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共用式镇痛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913发布日期:2018-06-08 18:03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双人共用式镇痛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镇痛泵装置,用于帮助病人减轻手术后带来的疼痛。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病人术后疼痛,采用镇痛泵已经成为一种惯用手段。但目前,医院内使用的多为单人简易式镇痛泵,需要通过人工配药才可使用,配药过程较复杂。而且,这种镇痛泵通常为一次性、每人单独配置,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人共用式镇痛泵,实现镇痛药物的自动配药和补给,并可同时为双人提供镇痛操作,能够多次循环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人共用式镇痛泵,它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部左右对称各设有一个储药盒,储药盒设有液面监测仪;两个储药盒的上方设有一个凹槽状的导药槽,导药槽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储药盒的上方;导药槽的中点与箱体的前后内壁通过旋钮相连接;两个储药盒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条通向箱体外部的输药管,输药管上依次设有抽药泵和单向阀;箱体的上方设有储药桶,储药桶的上端设有顶盖,储药桶的下方设有阀门,阀门位于导药槽的正上方;储药桶桶壁透明,储药桶桶壁上刻有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药管上设有流速调节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箱体上设有蓝牙控制器,蓝牙控制器分别与液面监测仪、旋钮、阀门和抽药泵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自动配药,且能够进行自动加药;

第二、本实用新型可以两人同时使用,节约了空间,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第三、本实用新型可以多次循环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蓝牙控制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4,箱体4为长方体外形。箱体4内部左右对称各设有一个储药盒7,用来储存用于镇痛的药液,储药盒7底部设有液面监测仪12,用于监测液面的高度。两个储药盒7的上方设有一个导药槽6,导药槽6侧视图呈U型凹槽状,导药槽6的左右两个末端分别不超出各储药盒7的中点位置,导药槽6的中点与箱体4的前后内壁通过旋钮5相连接,旋钮5通过左右的旋转带动导药槽6的左右倾斜,实现药液向左右两个储药盒7中的注入。两个储药盒7的底部分别设有一条通向箱体4外部的输药管10,输药管10上依次设有抽药泵8、流速调节器11和单向阀9,输药管10末端分别连接病人的注液端,从而实现药液安全有效的进入病人体内。箱体4的上方有序设有多个储药桶2,每一个储药桶2中都储存着某种单一药液。各储药桶2的上端设有顶盖1,顶盖1与储药桶2的一侧相铰接,顶盖1可以打开,从而实现向储药桶2中加药。各储药桶2的下端设有阀门3,各阀门3均位于导药槽6的正上方,阀门3打开则药液从储药桶2中流入导药槽6中。储药桶2桶壁透明,储药桶2桶壁上刻有刻度14,以便于观察储药桶2中药液的含量。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分别与液面监测仪12、阀门3、旋钮5和抽药泵8相连接的蓝牙控制器13。蓝牙控制器13安装在箱体4上。

如图2所示,液面监测仪12向蓝牙控制器13发送加药的控制信号,蓝牙控制器13根据医师提前设定的针对各病人适宜的药液成分和药液含量,形成固定镇痛加药模式,经运算处理后,向阀门3和旋钮5分别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实现自动加药操作。蓝牙控制器13还可以向抽药泵8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向病人体内输送镇痛药的开始与停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人共用式镇痛泵,其使用方法如下:待病人手术后,将输药管10分别与病人的注液端相连,控制蓝牙控制器13向抽药泵8发出开始指令,镇痛药通过输药管10进入病人体内,起到缓解病人疼痛的作用。待某一储药盒7中药液过低时,液面监测仪12会向蓝牙控制器13发出信号,要求向特定储药盒7中加入药液。此时,蓝牙控制器13会向旋钮5发出旋转信号,使导药槽6向左/右旋转,使药液加入到特定储药盒7中,同时,蓝牙控制器13将根据医师提前设定的镇痛加药模式,向特定阀门3发出打开信号,使特定阀门3打开一定时间,以控制加入药液的成分和含量,进而实现自动化的配药和加药。

待储药桶2中某种药液将要用尽时,可通过人工打开储药桶2的顶盖1向其内部适当补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