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791发布日期:2018-07-17 22: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 一种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包括坐垫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板(8)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铰接板(6),每一所述铰接板(6)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扶手(7),每一所述铰接板(6)的下部均通过铰接点铰接有一第一连杆(4)和一第二连杆(5),每一所述铰接板(6)上的两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88mm-143mm,每一所述第一连杆(4)均通过一铰接点铰接在一铰接杆(2)上,每一所述铰接杆(2)均固定于基座(1)的前端,两所述第二连杆(5)之间均通过一固定点固定连接一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与所述铰接杆(2)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同步轴转动连接于圆管(3)内,所述圆管(3)与所述铰接杆(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点距离所述基座(1)的距离为137.6mm-223.6mm,所述铰接杆(2)上的铰接点距离所述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为78.4mm-127.4mm,所述第二连杆(5)上的固定点与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25.6mm-204.1mm,所述第一连杆(4)上的两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36mm-221mm;所述坐垫板(8)左右方向上的任意一侧通过一铰接点铰接电动推杆(9)的活动端,所述电动推杆(9)的固定端通过另一铰接点铰接在所述基座(1)的后端,所述电动推杆(9)在完全收缩状态时,所述电动推杆(9)上两铰接点之间的收缩距离为307.2mm -499.2mm中任一数值,并且所述坐垫板(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所述电动推杆(9)在完全伸展状态时,所述电动推杆(9)上两铰接点之间的伸展距离为464mm-754mm中大于所述收缩距离的任一数值,并且所述坐垫板(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所述电动推杆(9)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坐垫板(8)的后侧设置有两个对称长圆孔(19),两个所述对称长圆孔(19)之间的最大圆心距为210mm,最小圆心距为50mm,每个所述对称长圆孔(19)的圆心与所述坐垫板(8)后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mm-40mm,每个所述长圆孔(19)的宽度为12mm,半径为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铰接杆(2)内部下方均套接有一支腿(11),每一所述铰接杆(2)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扣件(12),每一所述支腿(11)上均设置有与该第一卡扣件(12)相配合的若干第一卡扣孔,每一所述支腿(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板(13),两所述支撑板(13)前端之间的角度为0°-180°,所述支撑板(13)的厚度为3mm-20mm,所述支撑板(13)的底部均连接有地脚(14)或脚轮,所述基座(1)的后端连接有高度可调地脚(15)或高度可调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铰接杆(2)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支撑管(16),两所述支撑管(16)前端之间的角度为0°-180°,所述基座(1)的后端及支撑管(16)上均设置有高度可调地脚(15)或高度可调脚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6)的上部为竖直段,所述铰接板(6)的下部为弧度段,所述弧度段的前侧面为凹面,所述弧度段的后侧面为凸面,所述弧度段与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为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凹面向下,所述弧形杆的凸面向上,所述弧形杆两铰接点之间的弧长为142.4mm-231.4mm,半径为136mm-22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控制器安装于任意一所述扶手(7)顶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遥控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铰接板(6)的竖直段上固定连接有一竖直的套管(17),每一所述套管(17)内套接一扶手(7)的下部,每一所述扶手(7)的下部均设置有第二卡扣件(18),每一所述套管(17)上均设置有与该第二卡扣件(18)相配合的若干第二卡扣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板(8)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铰接氮气弹簧(10)的一端,所述氮气弹簧(10)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座(1)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板(8)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铰接另一电动推杆(9)的一端,另一所述电动推杆(9)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座(1)的后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