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028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中,护士在找静脉输液或采血的时候有一个橡皮管勒紧的,使血量充盈然后静脉显现的,那根管子叫止血带,又叫压脉带;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护士多次利用压脉带进行勒紧作业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压脉带需要逐次更换并且在使用后逐根进行消毒杀菌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包括机架、转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放带盘、放带架、收带盘、收带架以及制动机构,所述转筒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内部,并且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转筒驱动连接,所述转筒的侧壁内部沿纵向设置有走带通道,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位于所述转筒一侧的出带孔道,所述放带架、收带架分别置于所述机架的两侧,并且所述放带盘、收带盘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放带架、收带架上;所述放带盘上绕制有待使用的压脉带并且压脉带经由所述走带通道进入所述出带孔道最终缠绕至所述收带盘上,并且所述走带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出带孔道的入口位于机架的同一侧,所述收带盘的转轴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制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放带盘的转轴一侧。

所述的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制动机构为液压伸缩杆以及摩擦盘,所述液压伸缩杆置于所述放带架的下部,所述摩擦盘设置于所述液压伸缩杆的端部并且与所述放带盘在放带架上的转轴相对。

所述的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摩擦盘是与放带盘的转轴等径的部分圆环。

所述的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机架在所述走带通道的出口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转筒同轴的托持环。

所述的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转筒的中部外壁设置有传动齿,所述机架的一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处设置有连接所述传动齿与所述第一电机转轴的第一齿轮组。

所述的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组与所述收带盘的转轴驱动连接。

所述的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通过螺栓连接于底座上的上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对轴承,所述转筒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内。

所述的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压脉带中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易断节,所述易断节处相邻的两段压脉带部分由若干个连接点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者将胳膊深入转筒内部后,利用转筒的转动将放带盘上的压脉带缠绕至胳膊上,无需手动勒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被使用过的压脉带被收带盘收卷后,后续使用者则使用放带盘上的其余压脉带,在放带盘上的压脉带被全部使用完毕后即全部到达收带盘上,便于集中消毒处理;通过设置托持环可以对患者的胳膊形成托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压脉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压脉带自动缠绕装置包括机架1、转筒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放带盘5、放带架6、收带盘7、收带架8以及制动机构9,转筒2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内部,并且第一电机3与转筒2驱动连接,转筒的侧壁内部沿纵向设置有走带通道21,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位于转筒一侧的出带孔道11,放带架6、收带架8分别置于机架的两侧,并且放带盘5、收带盘7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放带架、收带架上;放带盘上绕制有待使用的压脉带并且压脉带经由走带通道进入出带孔道最终缠绕至收带盘上,并且走带通道的出口与出带孔道的入口位于机架的同一侧,收带盘的转轴与第二电机驱动连接,制动机构设置于放带盘的转轴一侧。

初始状态,制动机构与放带盘的转轴脱离,放带盘可自由转动于放带架,使用者将胳膊深入转筒内部后,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转筒转动,利用转筒的转动将放带盘上的压脉带缠绕至胳膊上,在压脉带缠绕足够圈数,例如一圈或者两圈之后,启动制动机构使得放带盘被锁定,继而启动第二电机带动收带盘转动,从而将绕在使用者胳膊上的压脉带收紧,继而由医护人员进行抽血等操作;操作完成后,松开制动机构,放带盘在压脉带的拉力作用下转动使得缠绕于胳膊的压脉带松开,使用者胳膊抽离转筒,继而启动第二电机将松弛于转筒口部的压脉带收卷至收带盘上等待下次操作。

具体而言,制动机构9为液压伸缩杆以及摩擦盘,液压伸缩杆置于放带架的下部,摩擦盘设置于液压伸缩杆的端部并且与放带盘在放带架上的转轴相对。摩擦盘是与放带盘的转轴等径的部分圆环。液压伸缩杆伸出的时候,摩擦盘抵触于放带盘的转轴上,从而基于静摩擦力使得放带盘停止转动。

机架1在走带通道的出口一侧面设置有与转筒同轴的托持环12。通过设置托持环可以对患者的胳膊形成托举。使用者的胳膊通过托持环进入转筒内部,可以确保胳膊所处为的位置便于压脉带缠绕。

转筒2的中部外壁设置有传动齿22,机架的一侧开设有孔洞,孔洞处设置有连接传动齿与第一电机转轴的第一齿轮组31。结合图中所示,第一齿轮组相当于一个减速传动机构,可以使得转筒以较慢的速度转动。相应地,第二电机4通过第二齿轮组41与收带盘的转轴驱动连接。收带盘的收紧速度相对较快。

为了便于整体安装维护,机架1包括底座15和通过螺栓连接于底座上的上盖13,底座上设置有一对轴承14,转筒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内。

压脉带10中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易断节101,易断节处相邻的两段压脉带部分由若干个连接点互相连接。在压脉带受力较大时,易断节101及时断开,可以防止电机控制异常导致使用者的胳膊被过度勒紧。

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制动机构可以手动单独控制也可以利用单片机集中控制,结合延时开关、红外传感器等部件实现全自动化,该控制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