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净化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7103发布日期:2019-01-25 17:1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医用净化病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医用净化病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单位里或者是需要护理病人的场所,洁净技术也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其中层流技术的应用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在中国的医疗单位中,层流技术还相当落后,虽然大部分医院手术室都有做到万级或十万级层流,但是术后的培养、防感染等有相当的不足,能有自己独有的层流间基本上占不到百分之五。在这不到百分之五的医院中,层流间也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使用需求。由于层流间建设成本太高,医院科室资金能力有很大区别,科室之间又没有能充分的合作,从而形成简易层流需求有很大的缺口。简易层流构造成本相对较低,技术难度不大,所以现有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简易层流的方式来预防感染,相近的两种方案:

1、简易层流间

成本相对来说医院能接受,每间大概就是在5万到7万左右,通过科室规划出单独的房间来进行改造,采用基本的层流净化原理或采用空气消毒机来消毒,最终形成一间单独的相对洁净的空间,但是这种方案存在如下缺陷:净化设备不全,净化效果不是很理想;规划后一直占用空间(使用空间限定,在无病人入住时造成资源浪费);整体管理烦琐、保养麻烦;不能形成移动空间;给病人感觉不好。

2、层流罩

采用工业上常用的层流技术,在病人床头或床顶上配置单独的净化机器来进行空气净化,再通过简单的软帘隔离,形成一个想对净化的空间,这种方案净化效果不错,但是这种方案还存在如下缺陷:整体不是很美观度;使用及移动上不太方便;隔离上不够严密,影响净化效果;风机等设备位于病人顶部,噪音大;病人感觉不佳(病人容易感到憋气、胸闷、头晕、不舒服的感觉、增加病人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同时因隔离、影响对话、自然光减少、阻挡病人视线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净化病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净化病床,包括金属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金属框架下方的病床、设置在金属框架头部的空气净化系统、设置在病床一侧的操作控制系统,以及金属框架上方的照明系统和灭菌系统,金属框架四周由透明的隔离层围成的隔离空间,病床的头部设有可伸缩的层流板,层流板内设有层流通道,层流通道的入口朝向病床的底部,层流通道的出口朝向隔离空间,空气净化系统与层流通道的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的隔离层通过可拆卸式的隔离架安装在金属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灭菌系统为紫外消毒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控制系统上有连接柱。连接柱可以有支撑和加固金属框架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上连接有显示屏。连接柱上有凹槽,显示屏可滑动的设置在连接柱上。显示屏可无线连接网络,便于病人观看各类视频节目,消磨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空间为一封闭空间,隔离层采用魔术贴方式连接固定,所述隔离层为防静电塑胶垂帘,且在病床框架的两侧的防静电塑胶垂帘上分别设有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腔室、风机、消音器、进风口、过滤器,进风口朝向病床框架的尾部,过滤器设置在空气净化腔室的前部形成虑前空腔与虑后空腔,风机连接在进风口与虑前空腔之间,虑后空腔与层流板内的层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设有初效过滤器系统,初效过滤器系统包括一块初效过滤网板、三块中效过滤网板,初效过滤网板、中效过滤网板采用插拔方式安装在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框架上安装有报警器,在金属框架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病床框架的四个角各设有一个,其中风机的风速与报警器均通过数字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病床框架底部还设有用于存放防静电塑胶垂帘及配件的柜式存放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方便移动,整体效果美观大方;2、隔离效果好,净化效果理想;3、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间,节省资源;4、整理管理简单,操作方便;5、噪音低;6、给病人的感觉佳,在养病期间可以有所消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医用净化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病床、2为空气净化系统、3为操作控制系统、4为连接柱、5为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净化病床,包括金属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金属框架下方的病床、设置在金属框架头部的空气净化系统、设置在病床一侧的操作控制系统,以及金属框架上方的照明系统和灭菌系统,金属框架四周由透明的隔离层围成的隔离空间,病床的头部设有可伸缩的层流板,层流板内设有层流通道,层流通道的入口朝向病床的底部,层流通道的出口朝向隔离空间,空气净化系统与层流通道的入口连接。

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透明的隔离层通过可拆卸式的隔离架安装在金属框架上。

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灭菌系统为紫外消毒系统。

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操作控制系统上有连接柱。

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连接柱上连接有显示屏。

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隔离空间为一封闭空间,隔离层采用魔术贴方式连接固定,所述隔离层为防静电塑胶垂帘,且在病床框架的两侧的防静电塑胶垂帘上分别设有拉链。

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腔室、风机、消音器、进风口、过滤器,进风口朝向病床框架的尾部,过滤器设置在空气净化腔室的前部形成虑前空腔与虑后空腔,风机连接在进风口与虑前空腔之间,虑后空腔与层流板内的层流通道连通。

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进风口设有初效过滤器系统,初效过滤器系统包括一块初效过滤网板、三块中效过滤网板,初效过滤网板、中效过滤网板采用插拔方式安装在进风口。

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金属框架上安装有报警器,在金属框架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病床框架的四个角各设有一个,其中风机的风速与报警器均通过数字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病床框架底部还设有用于存放防静电塑胶垂帘及配件的柜式存放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方便移动,整体效果美观大方;2、隔离效果好,净化效果理想;3、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间,节省资源;4、整理管理简单,操作方便;5、噪音低;6、给病人的感觉佳,在养病期间可以有所消遣。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