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2685发布日期:2018-07-31 18:0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敷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气候、饮食或生活起居的缘故,人们容易罹患各种眼部疾患,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会因迁延不愈而转成慢性疾病。众所周知,对眼睛进行中药外敷可治疗眼部疾病。目前医院的护士在对患者眼部进行中药敷药时,现将患者平躺,然后将中药敷剂敷在患者眼眶部位。敷药时要对敷药部位进行准确控制,如果敷药区域过小,或者敷药区域偏差则无法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敷药区域过大时,则造成药物浪费。敷药作业对于成熟护士而言操作较为简单,但对于一些新护士,由于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因此可能或操作不善使得敷药区域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敷药时将敷药区域进行限定的中药敷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敷药装置,包括:

环形罩,用于覆盖在眼眶外圈部位并且将需要涂覆中药的区域以及眼睛露出;

主松紧带,所述主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形罩的左右两侧;

两个眼罩,用于分别将两个眼睛覆盖;

中间连接带,设置于两个所述眼罩之间,用于将两个所述眼罩连接;

副松紧带,所述副松紧带的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眼罩的远离所述中间连接带的一端,所述副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所述眼罩的远离所述中间连接带的一端。

每个所述眼罩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用于覆盖住眼睛的喇叭形硅胶罩以及位于所述硅胶罩上端的安装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固定筒以及位于所述固定筒上部两侧的两个固定耳,所述安装环能够自下而上地插入到所述固定筒内。

每个所述眼罩包括多个所述第一部分,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部分的硅胶罩的覆盖面积各不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药敷药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主松紧带将环形罩对正位置罩在脸部,将需要涂覆中药的区域以及眼睛露出,然后通过副松紧带将两个眼罩扣在两个眼睛上,从而使得在眼罩与所述环形罩内边缘之间位置留有空白区域用于涂覆中药,通过合理设置眼罩的大小以及环形罩的大小,以将涂覆中药区域调整至合理位置。由于每个眼罩设置了多个第一部分,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部分的硅胶罩的覆盖面积各不相同,因此在对每个眼罩进行安装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第一部分插接在第二部分上,例如在对年龄较小的患者敷药时,由于这类患者脸面较小,不适宜使用覆盖面积较大硅胶罩,因此可以更换为覆盖面积较小的硅胶罩;因此,选择不同的第一部分安装在第二部分上,可以适应脸面大小不同的患者,以保证敷药区域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中药敷药装置,能够在敷药时将敷药区域进行限定,从而保证敷药区域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眼罩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眼罩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4为多个第一部分。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敷药装置,包括:

环形罩1,用于覆盖在眼眶外圈部位并且将需要涂覆中药的区域100以及眼睛露出;

主松紧带2,所述主松紧带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形罩1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图中主松紧带2仅显示出一部分;

两个眼罩3,用于分别将两个眼睛覆盖;

中间连接带4,设置于两个所述眼罩3之间,用于将两个所述眼罩3连接;

副松紧带5,所述副松紧带5的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眼罩3的远离所述中间连接带4的一端,所述副松紧带5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所述眼罩3的远离所述中间连接带4的一端。

每个所述眼罩3包括第一部分31以及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1包括用于覆盖住眼睛的喇叭形硅胶罩311以及位于所述硅胶罩311上端的安装环312,所述第二部分32包括一固定筒321以及位于所述固定筒321上部两侧的两个固定耳322,所述安装环312能够自下而上地插入到所述固定筒321内;所述固定耳322用于连接所述中间连接带4或者副松紧带5,如图1所示。

每个所述眼罩3包括多个所述第一部分31,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部分31的硅胶罩311的覆盖面积各不相同,如图4所示,图中举例示意出三个第一部分31中的三个硅胶罩311a、311b、311c的覆盖面积各不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药敷药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主松紧带将环形罩对正位置罩在脸部,将需要涂覆中药的区域以及眼睛露出,然后通过副松紧带将两个眼罩扣在两个眼睛上,从而使得在眼罩与所述环形罩内边缘之间位置留有空白区域用于涂覆中药,通过合理设置眼罩的大小以及环形罩的大小,以将涂覆中药区域调整至合理位置。由于每个眼罩设置了多个第一部分,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部分的硅胶罩的覆盖面积各不相同,因此在对每个眼罩进行安装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第一部分插接在第二部分上,例如在对年龄较小的患者敷药时,由于这类患者脸面较小,不适宜使用覆盖面积较大硅胶罩,因此可以更换为覆盖面积较小的硅胶罩;因此,选择不同的第一部分安装在第二部分上,可以适应脸面大小不同的患者,以保证敷药区域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中药敷药装置,能够在敷药时将敷药区域进行限定,从而保证敷药区域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作为改进,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中药敷药装置,包括:

环形罩1,用于覆盖在眼眶外圈部位并且将需要涂覆中药的区域100以及眼睛露出;

主松紧带2,所述主松紧带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形罩1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图中主松紧带2仅显示出一部分;

两个眼罩3,用于分别将两个眼睛覆盖;

中间连接带4,设置于两个所述眼罩3之间,用于将两个所述眼罩3连接;

副松紧带5,所述副松紧带5的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眼罩3的远离所述中间连接带4的一端,所述副松紧带5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所述眼罩3的远离所述中间连接带4的一端;

敷药模6,整体形状与涂覆中药的区域100的形状大体相同,并且下端面开设有容腔6a,用于预先放置药物,所述敷药模6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即上模61和下模62,所述上模61与下模62对称设置,并且相互拼合形成所述敷药模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药敷药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主松紧带将环形罩对正位置罩在脸部,将需要涂覆中药的区域以及眼睛露出,然后通过副松紧带将两个眼罩扣在两个眼睛上,从而使得在眼罩与所述环形罩内边缘之间位置留有空白区域;然后在上模与下模内分别填充进药物,然后分别将上模和下模扣在两个眼罩的上下两侧,从而使药物直接扣在涂覆中药的区域100内,非常便捷。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