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精神疾病救护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2553发布日期:2018-06-19 19:4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外精神疾病救护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卫勤装备,具体涉及一种野外高危应激环境下针对精神障碍危重患者快速处置、紧急救治的精神科救护床。



背景技术:

人在遭受重大灾难、伤害性事件后精神障碍发生率高达10%~20%。兰德报告显示,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因精神障碍导致的非战斗减员高达31.8%。,海湾战争中美军精神障碍患病率21.0%,超过所有其他战伤总数,成为军队疾病负担最重的病种。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常表现为极端情绪不稳或严重行为紊乱,难以配合诊治,严重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威胁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负面影响极大,需要就地予以紧急处置和强制性治疗。目前野外医疗救护普遍使用YZ-BC-03A型多功能野战病床,存在自重沉、体积大、不易搬输,不适宜精神疾病患者救护等弊端。面对高危环境下精神障碍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风险性,我国野外医疗救护医院尚缺乏精神心理疾病标准化、规范化的野外医疗救护设备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野外精神疾病救护床,它具有整体轻便,结构简单,功能齐备,稳定牢靠,能满足野外高危应激环境下各种精神疾病重症患者急性期救治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具有折叠床和安装在折叠床床面上的安全约束带,所述安全约束带包括躯干约束带、手腕约束带、膝关节约束带和下肢约束带;躯干约束带为三叉状背带,腰带横向固定在折叠床中前部,左背带和右背带固定在折叠床头一端,位于腰带下方的折叠床两边分别固定有左手腕约束带和右手腕约束带,膝关节约束带横向固定于折叠床中后部,左下肢约束带和右下肢约束带分别固定于折叠床后部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由各相对独立的安全约束带组成整体式的固定结构,均可方便地调节约束带约束时的松紧度,使用安全可靠,对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急性期患者达到科学、快速、合理有效约束、保护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野外高危应激环境下各种精神疾病重症患者急性期救治需求。不用时可快速、方便拆卸并收纳于携行安全带包囊中,安全卫生并方便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折叠床;3、床架;4、床板;42、固定床板;43、活动床板;44、轴套;6、转接头;7、床护栏;71、床护栏调节装置;72、护栏管;13、固定搭扣;14、躯干约束带;141、左背带;142、右背带;143、腰带、151、左手腕约束带;152、右手腕约束带;16、膝关节约束带;171、左下肢约束带;172、右下肢约束带;8、输液架;81、杆体套管;82、伸缩杆;83、床架凹槽;9、标识牌卡槽;10、搭柱;11、U形撑杆;12、固定支架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床1和安装在折叠床1床面上的安全约束带,所述安全约束带包括躯干约束带14、手腕约束带、膝关节约束带16和下肢约束带;躯干约束带14为三叉状背带,腰带143横向固定在折叠床中前部,左背带141和右背带142固定在折叠床头一端,位于腰带143下方的折叠床两边分别固定有左手腕约束带151和右手腕约束带152,膝关节约束带16横向固定于折叠床中后部,左下肢约束带171和右下肢约束带172分别固定于折叠床后部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对无行为能力、有冲动性、危害性的精神疾病急性期患者,先采用手腕约束带151、152、下肢约束带171、172对其四肢进行保护性约束,防其冲动、伤人、自伤或其它破坏性行为;然后再用躯干约束带14和膝关节约束带16。

所述手腕约束带151、152和下肢约束带171、172为由多层棉沙布缝合而成的衬垫,其末端设有魔术贴的松紧绑带。手腕约束带和下肢约束带的中心部位分别固定于中等身高青年男性自然平躺体位时双侧腕关节和踝关节近端5~10cm处且方向垂直于上肢或下肢自然延伸轴的床板上。优选地,在床板固定位分别设有相应开口,开口下有嵌入固定床板中的插条。约束患者前将肢体约束带的松紧绑带一端插入绕过插条并捆绑在插条上。让患者保持较舒适和放松的姿势后,将衬垫环固在患者腕(踝)关节近端,以衬垫内可伸入医者两指为适宜松紧,达到保障患者四肢血液循环供应,保护患者目的。衬垫外围缠绕松紧绑带并贴合松紧绑带末端的魔术贴公母贴条。

所述躯干约束带14和膝关节约束带16具有固定搭扣13和升缩保护带双层结构,固定搭扣13扣紧折叠床1床沿,升缩保护带为具有弹性、内籿透气海绵、宽度为8cm-10cm的绑带、末端固定有魔术贴,绑带穿过固定于床架的带扣回转,通过末端的魔术贴贴合固定。根据人体力学特点,躯干约束带14保护带为三叉状背带;膝关节约束带16保护带呈椭圆“O”型布置;从理论和技术上保证了约束带设计的科学性,增加了约束带的舒适度。

如图2所示,折叠床1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架8,输液架8由杆体套管81和伸缩杆82组成。为了折叠及运输上的需求,输液架8不使用时置于床尾固定支架卡槽12上。使用时将输液架8尾端插入床架凹槽83内,杆体卡入安装在护栏管上的输液架卡槽内即可。将输液架8伸缩杆从杆体套管81中拉出到所需高度,顺时针转动伸缩杆82时即自动锁紧,反之松动。

折叠床1包括床架3、床板4和床护栏7,转接头6位于床架3正中部位,床架3通过床架转接头6折叠成两段,并能构成一承载的整体;床护栏7在床架3左右两边;床板4分为固定床板42和活动床板43,固定床板铆接于床架3上,活动床板43一端通过焊接轴套44连接于床架3前部,活动床板43另一端铰装有U形撑杆11,与床头端床架上焊接的搭柱10衔接吻合,形成支撑装置;活动床板43实现任意角度旋转、折叠的功能。

床板4上开规则孔洞,减轻病床自重,自然通风,增加病床的透气性能。

为了折叠及运输上的需求,床护栏7的护栏管72处于垂直床板向下的非正常位置,使用时按下床护栏调节装置71按钮,床架3左右两侧的翻转床护栏7处于解锁状态,将护栏管72向上旋转180°与床板4垂直,再松开床护栏调节装置71按钮,床护栏7处于卡住固定状态。

床位架上设有标识牌卡槽9,内装显示患者基本救护信息、护理等级、安全风险评估等级的不同颜色标识条或标识片,便于医务人员救治和护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折叠床可快速折叠成二段构成一运输体,占地空间较小。优选地,从床体结构设计上保证外观、尺寸大小与现有已定型野战病床相似,便于运输。

2、安全约束带根据人体力学特点、精神疾病急性期患者病情特点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无论病人如何挣扎,都不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保护患者免受二次伤害,设计科学合理,兼备人性化和美观的特点,能满足野战环境各种精神疾病重症患者急性期救治需求。

3、本实用新型除主要受力构件选用钢材外,床板、护板采用高分子复合塑料制造组合件,床架、床板整体强度刚度较高,因此病床整体轻便,稳定牢靠,不易折损,便于收叠搬运。

4、本实用新型在床板上开规则孔洞,进一步减轻病床自重,优选地,便于自然通风,增加病床的透气性能,在野外闷热、潮湿环境下,透气性好,增加病床舒适度。活动床板实现0°~90°之间旋转调整并支撑于床架搭柱,给伤病员以舒适的调养姿态,床架右侧安装有可拆卸输液架,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护理、治疗和紧急处置。

5、本实用新型军民两用,适用于地方紧急事态下野外心理应激救援,更适用于部队平时野外驻训、演练、处突维稳及战时各种精神疾病重症患者急性期救治需求,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高高危应激环境下心理应激救援绩效,具有实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