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排氧气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8569发布日期:2018-12-05 19:12阅读:1225来源:国知局
高压氧舱排氧气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氧舱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氧舱排氧气水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氧舱是治疗各种缺氧症的设备。舱体是一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压缩空气输入。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可与病人联系。大型氧舱有10~18个座位。高压氧适用于以下疾病: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厌氧菌感染、气栓症、减压病、高原适应不全症、脑外伤、脑血栓、脑出血、脉管炎、糖尿病坏足、难愈合的溃疡、新生儿缺氧性疾病、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等。与普通吸氧相比,高压氧的力度更

大,效果更好,能够直接利用溶解氧量解决缺氧问题。

老式高压氧舱排氧系统无气水过滤装置,由吸氧面罩或者急救吸排氧头罩直接连接至控制台排氧流量计,由于废氧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经过排氧流量计时,水分子存留,易使浮珠粘附,影响流量测定,长时间使用导致流量计内发霉变黑,并且造成大量细菌繁殖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提高供氧质量的高压氧舱排氧气水过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氧舱排氧气水过滤系统,包括舱外排氧系统和舱内排氧系统,舱内排氧系统经一个以上的过渡支路连接气水过滤器进入端,气水过滤器排出端与舱外排氧系统连通。

优选地,舱内排氧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内供氧单元和一个排氧汇流管,每个内供氧单元包括供氧调节器、单人供氧管路和吸氧面罩,供氧调节器一端连接单人供氧管路,另一端连接吸氧面罩吸氧端,吸氧面罩排氧端连接排氧汇流管。

优选地,舱外排氧系统包括一个排氧总管,排氧总管连接一个以上排氧支路,排氧支路上连接有排氧流量计和控制阀,排氧支路数目、气水过滤器数目及内供氧单元数目相对应。

优选地, 气水过滤器位于氧舱最低点处,且位于排氧流量计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湿化过滤氧气,提高供氧质量,保护了呼吸道粘膜,特别适用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危重病人;气水过滤器,较好的解决了水蒸气分离沉淀问题,流量测定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氧调节器,2、单人供氧管路,3、吸氧面罩,4、排氧汇流管,5、过渡支路,6、气水过滤器,7、排氧流量计,8、排氧总管,9、内供氧单元,10、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高压氧舱排氧气水过滤系统,包括舱外排氧系统和舱内排氧系统,舱内排氧系统经一个以上的过渡支路5连接气水过滤器6进入端,气水过滤器6排出端与舱外排氧系统连通。

本实施例中,舱内排氧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内供氧单元9和一个排氧汇流管4,每个内供氧单元9包括供氧调节器1、单人供氧管路2和吸氧面罩3,供氧调节器1一端连接单人供氧管路2,另一端连接吸氧面罩3吸氧端,吸氧面罩3排氧端连接排氧汇流管4。

本实施例中,舱外排氧系统包括一个排氧总管8,排氧总管8连接一个以上排氧支路,排氧支路上连接有排氧流量计7和控制阀10,排氧支路数目、气水过滤器6数目及内供氧单元数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气水过滤器6位于氧舱最低点处,且位于排氧流量计前端。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氧气从供氧调节器经单人供氧管路进入吸氧面罩3,病人呼出的废气经排氧汇流管4后经过渡支路5并通过气水过滤器6后经排氧总管8排出室外。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