合带动第一螺纹杆或者第二螺纹杆绕轴心方向转动。

如此,调节钥匙可以使得转轴第一螺纹杆或者第二螺纹杆更加轻松省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钢丝、第二钢丝均包裹有基托胶。

如此,可以避免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直接与牙齿或牙龈接触,提高佩戴聚拢牙套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聚拢牙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聚拢牙套的左收牙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聚拢牙套的右收牙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聚拢牙套的调节钥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拢牙套,包括左收牙部1、右收牙部2、第一钢丝3、第二钢丝4。其中,第一钢丝3的一端与左收牙部1连接固定,另一端能沿牙齿外部延伸至右侧牙齿并卡入牙缝中伸入牙齿内侧固定,左收牙部1能拉动第一钢丝3使第一钢丝3包裹的牙齿往左侧聚拢,第二钢丝4一端与右收牙部2连接固定,另一端能沿牙齿外部延伸至左侧牙齿并卡入牙缝中伸入牙齿内侧固定,右收牙部2能拉动第二钢丝4使第二钢丝4包裹的牙齿往右侧聚拢。

通过将第一钢丝3不与左收牙部1连接的一端、第二钢丝4不与右收牙部2连接的一端分别卡入虎牙和第一双尖牙之间,左收牙部1和右收牙部2分别拉动第一钢丝3和第二钢丝4,将两颗虎牙之间的牙齿门缝关闭,并将牙缝整体移到虎牙后面,使牙缝藏于口腔内部,这样的矫正效果明显,从外面看不到牙缝,并且不会造成牙齿严重倾倒导致压根外露,患者也可以自行摘取佩戴,不用医生协助,使用方便。

具体的,左收牙部1包括第一螺帽11、第二螺帽12、第一螺纹杆13。其中,第一钢丝3的一端与第一螺帽11连接固定,第一螺纹杆13的一端与第一螺帽1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帽12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13的中部设有第一调节孔131,第一螺纹杆13位于第一调节孔131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如此,通过第一调节孔131转动第一螺纹杆13时,可以调节第一螺帽11和第二螺帽1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一钢丝3的张紧力。

进一步的,左收牙部1还包括第一平衡导杆14,第一平衡导杆14的一端与第一螺帽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帽12滑动连接,第一平衡导杆14与第一螺纹杆13平行设置。如此,第一平衡导杆14可以分担第一螺纹杆13对第一螺帽11和第二螺帽12的支撑力,使得第一螺帽11和二螺帽12在第一螺纹杆13上更加顺畅、平稳的移动。

具体的,右收牙部2包括第三螺帽21、第四螺帽22、第二螺纹杆23。其中,第二钢丝4的一端与第三螺帽21连接固定,第二螺纹杆23的一端与第三螺帽2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帽22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23的中部设有第二调节孔231,第二螺纹杆23位于第二调节孔231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如此,通过第二调节孔231转动第二螺纹杆23时,可以调节第三螺帽21和第四螺帽2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二钢丝4的张紧力。

通过同时调整左收牙部1和右收牙部2,可以使得第一钢丝3和第二钢丝4对两侧牙齿的向中间收紧,达到闭合门牙牙缝的作用。

进一步的,右收牙部2还包括第二平衡导杆24,第二平衡导杆24的一端与第三螺帽2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螺帽22滑动连接,第二平衡导杆24与第二螺纹杆23平行设置。如此,第二平衡导杆24可以分担第二螺纹杆23对第三螺帽21和第四螺帽22的支撑力,使得第三螺帽21和第四螺帽22在第二螺纹杆23上更加顺畅、平稳的移动。

具体的,还包括将左收牙部1固定在左侧大牙外部的第一基托5、将右收牙部2固定在右侧大牙外部的第二基托6、第三钢丝7。其中,第二螺帽12固定于第一基托5,第四螺帽22固定于第二基托6,第三钢丝7的一端与第一基托5连接固定,另一端贴合内侧牙齿根部并延伸至右侧牙齿与第二基托6连接固定。这样,左收牙部1通过第二螺帽12固定在第一基托5上,右收牙部2通过第四螺帽22固定在第二基托6上,同时将第三钢丝7分别与第一基托5和第二基托6连接,可以将左收牙部1、右收牙部2、第一基托5、第二基托6组成一个完整的聚拢牙套,便于佩戴,同时避免左收牙部1和右收牙部2分别在拉动第一钢丝3和第二钢丝4时导致第一基托5和第二基托6错位,还可以固定第一钢丝3和第二钢丝4,使两者对牙齿的包裹力度更强。

具体的,还包括第三基托8、第四基托9。第三基托8、第四基托9滑动套设于第三钢丝7,第一钢丝3不与左收牙部1连接的一端卡入牙缝并且伸入牙齿内侧固定于第三基托8,第二钢丝4不与右收牙部2连接的一端卡入牙缝并且伸入牙齿内侧固定于第四基托9。如此,既可以包裹第一钢丝3和第二钢丝4的端部,避免刺伤口腔软组织或牙齿,又可以在左收牙部1拉动第一钢丝3、右收牙部2拉动第二钢丝4时,第一钢丝3和第二钢丝4可以分别随着第三基托8、第四基托9移动,从而收紧牙缝。

具体的,还包括调节钥匙20,调节钥匙20和第一调节孔131或者第二调节孔231配合带动第一螺纹杆13或者第二螺纹杆23绕轴心方向转动。如此,可以轻松省力的调节第一螺纹杆13或者第二螺纹杆23。

作为本实施例的较佳方案,第一钢丝3、第二钢丝4均包裹有基托胶10。这样可以避免第一钢丝3和第二钢丝4直接与牙齿或牙龈接触,从而损坏牙齿表面或者口腔软组织,降低佩戴者的舒适度。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