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8697发布日期:2018-08-10 19:3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提供宫腔内窥镜及器械工作通道的操作器。



背景技术:

现有操作器的操作管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形状,在通过内窥镜和器械后,虽然剩余空间很小,但是在进入人体进行手术时,人体内各部位受力不均匀,造成进入不顺畅,并且冲洗水量也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器,相较于不规则形状冲洗水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器,它包括操作管、操作器座、液体入口阀、液体出口阀、器械入口阀和锁头,所述操作器座与操作管相连,所述液体入口阀、液体出口阀和器械入口阀设置于操作器座上,所述操作管为圆形直杆,所述操作管内设有内管,内管的端部与锁头相连。将操作管设置为圆形直杆,外形规则,方便操作管顺畅的进入人体进行手术,相较于同规格的不规则形状的操作管冲洗水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器座的一端设有操作管座,另一端设有锁头接管;所述操作管内套于操作管座,内管内套于锁头接管,锁头接管的另一端与锁头固定。整体结构更加紧固,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管外套有色标环,色标环的一端与操作器座固定连接。色标环用于区分工作直径的大小,即操作管直径的大小,使操作者更加直观的看到操作管的直径,方便使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将操作管设置为圆形直杆,外形规则,方便操作管顺畅的进入人体进行手术,相较于同规格的不规则形状的操作管冲洗水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

2、色标环用于区分工作直径的大小,即操作管直径的大小,使操作者更加直观的看到操作管的直径,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其中:1、操作管,2、操作器座,3、液体入口阀,4、液体出口阀,5、器械入口阀,6、锁头,7、内管,8、操作管座,9、锁头接管,10、色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器,它包括操作管1、操作器座2、液体入口阀3、液体出口阀4、器械入口阀5和锁头6,所述操作器座2与操作管1相连,所述液体入口阀3、液体出口阀4和器械入口阀5设置于操作器座2上,所述操作管1为圆形直杆,所述操作管1内设有内管7,内管7的端部与锁头6相连。所述操作管1外套有色标环10,色标环10的一端与操作器座2固定连接。

所述操作器座2的一端设有操作管座8,另一端设有锁头接管9;所述操作管1内套于操作管座8,内管7内套于锁头接管9,锁头接管9的另一端与锁头6固定。

锁头:主要连接和锁紧宫腔内窥镜;

器械入口阀:主要提供器械进入的通道;

液体入口阀和液体出口阀:对病症部位进行冲洗和吸引;

操作管:建立内窥镜、器械和冲洗用水进入人体的通道。

使用方法:先将操作器穿过宫颈和阴道,再将宫腔内窥镜装进操作器,用锁头锁紧,然后将器械从器械入口阀穿进,液体入口阀接进水皮管,液体出口阀接出水皮管,从而进行手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