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络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1383发布日期:2018-11-20 19:3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络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经络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我国传统中医自然疗法中的一种独特的经络外治法,其方法是将艾草制成艾条或艾柱,然后点燃艾条或艾柱,利用燃烧时所产生的生物热能以及药效,对人体不同经络或腧穴进行经脉温通。艾灸具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温经行气扶正祛邪的作用,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申请号为“201320526972.5”、授权公告号为“CN 203389092 U”、名称为“一种经络艾灸按摩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种经络艾灸按摩器,包括用于手持的外管,与外管通过轴承连接开有若干通孔的滚头,以及用于封闭滚头的盖子,滚头里面设有滤网,外管的内部设有用于夹持艾草条的内管,内管上面套有用于调整艾草条及其固定外管与内管的弹簧,所述的内管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加强件。该经络艾灸按摩器在原有的手持艾灸器上增设了一个加强件,其使用方式还是传统的用手拿着点燃的艾条对着穴位熏烤,作用面积也较小,一般只适合局部平坦的某个或者某些穴位或者部位,当需要对患者的整个经络或者整个关节进行艾灸时,操作费时费力,不仅温度很难控制,安全性也难把握,操作者稍不注意,艾灰就会落在患者身上烫伤皮肤,且在施灸面积方面、温度控制方面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提高。

申请号“201620367592.5”、授权公告号为“CN 205729781 U”、名称为“一种经络艾灸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经络艾灸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艾灸器端部和至少两个用于连接所述艾灸器端部的连接件,两个所述艾灸器端部与所述连接件围成一个周向封闭区域;相邻所述连接件之间铰接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艾灸器端部铰接连接;所述经络艾灸器还设有用于可转动地连接另一个所述经络艾灸器的连接部。该经络艾灸器只能对使用者的背部起到理疗作用,如果在肩颈部处使用,极有可能触及面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肩颈部起到理疗作用且使艾灸均匀缓慢进行加热的经络艾灸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络艾灸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艾灸的腔体及一覆盖于所述腔体上的盖板,其中所述腔体包括一放置在脊椎左侧的左挡板、一放置在脊椎右侧的右挡板、一放置在尾骨处的尾骨挡板及一底板,所述左挡板与所述右挡板的位置相平行,所述尾骨挡板安装在该左挡板与右挡板的尾部,

在所述左挡板与右挡板的头部分别连接一朝向脊椎侧的肩部挡板,这两个肩部挡板上各伸出一颈部挡板,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通过接板相连,其中所述接板与两个肩部挡板相平行,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与左挡板及右挡板相平行;

所述的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设有若干灸座,所述灸座的两侧为分别悬挂于所述左挡板与右挡板上的挂钩、中间为连接这两个挂钩、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横板,在所述横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艾灸容纳圈,所述艾灸容纳圈与底板之间形成间距;

所述底板覆盖于所述左挡板、右挡板、尾骨挡板、两个肩部挡板、两个颈部挡板及接板的底面。使用前,先在腔体内平铺加热了的中药,然后再将腔体放置于使用者的背部,所述左挡板、右挡板、两个肩部挡板、两个颈部挡及接板均垂直于使用者的背部及颈部进行放置,所述底板平铺于使用者的背部。接下来再把加热后的艾灸放入艾灸容纳圈,并把灸座安装在腔体上,同时盖上盖板。艾灸逐渐释放热量并对中药进行缓慢加热,不会因为加热速度过快把中药烤焦而影响药性,且由于艾灸距离升降一定的距离,不会产生热量无法对流而造成烫伤的情况。所述两个肩部挡板、两个颈部挡及接板形成放置于肩颈部上方的区域可以对肩颈部进行加热理疗,改进了现有技术无法对肩颈部位起到理疗效果的缺陷。

优选地,所述的左挡板由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一前一后交替铰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高度相同,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同一水平位置上分别设有两个穿孔,一第一条形接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的第一挡板的相邻穿孔上,再与这两个第一挡板之间的第二挡板进行安装;

所述右挡板由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一前一后交替衔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四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形状相匹配,一第二条形接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的第三挡板的相邻穿孔上,再与这两个第三挡板之间的第四挡板进行安装;

优选地,所述的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设有连杆。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挡板的宽度d1≥所述第二挡板的宽度d2。

优选地,所述的每个灸座上设置的艾灸容纳圈的个数为两个,这两个艾灸容纳圈连接在所述横板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为纱布层。

优选地,每个艾灸容纳圈分别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一条焊接边;

所述艾灸容纳圈的本体为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铰接结构可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平面下进行使用,可与患者的身体贴紧,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两个肩部挡板、两个颈部挡及接板形成放置于肩颈部上方的区域可以对肩颈部进行加热理疗,改进了现有技术无法对肩颈部位起到理疗效果的缺陷。所述艾灸容纳圈与底部形成由间距,艾灸逐渐释放热量并对中药进行缓慢加热,不会因为加热速度过快把中药烤焦,且由于艾灸距离升降一定的距离,不会产生热量无法对流而造成烫伤的情况,作用时间持久,效果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灸座);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灸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艾灸容纳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左挡板 2-右挡板 3-尾骨挡板

4-肩部挡板 5-颈部挡板 6-接板

7-灸座 10-底板 11-第一挡板

12-第二挡板 100-第一条形接片 21-第三挡板

22-第四挡板 200-第二条形接片 71-挂钩

72-横板 73-艾灸容纳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经络艾灸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艾灸的腔体及一覆盖于所述腔体上的盖板,其中所述腔体包括一放置在脊椎左侧的左挡板1、一放置在脊椎右侧的右挡板2、一放置在尾骨处的尾骨挡板3及一底板10,所述左挡板1与所述右挡板2的位置相平行,所述尾骨挡板3安装在该左挡板1与右挡板2的尾部,在所述左挡板1与右挡板2的头部分别连接一朝向脊椎侧的肩部挡板4,这两个肩部挡板4上各伸出一颈部挡板5,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5通过接板6相连,其中所述接板6与两个肩部挡板4相平行,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5与左挡板1及右挡板2相平行;

所述的左挡板1与右挡板2之间设有若干灸座7,所述灸座7的两侧为分别悬挂于所述左挡板1与右挡板2上的挂钩71、中间为连接这两个挂钩、平行于所述底板10的横板72,在所述横板72上设有至少一个艾灸容纳圈73,所述艾灸容纳圈73与底板10之间形成间距;

所述底板10覆盖于所述左挡板1、右挡板2、尾骨挡板3、两个肩部挡板4)两个颈部挡板5及接板6的底面。

所述的左挡板1由第一挡板11及第二挡板12一前一后交替铰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挡板11及第二挡板12的高度相同,该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的同一水平位置上分别设有两个穿孔,一第一条形接片10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的第一挡板11的相邻穿孔上,再与这两个第一挡板11之间的第二挡板12进行安装;

所述右挡板2由第三挡板21及第四挡板22一前一后交替衔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三挡板21与所述第一挡板1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四挡板22与所述第二挡板12的形状相匹配,一第二条形接片20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的第三挡板21的相邻穿孔上,再与这两个第三挡板21之间的第四挡板22进行安装;

所述的左挡板1与右挡板2之间设有连杆。

所述的第一挡板11的宽度d1≥所述第二挡板12的宽度d2。

所述的每个灸座7上设置的艾灸容纳圈73的个数为两个,这两个艾灸容纳圈73连接在所述横板72的下侧。

所述的底板10为纱布层。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