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垫消毒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3225阅读:1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垫消毒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床垫消毒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床垫是为了使使用者获得健康而舒适的睡眠所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

床垫的生产需要经过多道工艺加工,床垫在生产过程中与工人、设备、环境等发生多次接触,容易受到环境细菌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使床垫的清洁度较低,造成使用者在使用过程在的舒适度降低,甚至会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并且,对于医院、宾馆等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床垫使用周期较长的公共场所,如果不对床垫进行有效消毒,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但是,现有的床垫消毒主要是用臭氧消毒设备,或用药水喷雾消毒,对很多细菌不能有效杀灭,而且用药水喷雾消毒时容易二次污染床垫,最后还需要对药水进行处理,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杀灭床垫中的细菌病毒,且不会对床垫造成二次污染,操作简单高效的一种床垫消毒杀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床垫消毒杀菌装置,包括一封闭结构的消毒腔室外罩、消毒杀菌组件和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干装置;

所述消毒腔室外罩左右相对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进垫口和出垫口;

所述输送带上均布有透气孔,输送带连接进垫口和出垫口,并且输送带的两端延伸至进垫口和出垫口外侧;

所述消毒杀菌组件包括沿输送带分布的紫外线杀菌灯和蒸气腔;所述紫外线杀菌灯数量为多个且固定于消毒腔室外罩内腔顶部;所述蒸气腔设于输送带下方且通过连接支臂与消毒腔室外罩左右侧壁固定,所述蒸气腔底部设有联通外部的蒸气进管,蒸气腔顶部设有散气孔,所述消毒腔室外罩底部设有冷凝液出口;

所述风干装置包括底箱和呈L形的支撑角板,所述支撑角板的竖直端与底箱上端面一侧固定,所述支撑角板的水平端设于底箱上端面的正上方;所述支撑角板的水平端上设有朝向底箱上端面的第一风扇,所述底箱上端面上设有漏孔,所述底箱内腔设有干燥剂填层;所述风干装置设于输送带靠近出垫口的一端,底箱上端面低于输送带且与输送带部分交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箱上端面沿输送带方向设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弧面朝上的半圆柱凸起,所述漏孔设于相邻两个半圆柱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箱内腔还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于干燥剂填层上方且朝向底箱上端面,所述第二风扇固定于底箱侧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干燥剂填层顶部设有限位丝网,所述底箱内腔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相对的U形卡,所述限位丝网卡在U形卡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蒸气腔的左右两端分别距进垫口和出垫口的水平距离为20~30c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蒸气腔外侧顶部边缘位置固定有开口朝上且呈倒梯形的导气壁,所述导气壁底部与输送带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所述消毒腔室外罩的内腔底面向冷凝液出口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消毒杀菌组件对床垫同时进行紫外线灭菌和高温蒸气杀菌,能够对床垫进行有效的灭菌消毒,而且输送带经过高温蒸气杀菌,不会由于输送带输送不同的床垫造成交叉感染,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及健康度;并且通过将输送带设置成透气结构,使消毒杀菌组件上下布置,不仅减小了设备的体积还节约了对床垫的处理时间,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干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床垫消毒杀菌装置,包括一封闭结构的消毒腔室外罩100、消毒杀菌组件和输送带11,还包括风干装置14;所述消毒腔室外罩100左右相对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所述输送带11上均布有透气孔,输送带11连接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并且输送带11的两端延伸至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外侧;所述消毒杀菌组件包括沿输送带11分布的紫外线杀菌灯12和蒸气腔13;所述紫外线杀菌灯12数量为多个且固定于消毒腔室外罩100内腔顶部;所述蒸气腔13设于输送带11下方且通过连接支臂135与消毒腔室外罩100左右侧壁固定,所述蒸气腔13底部设有联通外部的蒸气进管131,蒸气腔13顶部设有散气孔,所述消毒腔室外罩100底部设有冷凝液出口134;所述风干装置14包括底箱142和呈L形的支撑角板141,所述支撑角板141的竖直端与底箱142上端面一侧固定,所述支撑角板141的水平端设于底箱142上端面的正上方;所述支撑角板141的水平端上设有朝向底箱142上端面的第一风扇143,所述底箱142上端面上设有漏孔147,所述底箱142内腔设有干燥剂填层145;所述风干装置14设于输送带11靠近出垫口102的一端,底箱142上端面低于输送带11且与输送带11部分交叠。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待消毒的床垫放置在进垫口101外侧的输送带11上,然后启动输送带11将床垫从进垫口101运送至消毒腔室外罩100内,并保持一直保持向前输送的状态。

床垫进入消毒腔室外罩100内,在向前的输送的过程中,其顶部的紫外线杀菌灯12发出紫外线,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至其死亡,对床垫由上至下进行照射杀菌,至少能够对床垫上表面进行有效的杀菌的作用。

与此同时,并且通过蒸气进管131向蒸气腔13内通入高温蒸气,利用蒸气的高温对床垫进行杀菌消毒,高温蒸气通过蒸气腔13顶部的散气孔溢出,遍布于输送带11底部,由于输送带11上具有透气孔,高温蒸气向上升,高温蒸气穿过输送带11对床垫由下至上进行杀菌消毒,并且,高温蒸气的穿透性能较好,至少能够对床垫的下表面和内部进行杀菌消毒。

由于床垫经过高温蒸气的杀菌消毒,从出垫口102输出的床垫湿度较大,所以在输送带11的末端还设置有风干装置14。由于底箱142上端面低于输送带11且与输送带11部分交叠,在惯性的作用下,床垫会在输送带的作用下落入底箱142上端面,第一风扇143启动,对床垫进行吹风除湿。由于底箱142上端面上设有漏孔147,底箱142内腔设有干燥剂填层145,所以干燥剂填层145同样会对床垫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加速床垫的干燥。

并且,由于输送带11经过高温蒸气的杀菌,所以不会造成输送带11对床垫的污染。

输送带11上放置的床垫根据输送带11的长度可以放置一个或间距放置多个。

其中,为了保证床垫能够顺利从输送带11的末端落入底箱142上端面,所以在底箱142上端面沿输送带11方向设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弧面朝上的半圆柱凸起146,所述漏孔147设于相邻两个半圆柱凸起146之间。并且,相较于平面,半圆柱凸起146将床垫支撑起来,使床垫底面留有进风的孔隙,有利于床垫的干燥速度。

为了进一步加快床垫杀菌消毒后的干燥速度,底箱142内腔还设有第二风扇144,所述第二风扇144设于干燥剂填层145上方且朝向底箱142上端面,所述第二风扇144固定于底箱142侧壁上。启动第二风扇144,对床垫由下至上进行风干,节约了床垫的干燥时间,也可缩短输送带11上相邻两个床垫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力防止干燥剂填层145受风飞散,降低床垫的清洁度。所以在干燥剂填层145顶部设有限位丝网148,所述底箱142内腔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相对的U形卡,所述限位丝网148卡在U形卡内。限位丝网148活动设置,方便取出更换干燥剂填层145内的填料。

蒸气腔13的左右两端分别距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的水平距离为20~30cm,避免蒸气腔13距离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太近,使蒸气溢出消毒腔室外罩100,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为了提高蒸气的利用率,所述蒸气腔13外侧顶部边缘位置固定有开口朝上且呈倒梯形的导气壁132,使蒸气集中在输送带11底部,透过输送带11对床垫进行有效处理,所述导气壁132底部与输送带11之间设有间隙,保证输送带11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导气壁132摩擦。

便于冷凝的蒸气流出消毒腔室外罩100,所以所述消毒腔室外罩100的内腔底面向冷凝液出口134倾斜。冷凝液顺着消毒腔室外罩100的内腔底面流出冷凝液出口13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消毒杀菌组件对床垫同时进行紫外线灭菌和高温蒸气杀菌,能够对床垫进行有效的灭菌消毒,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及健康度;并且通过将输送带11设置成透气结构,使消毒杀菌组件上下布置,不仅减小了设备的体积还节约了对床垫的处理时间,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山东省滨州市联通] 2019年02月07日 19:40
    我想了解一下床垫子杀菌消毒设备、怎么联系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