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负压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749发布日期:2018-09-28 18:37阅读:17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负压吸盘。



背景技术:

创伤是一种一般由于机械因素加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破坏,对身体的伤害极大,严重的创伤会引起全身反应,所以对创伤治疗和护理的难度极大,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可以通过负压引流的方式对人体创伤所造成的创面进行治疗和护理,负压吸盘是负压引流中的常用部件,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吸盘其吸附位置一般集中在吸盘中部,在引流时易造成吸盘阻塞,从而不便于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且吸盘的吸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吸盘,其目的是将吸力向周围分散,增强吸附效果,同时不会造成吸盘阻塞,提高吸盘引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负压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冲洗管和给氧管,吸盘本体的形状为锥形,吸盘本体的内壁上覆设有塑料膜,吸盘本体上设有多个开槽,塑料膜上与吸盘本体上的每个开槽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冲洗管和给氧管均通过开槽与吸盘本体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开槽包括第一开槽、第二开槽和多个第三开槽,冲洗管通过第一开槽与吸盘本体的内部连通,给氧管通过第二开槽与吸盘本体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冲洗管与吸盘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给氧管与吸盘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开槽、第二开槽和多个第三开槽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吸盘本体上的锥点处形成有倒圆角,吸盘本体上靠近锥点位置处设有用于将氧和水输出的侧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吸盘,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与患者皮肤的吸力进行分散,从而加强了负压吸盘的吸力,同时可以防止在引流时负压吸盘发生阻塞,影响负压吸盘的使用,从而提高了负压吸盘的吸附和引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负压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负压吸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盘本体;2、冲洗管;3、给氧管;4、开槽;5、通孔;6、侧孔;41、第一开槽;42、第二开槽;43、第三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冲洗管2和给氧管3,吸盘本体1的形状为锥形,吸盘本体1的内壁上覆设有塑料膜,吸盘本体1上设有多个开槽4,塑料膜上与吸盘本体1上的每个开槽4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5,冲洗管2和给氧管3均通过开槽4与吸盘本体1的内部连通,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负压吸盘通过将与患者皮肤的吸力进行分散,从而加强了负压吸盘的吸力,同时可以防止在引流时负压吸盘发生阻塞,影响负压吸盘的使用,从而提高了负压吸盘的吸附和引流效果。

上述结构中,吸盘本体1的最大直径可以为3cm,在使用时,每个开槽4相对应的塑料膜上的每个通孔5内插设吸管,从而将吸附压力分散,其中,通过冲洗管2可以将冲洗水注入吸盘本体1内,通过给氧管3可以将氧气注入吸盘本体1内。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开槽4包括第一开槽41、第二开槽42和多个第三开槽43,冲洗管2通过第一开槽41与吸盘本体1的内部连通,给氧管3通过第二开槽42与吸盘本体1的内部连通,冲洗管2穿过第一开槽41与吸盘本体1内部连通可以对吸盘本体1内部注入清洗水,给氧管3通过第二开槽42与吸盘本体1内部连通可以对吸盘本体1内部注入氧气,其中,第三开槽4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冲洗管2与吸盘本体1一体成型,给氧管3与吸盘本体1一体成型,第一开槽41、第二开槽42和多个第三开槽43的尺寸相同,冲洗管2和给氧管3均和吸盘本体1一体成型便于模具的制作,第一开槽41、第二开槽42和多个第三开槽43的形状均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任意调整。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吸盘本体1上的锥点处形成有倒圆角,吸盘本体1上靠近锥点位置处设有用于将氧和水输出的侧孔6,通过侧孔6可以将吸盘本体1内的水和氧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医用负压吸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