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883发布日期:2018-08-10 19:45阅读:1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感受也越来越备受重视。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医疗护理来讲,临床中没有具体化的统一流程与措施,尤其对于气管套管拔除前的封管措施,各大医院更是百家争鸣。预堵管实验尤其是需要拔除套管的患者来说,不同的方式很难同时满足患者治疗与临床要求的需要。如果单纯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医护人员多采用输液器连接管末端自制堵管装置,这样很难达到套管内堵管固定与贴合的需要。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多为普通输液器接头缠绕医用胶布自制堵管装置,贴合性与可固定性差,无法满足预堵管时患者自由体位及活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满足治疗需要的同时,保证清洁无菌,提高医护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包括呈阶梯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递减,管体上配合设有用于封闭管体上端口的盖帽,所述盖帽包括塞体及固定于塞体上端面的盖体;所述塞体呈倒圆台形,所述盖体的左部及右部向上翘起,盖体中部的尺寸大于管体的上端口。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左部及右部均向上翘起。

优选地,管体内壁的上部及塞体的上部均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圈凸起。

进一步,所述凸起的截面呈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用于气管切开患者,需要预堵管实验,或是气管套管的预拔管,结构小巧便捷,可无菌单独包装;阶梯状的管体满足不同型号气管的堵管,利于固定;降低医护人员预堵管时气管套管的感染风险,提高医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堵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所述堵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管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盖帽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包括管体1和用于封闭管体1上端口的盖帽2;所述管体1包括插管部102及位于插管部102上端口的连接部101,所述插管部102呈阶梯状,且插管部102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递减,所述连接部101的直径略大于插管部102上端口的直径;所述盖帽2包括塞体201及固定于塞体201上端面的盖体,所述塞体201呈倒圆台形,且塞体201中部及下部呈中空结构,达到节约原材料和保证弹性变形的目的,所述盖体由第一翘起部202、水平部203及第二翘起部204依次连接而成,所述水平部203的尺寸大于管体1的上端口,第一翘起部202及第二翘起部204均稍向上翘起,便于拿持和拉拔塞体201。

阶梯状的插管部102可以与多种型号的管内径相匹配,使用时,先将插管部102插至需要堵管的管口,再通过盖帽2实现堵管。

实施例2

如图6~8所示,一种气管套管的堵管装置,保持实施例1的结构不变,额外在插管部102内壁的上部及塞体201的上部均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圈凸起3,所述凸起3的截面呈半圆形,起到防滑、封闭的作用;另外,还在第二翘起部204与连接部101之间设置连接绳4,以便于管体1和盖帽2可以整套拿取。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