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2539发布日期:2018-06-15 20:48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新型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输液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输液是医疗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该方法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同时可以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但是在实际的输液护理过程中,监控输液的点滴数,或者监控输液是否完成,是较为麻烦的环节,传统的做法是人工进行查看巡视,这样的做法有时会出现换液不及时,输液速度控制不当的情况发生,从而给患者和陪护人员、医务人员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输液管,在输液完成后可以及时提醒,方便监护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新型输液管,包括导管、设置于导管上端的穿刺器、设置在导管一侧的通气口和设置在导管下端的莫菲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中空设置,内侧壁设有一音片且外侧壁设有一与音片相对应的音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口设有一空气过滤塞;所述通气口开口采用喇叭形设计。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数据控制终端、报警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传感器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和传感器单元数据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控制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报警单元与数据控制终端数据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纳米气体传感器所述纳米气体传感器设置在穿刺器侧端,所述导管设有用于容纳纳米气体传感器导线的藏线腔。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单元采用声音警报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单元还包括滴速检测器;所述滴速检测器设置在莫菲氏滴管两侧并与数据处理单元数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滴速检测器包括红外光电发射端和红外光电接收端;所述红外光电发射端和红外光电接收端分别设置在莫菲氏滴管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系统设有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穿刺器设有音孔和音片,输液瓶输液完成后,气体从通气口进入输液瓶,经过音片挤压,通过音孔发出声响,形成“哨子”的效果,从而提醒患者、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药液已经输完。

2.设有空气过滤塞,减少空气杂质污染,同时将通气口开口采用喇叭型设计,可以扩大“哨子”发出的声音。

3.设有监测系统,通过纳米气体传感器可以监测输液瓶是否空瓶,如果空瓶则发出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单元无线传送给数据控制终端并由数据控制终端指令报警单元发出警报,可以让护士站远程监控输液的情况。

4.设有滴速检测器,可以监控输液的点滴数,方便医护人员监控。

5.设有显示屏,可以直观及时监控患者的输液情况。

6.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医务人员调节液速、远程监控输液速度,减少医务人员人工巡视环节、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方便陪护人员照看静脉输液的患者,同时也让患者便于自己对输液状况进行监控,方便高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穿刺器音孔和音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纳米传感器和藏线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示意图;

附图标号对应如下:

1导管;11藏线腔;2穿刺器;21音片;22音孔;3通气口;31空气过滤塞;4莫菲氏滴管;51数据控制终端;52报警单元;53数据处理单元;54传感器单元;541纳米气体传感器;542滴速检测器;5421红外光电发射端;5422红外光电接收端;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输液管,包括导管1、设置于导管上端的穿刺器2、设置在导管一侧的通气口3和设置在导管下端的莫菲氏滴管4;所述穿刺器中空设置,内侧壁设有一音片21且外侧壁设有一与音片相对应的音孔22。

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大气压通过通气口3给液体施加压力,使液体能够流通进入人体体内;当液面降到低于通气孔3时,空气会迅速进入输液瓶内,以弥补液体流失而形成的真空,此时气体会较为快速地通过穿刺口流入瓶内,当气体进入时收到音片21挤压,则会发出声响,形成“哨子”的效果,从而对周围的人起到提醒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口3设有一空气过滤塞31;所述通气口开口采用喇叭形设计。

设置空气过滤塞31,可以滤去空气中的杂质,采用喇叭型设计,可以扩大“哨子”发出的声音。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数据控制终端51、报警单元52、数据处理单元53和传感器单元54;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3和传感器单元54数据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3与数据控制终端51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报警单元52与数据控制终端51数据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54包括纳米气体传感器541;所述纳米气体传感器541设置在穿刺器侧端,所述导管1设有用于容纳纳米气体传感器导线的藏线腔11。

通过纳米气体传感器541可以监测输液瓶是否空瓶,当液面降到临界值,纳米气体传感器541接触到气体,则会通过数据处理单元53无线传送给数据控制终端51并由数据控制终端51指令报警单元52发出警报,可以让护士站远程监控输液的情况。

设有藏线腔11,可以让纳米气体传感器的导线不会与药液接触。

其中,无线传送方式可以通过RF传输,或者WIFI传输,仅需在数据处理单元53和数据控制终端51设置相匹配的数据传输模块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单元52采用声音警报器。

采用声音报警,提醒护士站工作人员进行药物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单元54还包括滴速检测器542;所述滴速检测器542设置在莫菲氏滴管4两侧并与数据处理单元53数据连接;所述滴速检测器542包括红外光电发射端5421和红外光电接收端5422;所述红外光电发射端和红外光电接收端分别设置在莫菲氏滴管两侧。

采用非接触式红外光电检测,当液滴穿过光线时,阻挡了接收端的光通量,以此计数,只要统计出单位时间内滴过的点滴量,即可得知点滴速度,在数据接收终端设有显示屏,即可实时监控点滴的情况。

设有显示屏,可以直观及时监控病患的输液情况。

同时,采用滴速检测器542还可以设定单位时间内点滴数范围报警,比如设定单位点滴数在20-40滴,当计数超过这个范围时,则数据控制终端同样也启动报警单元,向患者、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报警。

同时,也可以设定在单位时间内,如果没有任何计数,则数据控制终端同样会启动报警单元,向患者、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报警。

进一步的,在滴速检测器542,可以设置数据显示屏,将点滴数的计数情况实时显示,方便医护人员及时调节滴速。

实施例2

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每一套监测系统可以设有若干个数据处理单元和若干传感器单元,每个传感器单元均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将监控数据集中传送给数据控制终端,即在同一个数据处理终端,可以同时监控多个病患的输液过程。

实施例3

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导管前端设有一限位板6,可以防止导管穿刺过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