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手术用体表定位网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024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手术用体表定位网格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手术中,需要对患者的体表进行精确定位后再进行穿刺定位。传统方法主要为:术前体位摆放合适后,通过调整克氏针的位置进行术中正侧位透视定位,分别将克氏针置于腰部及侧腰部,需要多次透视进行穿刺定位。运用克氏针并通过调整其位置进行术中正侧位透视定位的方法是目前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利用克氏针术中透视定位一方面摆放位置难于精确定位,需要多次调整并增加X线透视次数,另一方面透视次数增多产生的辐射对术者和患者易造成损伤。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运用克氏针并通过调整其位置进行术中正侧位透视定位的方法存在难以精确定位、增加X线透视次数、易对术者和患者造成损伤等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术前精确体表定位、提高术中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穿刺风险、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减少X线辐射对术者和患者的损害的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手术用体表定位网格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手术用体表定位网格装置,包括:

一长方形网格,所述长方形网格由一长方形外框、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长方形外框内的纵向隔断以及若干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长方形外框内的横向隔断构成,所述若干纵向隔断和若干横向隔断纵横交错将所述长方形外框内的空间间隔成若干正方形格子;以及

一量角器,所述量角器由一圆形量角板以及一长条形刻度尺构成,所述圆形量角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长方形外框的任一角部上,所述长条形刻度尺的一端与所述圆形量角板的起始刻度的边缘处连接,其另一端沿所述圆形量角板径向向外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长方形外框的长度为242mm,其宽度为12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正方形格子为10mm×1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圆形量角板的标注角度为0°~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长条形刻度尺的长度为120mm。

本实用新型的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手术用体表定位网格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穿刺前,先利用电子影像系统读取患者腰椎正位X线,以手术节段椎间隙为中心,画一条平行且平分椎间隙的水平线,取手术节段椎间孔(左或右侧)中心点(位于椎间隙水平线上)与髂前上嵴最高点作一条直线,该直线与平行椎间隙的水平线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即为穿刺角。手术前将体表网格定位装置放置在患者腰部,透视后可利用长方形网格的网格标注椎间孔的位置,该位置即为穿刺目标,然后圆形量角板的放置标注的椎间孔位置上,长方形网格与椎间隙水平线平行,按照影像学测量的角度打开量角器,并沿着长条形刻度尺与网格线分别在体表划线,沿着长条形刻度尺所画直线即为穿刺针的穿刺通道,术者采用穿刺针从确定好的穿刺通道穿入患者体内,并沿着穿刺角度穿刺至确定好的穿刺点处,这样仅仅通过两次透视即可精准定位穿刺通道。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更好地实现术前精确的体表定位,提高术中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穿刺风险;

2、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减低X线辐射对术者和患者的损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状穿刺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手术用体表定位网格装置,包括长方形网格100以及量角器200。

长方形网格100由一长方形外框110、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长方形外框110内的纵向隔断120以及若干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长方形外框110内的横向隔断130构成,若干纵向隔断120和若干横向隔断130纵横交错将长方形外框110内的空间间隔成若干正方形格子140。在本实施例中,长方形外框110的长度为242mm,其宽度为122mm,这样规格的长方形外框110适于患者身材。正方形格子140的规格设置为10mm×10mm,这样便于术者对体表更好地精确定位。

量角器200由一圆形量角板210以及一长条形刻度尺220构成,圆形量角板210可转动地设置在长方形外框110的任一角部上,圆形量角板的标注角度为0°~90°。长条形刻度尺220的一端221与圆形量角板210的起始刻度(即标注角度0°)的边缘处连接,其另一端222沿圆形量角板210径向向外延伸。长条形刻度尺的长度为120mm。

穿刺前,先利用电子影像系统读取患者腰椎正位X线,以手术节段椎间隙为中心,画一条平行且平分椎间隙的水平线,取手术节段椎间孔(左或右侧)中心点(位于椎间隙水平线上)与髂前上嵴最高点作一条直线,该直线与平行椎间隙的水平线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即为穿刺角。手术前将体表网格定位装置放置在患者腰部,透视后可利用长方形网格100的网格标注椎间孔的位置,该位置即为穿刺目标,然后圆形量角板210的放置标注的椎间孔位置上,长方形网格100与椎间隙水平线平行,按照影像学测量的角度打开量角器,并沿着长条形刻度尺220与长方形网格100的网格线分别在体表划线,沿着长条形刻度尺220所画直线即为穿刺针的穿刺通道,术者采用穿刺针从确定好的穿刺通道穿入患者体内,并沿着穿刺角度穿刺至确定好的穿刺点处,这样仅仅通过两次透视即可精准定位穿刺通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