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811发布日期:2018-06-08 18:0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护理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护理消毒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要求所有医疗物品应随时保持清洁、干燥、完好。若有污染应及时消毒灭菌,一些一次性物品应按照说明回收处理,并且在医疗护理的各个科室均应当遵守次固定。目前的护理消毒设备种类繁多,但是在医院科室使用时,发现传统的消毒设备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传统的消毒设备较为昂贵,一些定向定仪器的消毒设备只适合用来针对特有的设备或用具进行消毒,整体造价加高,不适合推广使用;其次,传统的护理消毒作业所采用的设备消毒和隔离一般在一个腔室内完成,造成消毒后的用具或者设备容易二次污染;再次,传统的消毒设备灭菌区和无菌区界限不明显,造成消毒不彻底;另外,传统的护理消毒设备自身消毒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及时并彻底的对消毒腔室或者无菌腔室进行整体消毒,造成存放或消毒后的安全隐患。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干净卫生,消毒彻底,安全系数高,易于推广和使用,适用范围广的护理消毒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干净卫生,消毒彻底,安全系数高,易于推广和使用,适用范围广的护理消毒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护理消毒装置,包括支座、安装在支座上部的灭菌箱和无菌箱,所述的灭菌箱和无菌箱之间设置有隔离仓,在隔离仓内部安装有闸板,在灭菌箱和无菌箱的上均安装有风机,两个风机通过送风管分别与灭菌箱和无菌箱相连通,在送风管内设置有送风滤网,在灭菌箱和无菌箱的内侧顶面均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喷头的喷液管道,喷液管道的顶部与送液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灭菌箱和无菌箱的底部均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上开设有出液孔,在承载板下方的灭菌箱和无菌箱底部均开设有出液管,所述的灭菌箱内安装有消毒灭菌移动承载装置。

所述的消毒灭菌移动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灭菌箱内承载板上的移动承载小车,移动承载小车的底部开设有漏液孔,所述的隔离仓为空腔结构,闸板自上而下安装在隔离仓内,隔离仓的底部安装在承载板的上方。

所述的灭菌箱和无菌箱的侧面均设置有开合封闭门,在开合封闭门内侧的灭菌箱和无菌箱的顶部均设置有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设置在两个送液管道的外侧。

所述的隔离仓的外侧安装有电控箱,电控箱上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底部的电控箱上设置有控制按键。

所述的出液管的底部均安装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为手动阀或者电磁阀,所述的隔离仓的底部设置有隔离底座。

所述的两根送风管的底部均设置有斜面出风口,斜面出风口的顶部位置安装在紫外线杀菌灯和喷液管道之间的送风管的底部端面位置,所述的两个斜面出风口的开口方向分别朝向两个安装在灭菌箱和无菌箱侧面的开合封闭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首先,克服了传统的消毒设备较为昂贵的缺陷,产品适用范围广,消毒能力强,承载设备多,承载品种多样,不需要定向分别消毒,一次性放置在承载小车上完成整体消毒,整体造价较低,适合推广使用;其次,克服了传统的护理消毒作业所采用的一个腔室内完成的缺陷,设置无毒箱和灭菌箱,分门别类使用并且可以在灭菌后进入无菌箱,保证整体连贯作业,节省了周转的时间和中途转运存在的污染风险;避免了二次污染;再次,克服了传统的消毒和灭菌界限不明显的缺陷,消毒彻底干净;另外,本产品可以将无毒箱和灭菌箱自身消毒,克服了传统的护理消毒设备自身消毒存在的缺陷,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护理消毒装置,包括支座1、安装在支座1上部的灭菌箱2和无菌箱3,所述的灭菌箱2和无菌箱3之间设置有隔离仓4,在隔离仓4内部安装有闸板24,在灭菌箱2和无菌箱3的上均安装有风机7,两个风机7通过送风管8分别与灭菌箱2和无菌箱3相连通,在送风管8内设置有送风滤网9,在灭菌箱2和无菌箱3的内侧顶面均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16,紫外线杀菌灯16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喷头23的喷液管道17,喷液管道17的顶部与送液管道10相连通,所述的灭菌箱2和无菌箱3的底部均设置有承载板19,承载板19上开设有出液孔20,在承载板20下方的灭菌箱2和无菌箱3底部均开设有出液管14,所述的灭菌箱2内安装有消毒灭菌移动承载装置。

所述的消毒灭菌移动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灭菌箱2内承载板19上的移动承载小车21,移动承载小车21的底部开设有漏液孔22,所述的隔离仓4为空腔结构,闸板24自上而下安装在隔离仓4内,隔离仓4的底部安装在承载板19的上方。所述的灭菌箱2和无菌箱3的侧面均设置有开合封闭门5,在开合封闭门5内侧的灭菌箱2和无菌箱3的顶部均设置有出风口6,两个出风口6分别设置在两个送液管道10的外侧。所述的隔离仓4的外侧安装有电控箱11,电控箱11上安装有显示屏13,显示屏13底部的电控箱11上设置有控制按键12。所述的出液管14的底部均安装有控制阀门15,控制阀门15为手动阀或者电磁阀,所述的隔离仓4的底部设置有隔离底座37。所述的两根送风管8的底部均设置有斜面出风口18,斜面出风口18的顶部位置安装在紫外线杀菌灯16和喷液管道17之间的送风管8的底部端面位置,所述的两个斜面出风口18的开口方向分别朝向两个安装在灭菌箱2和无菌箱3侧面的开合封闭门5。

本产品的电控箱11通过导线与外部连接供电,以便提供设备运行时所需的电力需求。风机7、送液管道10的远端送水设备(泵体)、紫外线杀菌灯16以及电磁阀门设备通过导线与电控箱11内部元器件连接,通过对控制按键12的控制,实现不同门类送风、供液或消毒以及阀门开启等作业的单独或者同时运行。在消毒作业开始后,造作规范为先将灭菌箱2上的开合封闭门5打开,然后将移动承载小车21移出,并将需要消毒的用具、设备、医生随身携带设备或者其他待消毒的测量设备放置在移动承载小车21上,然后推入灭菌箱2,并关闭开合封闭门5。首先通过控制按键12开启送液管道10的远端送水设备(泵体),将消毒液体通过送液管道10输送至喷液管道17,由喷头23喷出。

在消毒作业时,只需开启灭菌箱2内的单侧设备,通风和紫外线照射均照此运行,先输送消毒液体,然后再通风处理,最后再利用紫外线灯照射。完成消毒后,可以将闸板24拉开,并将移动承载小车21穿过隔离仓4腔体后进入到无菌箱3,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无菌箱3内进行再消毒、喷液处理或者通风处理以及紫外线杀毒处理。除自之外,产品的灭菌箱2和无菌箱3在不进行消毒作业是也可通过上述步骤进行自消毒作业,通风设备经送风管8从来的风均是经过送风滤网9过滤后的清风系统。自消毒时,液体为每升1000毫克的存效氯消毒液尽心消毒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