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踝冷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956发布日期:2018-07-10 21:2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足踝冷疗装置。



背景技术:

冰敷广泛引用于临床上,可降低软组织温度,减少组胺的释放,起到缓解疼痛,减轻软组织肿胀的作用。足踝外科患者常使用冷疗护理,如足部骨折肿胀期或足踝矫形术后镇痛止血等。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冰敷治疗方法是将注射用生理盐水袋或橡胶手套注水后制成冰袋,直接放入冰箱冷冻后使用,虽方便快捷,但存在许多缺点:1、冰袋形状不可弯曲,无法与足部相贴合,有效接触面积小,冷资源利用率低;2、冰敷有效范围只局限于足背部的冰敷治疗而忽略了踝部肿胀的冰敷治疗,受冷不均衡;3、冰袋固定困难,常因患者变换体位时发生冰袋滑脱现象,需护士随时调整冰袋位置。不仅影响了冷疗效果,而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当然,现市场上已有多种医用冷疗仪,可通过加压泵实现循环加压冷疗,根据不同部位设置相应服贴的冰敷袋,但价格较贵,且每次只能供一人使用,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可行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踝冷疗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舒适,成本价格低,能达到治疗效果明显和经济实用的综合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足踝冷疗装置,包括冰袋和冰袋套,所述的冰袋套设有内腔,所述的冰袋置于冰袋套的内腔中,所述的冰袋包括足部区域I和踝部区域I;所述的足部区域I为长方体,由多个条形冰柱袋A拼接组成,相邻的条形冰柱袋A之间设有带密封压条的折痕;所述的踝部区域I包括冰柱袋B和冰柱袋C,所述的冰柱袋B和冰柱袋C为结构相同的长条形,分别设于足部区域I两侧的顶部,并分别通过带密封压条的折痕与条形冰柱袋A的上端连接,使得所述的足部区域I和踝部区域I形成U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冰袋套包括足部区域II和踝部区域II;所述的足部区域II为长方体的套袋;所述的踝部区域II包括袋套I和袋套II,袋套I和袋套II为结构相同的长条形,分别设于足部区域II两侧的顶部,形成对应冰袋整体形状的U型结构袋套,冰袋整体套装于冰袋套内。

优选地,所述的足部区域II的上边沿,袋套I和袋套II的上端边沿和内侧边沿,设有锁紧结构,通过锁紧结构能够打开冰袋套,将冰袋置于冰袋套内。

优选地,所述的锁紧结构为拉链或魔术贴。

优选地,所述的条形袋套I、条形袋套II的上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I。

优选地,所述的冰袋套内腔表面覆盖有一层为防水布料。

优选地,所述的足部区域II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翼部,所述的侧翼部包括加强边和绑带,所述的加强边为长条形,沿着足部区域II的侧边设置,加强边的两端分别设置绑带,所述的绑带垂直于加强边。

优选地,所述的绑带外端上设置魔术贴II。

优选地,还包括计时报警器,所述的计时报警器设于冰袋套的足部区域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将冰柱分别置于冰袋中的条形冰柱袋内,沿折痕压紧密封,将冰袋放置冰箱内冰冻达到理想状态时取出后,从冰袋套开口处放入冰袋套内,调整对应放置好后,将冰袋套的足部区域II直接置于足部上,踝部区域II环绕足踝部位,使用魔术贴固定于后踝,将冰袋套两侧的侧翼部上的绑带进行交叉固定于足底,调节松紧适宜,设置计时报警器的时间,即可。冰敷结束后,将冰袋消毒,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冰袋整体形状为独特的U型结构,可沿U型开口环绕踝部,不仅使足部得到冰敷治疗的同时,踝部肿胀也得到有效冰敷,此外可借助U型开口环绕踝部达到冰袋牢靠固定的目的,避免冰袋滑脱而影响治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冰袋由多条折痕分隔形成独立的长方体冰柱,冰袋与足部及踝部的接触面为平面,能够沿着足部及踝部的外形贴合,实现平面接触,增加了冰袋与冰敷部位的接触面积,最大限度发挥冷疗效果。冰袋设有折痕,无需再次塑形,可直接适应足部弯曲部位,且冰袋无需更换冰芯。

3、本实用新型的冰袋套内层使用防水材料,避免冰袋套或治疗部位及纱布等浸湿,引起患者的不适,甚至伤口感染。

4、本实用新型的冰袋套绑带设有魔术贴,固定方便、牢靠,便于调节松紧。冰袋套两侧增加了侧翼部设计,可加强固定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冰袋套上设置计时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控冰敷时间,并进行冰敷到时提醒,以防冰敷时间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或者冰敷时间过长造成组织伤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6、本实用新型的冰袋套、冰袋可进行洗涤消毒,重复回收利用,使用率高,价格低,达到治疗效果明显和经济实用的综合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舒适,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冰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冰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冰袋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中各序号和名称如下:

1-冰袋;2-冰袋套;

11-足部区域I;12-踝部区域I;13-条形冰柱袋A;14-折痕;15-条形冰柱袋B;16-条形冰柱袋C;

21-足部区域II;22-踝部区域II;23-条形袋套I;24-条形袋套II;25-锁紧结构;26-魔术贴I;27-侧翼部;28-加强边;29-绑带;30-魔术贴II;31-计时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足踝冷疗装置,包括冰袋1和冰袋套2,冰袋套2设有内腔,冰袋1置于冰袋套2的内腔中,冰袋1包括足部区域I11和踝部区域I12;足部区域I11为长方体,由多个条形冰柱袋A13拼接组成,相邻的条形冰柱袋A13之间设有带密封压条的折痕14;踝部区域I12包括冰柱袋B15和冰柱袋C16,所述的冰柱袋B15和冰柱袋C16为结构相同的长条形,分别设于足部区域I11两侧的顶部,并分别通过带密封压条的折痕14与条形冰柱袋A13的上端连接,使得足部区域I11和踝部区域I12形成U型结构。冰袋套2包括足部区域II21和踝部区域II22;足部区域II21为长方体的套袋;踝部区域II22包括袋套I23和袋套II24,袋套I23和袋套II24为结构相同的长条形,分别设于足部区域II21两侧的顶部,形成对应冰袋1整体形状的U型结构袋套,冰袋1整体套装于冰袋套2内。足部区域II21的上边沿,袋套I23和袋套II24的上端边沿和内侧边沿,设有锁紧结构25,通过锁紧结构25能够打开冰袋套2,将冰袋1置于冰袋套2内。锁紧结构25为拉链。条形袋套I23、条形袋套II24的上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I26。冰袋套2内腔表面覆盖有一层为防水布料。足部区域II21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翼部27,侧翼部27包括加强边28和绑带29,加强边28为长条形,沿着足部区域II21的侧边设置,加强边28的两端分别设置绑带29,绑带29垂直于加强边28。绑带29外端上设置魔术贴II30。还包括计时报警器31,计时报警器31设于冰袋套2的足部区域2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将冰柱分别置于冰袋1中的条形冰柱袋内,沿折痕14压紧密封,将冰袋1放置冰箱内冰冻达到理想状态时取出后,从冰袋套2开口处放入冰袋套内,调整对应放置好后,将冰袋套2的足部区域II21直接置于足部上,踝部区域II22环绕足踝部位,使用魔术贴固定于后踝,将冰袋套2两侧的侧翼部27上的绑带29进行交叉固定于足底,调节松紧适宜,设置计时报警器31的时间,即可。冰敷结束后,将冰袋消毒,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