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的防水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743阅读:27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的防水帽。



背景技术:

内窥镜泛指经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结构的内窥镜。其中,针对于泌尿系统或女性宫腔的内窥镜(输尿管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包括镜体和治疗设备(激光光纤、活检钳、异物钳等),治疗设备一般从镜体中的内腔置入,为保持手术中视野清晰,往往需从镜体的内腔泵入冲洗液,如生理盐水,当镜体内腔的液压过高时,冲洗液体液、血液可从镜体后端的治疗设备置入口射出至手术者身上,因此在治疗设备置入口连接有防止冲洗液或体液流出的防水装置。现有技术中的防水装置包括柔性套体,柔性套体常为前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前端开口与镜体上的治疗设备进入口连接,后端为薄层结构,该薄层结构的中间开设有便于治疗设备进入的小孔,现有技术中的防水装置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但是由于薄层结构小孔容易发生变形与扩大,在治疗设备通过防水装置后端小孔进入镜体及人体内腔后,常需泵入冲洗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当人体内腔与镜体内腔液压过高时,体液、血液及冲洗液可从防水装置后端小孔与治疗设备之间的缝隙射出,且体液或冲洗液射出是不规则的,容易射到医护人员手上、脸上,造成污染,甚至有受到传染病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的防水帽,其具有防止液体流到医护人员手上、身上、脸上,减少患者体液、血液对手术者污染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内窥镜的防水帽,包括圆形的帽体,所述帽体开设有中央通道,中央通道前端为开口,后端为中心开有第一小孔的薄层结构,所述帽体的一端设有与帽体不密封连接的挡片,所述挡片中心开设有第二小孔,所述帽体与挡片之间连接有至少两块连接片,相邻两连接片之间形成有便于液体流出的出液孔。

其中,所述帽体、挡片以及连接片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帽体与挡片之间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开设有至少三个便于液体流出的出液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圆形的帽体,所述帽体开设有中央通道,中央通道前端为开口,后端为中心开有第一小孔的薄层结构,所述帽体的一端设有与帽体不密封连接的挡片,所述挡片中心开设有第二小孔,所述帽体与挡片之间连接有至少两块连接片,相邻两连接片之间形成有便于液体流出的出液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帽体一端设置与帽体不密封连接的挡片,且帽体与挡片之间连接有至少两块连接片,相邻两连接片之间形成有便于液体流出的出液孔,这样当镜体内腔液压过高时,液体从所述帽体后端薄层结构中心小孔与治疗设备之间缝隙射出时,后方为非密闭结构,有出液孔,因此液压可显著降低,且后端所述挡片有2次阻挡反射液的作用,可避免反射液射到手术者身上,减少对手术者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内窥镜的防水帽,包括圆形的帽体1,所述帽体1开设有中央通道2,中央通道2前端为开口,后端为中心开有第一小孔6的薄层结构,所述中央通道2前端便于与镜体上治疗设备置入口串接,所述帽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帽体1不密封连接的挡片3,所述挡片3中心开设有第二小孔7,治疗设备通过第二小孔7,再通过第一小孔6和所述帽体1的中央通道2进入镜体内腔直至人体内腔,所述帽体1与挡片3之间连接有至少两块连接片4,相邻两连接片4之间形成有便于液体流出的出液孔5,所述帽体1、挡片3以及连接片4一体成型,将帽体1、挡片3以及连接片4设置一体成型的的结构,便于加工和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帽体1一端设置与帽体1不密封连接的挡片3,且帽体1与挡片3之间连接有至少两块连接片4,相邻两连接片4之间形成有便于液体流出的出液孔5,这样当液体从第一小孔6反射出后,后方为非密闭腔,因此液压会骤减,通过挡片3再次阻挡反射液,液体可从连接片之间的出液孔流出,可避免反射液射到手术者身上,保护手术者免受污染。

本实施例中,所述帽体1与挡片3之间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开设有至少三个便于液体流出的出液孔5,所述出液孔5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液体的多少和形状来合理选择。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