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独立式气流采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992发布日期:2018-06-22 21:1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受试者的睡眠进行呼吸监测的医用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对受试者呼出气进行精确测量评估的口鼻独立式气流采集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两类对受试者的睡眠进行呼吸气流监测的医用气流采集管,一种气流采集管放置在受试者鼻孔下方,只采集受试者的鼻气流,通过将两侧鼻孔的呼出气采集连接到气流传感器进行气流分析;另外一种是同时采集口鼻气流,但口鼻气流混在一起汇合连接到气流传感器进行气流分析。

第一种气流采集管在受试者有鼻塞或者习惯张口呼吸的情况下,会丢失大量气流信号,造成分析误差增大甚至严重错误;而第二种由于口鼻管相通,且口鼻进气方向相反,可互为出气孔,也容易丢失气流信号,造成采集到的气流信号减弱,同时由于将口鼻气流混在一起进行分析,分析数据无法精确区别口、鼻各自气流流量。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一种既能确保不丢失气流信号,又能精确区别口、鼻各自气流流量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同时掌握受试者睡眠时的呼吸习惯以及呼吸状况的新型气流采集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口鼻气流进行独立采集并分析,确保采集到的口鼻气流信号强度大,损耗小误差小;能够掌握受试者鼻塞与否,张口与否的呼吸习惯同时还能不受其干扰有效监测睡眠时的呼吸状况,弥补了现有采集管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鼻独立式气流采集管,包括鼻气流采集端、鼻导气管、口气流采集端、口导气管。其中,鼻气流采集端与口气流采集端共同连接于一个采集端之上,采集端安置在口鼻之间,鼻气流采集端对向鼻孔,口气流采集端对向口,鼻导气管末端与口导气管末端分别连接于不同的传感器(可称为鼻传感器与口传感器)进行独立的气流分析。

为了增加受试者监测口呼吸时的适应度,口气流采集端前端可以弯成有弧度的L形状对向口。

为了不增加管路数量,改善受试者的面部负担,鼻导气管与口导气管管路可以并行放置并且粘连在一起。

为了增加受试者监测呼吸时的整体适应度,在导气管管路的外部设置调节夹,所述调节夹可以在导气管管路外部上下滑动,通过滑动调节夹使导气管管路能够于下颏部紧贴脸颊骨固定,以减少受试者面部负担。

使用本口鼻独立式气流采集管的方法为:受试者入睡前,将采集端安置在其口鼻之间,鼻气流采集端对向鼻孔,口气流采集端前端弯成有弧度的L形状对向口,鼻导气管与口导气管管路并行放置并且粘连在一起,将导管管路绕过耳朵,调节调节夹将导气管管路紧贴脸颊骨于下颏部固定,鼻导气管末端与口导气管末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鼻传感器与口传感器进行独立的气流分析,以监测受试者的睡眠呼吸状况。

本口鼻独立式气流采集管,能分别采集口、鼻气流,更加精确的分析气流的来源和强度,损耗误差小,不受张口呼吸、鼻塞等特殊情况的限制;同时测试出的口鼻气流信号的强弱对比可以帮助医生分析受试者呼吸行为的不同状态,例如呼吸暂停、低通气等的性质和原因,辅助一些疾病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的诊疗。临床使用本口鼻独立式气流采集管时,操作也非常简便,受试者舒适度好,不会增加其面部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代表:1.鼻气流采集端;2.口气流采集端;3.鼻导气管;4.口导气管;5.调节夹;6.鼻传感器;7.口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口鼻独立式气流采集管,包括鼻气流采集端1、鼻导气管3、口气流采集端2和口导气管4。其中,鼻气流采集端1与口气流采集端2共同连接于一个采集端之上,采集端安置在口鼻之间,鼻气流采集端1对向鼻孔,口气流采集端2前端弯成有弧度的L形状对向口,鼻导气管3与口导气管4管路并行放置并且粘连在一起,在导气管管路的外部设置调节夹5,所述调节夹5可以在导气管管路外部上下滑动,鼻导气管3末端与口导气管4末端分别连接于鼻传感器6与口传感器7,进行独立的气流分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隶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