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科洗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795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科洗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科洗胃器。



背景技术:

药物或者食物中毒通常都要进行洗胃,因此医疗消化科经常用到洗胃器,现有技术多采用人工操作、控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在紧急抢救中人力损耗较大,多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

目前,洗胃器上的胃管多采用单腔式胃管,即进液排污采用同一管道,这样当洗胃液进入胃内不能自主排出,需要在胃腔充盈后,借助呕吐反射排出,这样反复排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耽误时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科洗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科洗胃器,包括药水桶,所述药水桶的一侧连接有冲泵,所述冲泵的一侧连接有冲阀,所述冲阀的一侧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侧连接有异型胃管接头,所述异型胃管接头的一侧连接有稳压器,所述稳压器的一侧连接有一次过滤器,所述一次过滤器的一侧连接有二次过滤器,所述二次过滤器的一侧连接有吸泵,所述吸泵的一侧连接有排污箱。

优选的,所述药水桶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进液接头,且进液接头采用活动连接形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冲泵、冲阀、压力传感器、稳压器和吸泵分别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表层还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异型胃管接头内部设置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封死,且进液管比排液管短5—15cm。

优选的,所述稳压器的稳压范围在0.05MPa—0.06MPa,且稳压器一侧还设置有压力调节钮。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表层还设置有控制钮和报警指示灯,且报警指示灯采用LED灯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冲泵、冲阀、压力传感器、稳压器和吸泵与控制器相连,有效控制胃内的压力,避免意外,通过异型胃管接头实现同时进液和排液,减少人力劳动,并有效实现对胃内的清洗与排污,减少病人痛苦,减少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药水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异型胃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药水桶,101过滤网,102进液接头,2冲泵,3冲阀,4传感器,5异型胃管接头,501进液管,502排液管,6稳压器,7一次过滤器,8二次过滤器,9吸泵,10排污箱,11控制器,12控制面板,13控制钮,14报警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消化科洗胃器,包括药水桶1,所述药水桶1的一侧连接有冲泵2,所述冲泵2的一侧连接有冲阀3,所述冲阀3的一侧连接有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力传感器4的一侧连接有异型胃管接头5,所述异型胃管接头5的一侧连接有稳压器6,所述稳压器6的一侧连接有一次过滤器7,所述一次过滤器7的一侧连接有二次过滤器8,所述二次过滤器8的一侧连接有吸泵9,所述吸泵9的一侧连接有排污箱10。

进一步的,所述药水桶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01,所述过滤网101的一侧设置有进液接头102,且进液接头102采用活动连接形式设置,保证药液的质量,防止杂物进入体内,并方便管路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冲泵2、冲阀3、压力传感器4、稳压器6和吸泵9分别电性连接有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表层还设置有控制面板12,便于联锁控制,防止意外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异型胃管接头5内部设置有进液管501和排液管502,所述进液管501一端封死,且进液管501比排液管502短5—15cm,进液和排液同时进行,减少病人的痛苦。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器6的稳压范围在0.05MPa—0.06MPa,且稳压器6一侧还设置有压力调节钮,根据体质便于调节压力范围,同时使压力处于病人较舒服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12表层还设置有控制钮13和报警指示灯14,且报警指示灯14采用LED灯设置,便于调节与控制,方便在紧张工作下发现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冲泵2、冲阀3、压力传感器4、稳压器6和吸泵9与控制器11相连,有效控制胃内的压力,避免意外,通过异型胃管接头5实现同时进液和排液,减少人力劳动,并有效实现对胃内的清洗与排污,减少病人痛苦,减少救援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