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正牙牙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3076发布日期:2018-06-22 21:2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电进行正牙的牙套。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生物电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生物电流对牙周组织长期持续的刺激,无需任何药物,能促进牙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能促进牙周骨组织增生,从而在正牙临床中使牙移动更快,缩短正牙过程。同时长期持续生物电对牙周组织刺激,还能缓解牙周三叉神经痛,从而缓解正牙的疼痛和不适。另外,生物电长期持续对牙周组织的刺激,还能大大提高抗菌素对因正牙妨碍口腔清洁而至牙菌斑和牙周病的治疗。

现在口腔治疗上用于正牙的牙套,如隐适美,其牙套代替托槽移动牙齿达到正牙效果。这种牙套在正牙时只具有力学作用,不具有生物学效果。

申请号为2015102381159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由电离子导入药物装置的牙齿治疗仪,其治疗效果不是由电流长期持续对牙周组织刺激而产生,而是通过电流将治疗药物导入病变组织,使组织内药物浓度比药物外敷时浓度更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主要用于美白、脱敏、矿化等,而不具有加速正牙的临床效果。该装置每次的治疗时间为15-20分钟,不能对牙周组织产生长期持续的刺激,不能产生生物电刺激的临床效果。另外该装置分口内和口外两部分,不能在口内长期停留,因此该装置产生的电流不能对牙周产生长期持续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电正牙牙套,能够对牙周组织进行长期生物电刺激,使其快速生长和修复。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生物电正牙牙套,包括上、下牙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牙套本体均由导电材质制作,并且上、下牙套本体上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装有电池。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下牙套本体均由导电硅胶或者导电高分子树脂制作。选用的材料首先要导电,然后具有一定弹性,并且具有防止唾液浸渍的无毒害材料。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池仓设置在上、下牙套本体的外侧靠后的位置,最好设置在牙套靠后方1/3的位置,便于更换电池并隐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电池产生的电流小于5毫安。对牙周组织进行生物电刺激,促进其修复和生长。

作为一种优选,牙套上的生物电池由光伏电源充电,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生物电正牙牙套,能够让患者长期佩戴,牙套上的生物电池产生的生物电流长期持续刺激牙周组织,促进组织的增生和骨组织的形成,从而加快牙齿移动的速度,缩短了正牙时间。同时生物电正牙牙套缓解了正牙疼痛和不适。当正牙时牙上菌斑增加,牙周炎加重时,该牙套还能大大提高抗菌素的作用。

生物电正牙牙套不但可以提高隐形正牙速度的功能,还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的生长,清除种植体周围炎症及防止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有好处。另外,还可以大大提高抗菌素对牙周炎和牙菌斑的治疗。长期持续生物电对牙周组织的刺激还能缓解牙痛及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引起的肌筋膜痛等三叉神经性疼痛及增强肌力等,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亦有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牙套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牙套本体、2生物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牙套本体1,所述上、下牙套本体1均由导电材质制作,并且上、下牙套1本体上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装有电池2。上、下牙套本体均由导电硅胶或者导电高分子树脂制作。电池2为生物电池。电池仓设置在上、下牙套本体的外侧靠后的位置,最好设置在牙套本体1靠后方1/3的位置,便于更换电池2并隐藏。电池2产生的电流小于5毫安。牙套上生物电池由光伏电源充电,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电源。

上、下牙套本体1依照患者的牙模进行制作,用于正牙,上、下牙套本体1内的生物电池持续释放小于5毫安的电流,通过导电的牙套本体1对患者牙周组织进行长期持续的刺激,促进其生长和修复及骨组织的增生,加快牙移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