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调节帽的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800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调节帽的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调节帽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告号为CN 103084287 B的用以调节蒸汽的雾化器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外环形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外环形元件设置成与所述多路供应和分配单元流体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外环形元件围绕至少一个内环形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内环形元件设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环形元件流体连通,并且雾化器喷嘴在所述至少一个内环形元件上沿周向布置。该装置虽然通过喷嘴和环形元件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对过热蒸汽加以调节,但是该装置存在的缺点为:

1)在雾化杯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导气管的通气管,导气管与气源接通,为了方便携带或者生产,导气管与通气管时插接在一起的,但是现有导气管套在通气管外阻力较大,且导气管从通气管上拔出困难;

2)在雾化器顶部没有设置调节阀,故不能根据个人需要调节雾气量到达吸气罩的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调节帽的雾化器,避免了因调节帽随意转动而达不到将隔离体顶部开口调节到需要开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调节帽的雾化器,包括:

雾化杯,其底面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顶部与雾化杯连通,通气管底部设置于雾化杯外,以连接导气管,雾化杯上连通有与雾化杯内连通的出气管,以连接吸气罩;以及

隔离部,其包括隔离体、连接件以及冒气嘴,隔离体为筒状结构,隔离体的顶部与雾化杯的顶部连接,隔离体底面通过连接件与冒气嘴顶部外壁固定,冒气嘴底部与通气管顶部连通;

其中,在隔离体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帽,调节帽由封闭部以及敞开部构成,封闭部与敞开部连接,敞开部与封闭部的连接处为调节帽的中心,封闭部顶面与敞开部顶面之间夹角为钝角,封闭部与敞开部连接处的侧壁与隔离体转动连接,转动调节帽,封闭部始终与隔离体之间无缝隙,且敞开部能封闭隔离体、也能与隔离体之间有缝隙;隔离体内壁上设置有转动基座,在转动基座内形成有转动腔,转动腔内设置有能转动的转动盘,转动盘通过转动柱穿出转动基座且与调节帽固定,在隔离体上设置有与转动腔一侧连通的触动腔,在转动腔内设置有转动腔内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使转动盘能否相对转动基座转动,连接机构的触动部能伸入或远离触动腔,在触动腔处设置有触动机构,以驱动连接机构让转动盘能相对转动基座转动。

优选的是,连接机构包括:

触动部,其穿梭于转动腔和触动腔内,触动部为圆柱体结构;

卡板,其固定设置于转动腔内壁上,卡板中心设置有第一固位孔,触动部穿过第一固定位孔,在第一固位孔内壁上设置有齿纹,在转动盘内设置有伸缩腔,在转动盘上设置有将伸缩腔与转动孔连通的第二固位孔,触动部从转动腔穿过后依次穿入第二固位孔及伸缩腔,第二固位孔的直径小于伸缩腔与第二固位孔连通段部的直径,第二固位孔内壁上设置有齿纹;

第一固位齿轮,其固定于触动部位于第一固位孔及转动腔内的段部上;

第二固位齿轮,其固位于触动部位于第二固位孔及伸缩腔内的段部上;以及

固位弹簧,其一端与第二固位齿轮固定,其另一端与伸缩腔内壁固定,触动部穿过固位弹簧;

其中,固位弹簧处于自然伸长长度时,第一固位齿轮与第一固位孔齿纹啮合,第二固位齿轮与第二固位孔齿纹啮合,且触动部远离转动柱的端部能伸入至触动腔内。

优选的是,触动机构包括:

触动头,其为圆锥体结构,触动头设置于触动腔内;以及

挤压螺杆,其穿入至触动腔内且与隔离体螺纹连接,挤压螺杆位于触动腔内的端部与触动头底面固定;

其中,当触动部与触动头尖端相挤压时,固位弹簧处于自然伸长长度;当触动部与触动头与挤压螺杆连接的端部相挤压时,第一固位齿轮脱离第一固位孔,第二固位齿轮脱离第二固位孔。

优选的是,触动部位于触动腔内端部转动连接有挤压轮,挤压轮与触动头相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连接机构以及触动机构,实现了根据需要控制调节帽是否能够转动,由于在雾化过程中,小孩易乱动,容易触碰到调节帽,而达不到需要的开度,因此为了实现调节帽的可以旋转,并且对调节后的调节帽进行限位,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调节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调节帽与隔离体连接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带有调节帽的雾化器,包括:

雾化杯1,其底面上设置有通气管11,通气管11顶部与雾化杯1连通,通气管11底部设置于雾化杯1外,以连接导气管,雾化杯1上连通有与雾化杯1内连通的出气管12,以连接吸气罩;以及

隔离部2,其包括隔离体21、连接件22以及冒气嘴23,隔离体21为筒状结构,隔离体21的顶部与雾化杯1的顶部连接,隔离体21底面通过连接件22与冒气嘴23顶部外壁固定,冒气嘴23底部与通气管11顶部连通;

其中,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调节帽,并实现对隔离体21顶部排气孔的开度的调节,以根据需要调节进入到吸气罩内雾气的大小,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隔离体21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帽3,调节帽3由封闭部以及敞开部构成,封闭部与敞开部连接,敞开部与封闭部的连接处为调节帽3的中心,封闭部31顶面与敞开部32顶面之间夹角为钝角,封闭部31与敞开部32连接处的侧壁与隔离体21转动连接,转动调节帽3,封闭部31始终与隔离体21之间无缝隙,且敞开部32能封闭隔离体21、也能与隔离体21之间有缝隙。

由于在雾化过程中,小孩易乱动,容易触碰到调节帽3,而达不到需要的开度,因此为了实现调节帽3的可以旋转,并且对调节后的调节帽3进行限位,隔离体21内壁上设置有转动基座211,在转动基座211内形成有转动腔212,转动腔212内设置有能转动的转动盘213,转动盘213通过转动柱穿出转动基座211且与调节帽3固定,在隔离体21上设置有与转动腔212一侧连通的触动腔214,在转动腔212内设置有转动腔212内设置有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用于使转动盘213能否相对转动基座211转动,连接机构5的触动部能伸入或远离触动腔214,在触动腔214处设置有触动机构6,以驱动连接机构5让转动盘213能相对转动基座211转动。

如图3所示,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包括:

触动部51,其穿梭于转动腔212和触动腔214内,触动部51为圆柱体结构;

卡板52,其固定设置于转动腔212内壁上,卡板52中心设置有第一固位孔,触动部51穿过第一固定位孔,在第一固位孔内壁上设置有齿纹,在转动盘213内设置有伸缩腔,在转动盘213上设置有将伸缩腔与转动孔连通的第二固位孔,触动部51从转动腔212穿过后依次穿入第二固位孔及伸缩腔,第二固位孔的直径小于伸缩腔与第二固位孔连通段部的直径,第二固位孔内壁上设置有齿纹;

第一固位齿轮53,其固定于触动部51位于第一固位孔及转动腔212内的段部上;

第二固位齿轮54,其固位于触动部51位于第二固位孔及伸缩腔内的段部上;以及

固位弹簧55,其一端与第二固位齿轮54固定,其另一端与伸缩腔内壁固定,触动部51穿过固位弹簧55;

其中,固位弹簧55处于自然伸长长度时,第一固位齿轮53与第一固位孔齿纹啮合,第二固位齿轮54与第二固位孔齿纹啮合,且触动部51远离转动柱的端部能伸入至触动腔214内。

如图3所示,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触动机构6,触动机构6包括:

触动头61,其为圆锥体结构,触动头61设置于触动腔214内;以及

挤压螺杆62,其穿入至触动腔214内且与隔离体21螺纹连接,挤压螺杆62位于触动腔214内的端部与触动头61底面固定;

其中,当触动部51与触动头61尖端相挤压时,固位弹簧55处于自然伸长长度;当触动部51与触动头61与挤压螺杆62连接的端部相挤压时,第一固位齿轮53脱离第一固位孔,第二固位齿轮54脱离第二固位孔。

为了使得触动头61相对触动部51的移动更加顺畅,且避免因触动部51与触动头61摩擦力过大而造成损坏,触动部51位于触动腔214内端部转动连接有挤压轮56,挤压轮56与触动头61相切。

不需要调节调节帽3时,第一固位齿轮53与第一固位孔齿纹啮合,第二固位齿轮54与第二固位孔齿纹啮合,使得转动基座211与转动盘213相对固定,不能相对转动;当需要调节调节帽3时,旋入挤压螺杆62,使得触动头61底面端与挤压轮56挤压,导致第一固位齿轮53脱离第一固位孔,第二固位齿轮54脱离第二固位孔,转动盘213连接的调节帽3就能相对隔离体21转动,且挤压螺杆62触碰到后不会自由转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