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6602发布日期:2018-07-07 07:1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手术后,特别是腰椎手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进行康复,为了提高康复的质量,需要对腰椎进行康复锻炼。然而现有的锻炼设备体积大,不易搬运,患者往往只能定期到康复中心进行康复锻炼,从而使康复周期延长,而且使用时常常需要旁人辅助进行,操作复杂,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锻炼,除此以外,传统的锻炼设备由于其需要为不同患者服务,所以康复锻炼效果因人而异。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其为穿戴式结构,患者无需旁人辅助即可随时随地进行康复锻炼,而且能够量身定制,提高康复锻炼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包括背板;背板为光敏树脂材质;背板上分别固定有肩部背带和腰部绑带;背板中部开有竖直方向的通槽;背板左侧开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滑槽内转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丝杠;丝杠下端穿过滑槽底端且伸入背板内;背板内,丝杠下端同轴固定有从动锥齿轮;滑槽下方,沿水平左右方向穿过背板下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背板内,传动轴上同轴固定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传动轴右端同轴固定有手轮;背板上安装有按摩装置;

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支撑块、设置在支撑块后方的连接条;丝杠穿过支撑块且与支撑块螺纹连接;支撑块左端伸出滑槽外;支撑块后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挡板;两个挡板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安装轴;安装轴穿过连接条左部;连接条与安装轴配合转动连接;安装轴右侧,支撑块与连接条之间连接有压簧;连接条左端固定有挡托;挡托前侧开有弧形槽;连接条右端前侧固定有连杆;连杆前端固定有托座;托座前端转动连接有按摩球;所述的按摩球穿过通槽。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穿过连接条、连杆和托座开有送药孔;连接条上,送药孔后端扣接有密封盖。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的背板上均匀开有透气口;背板前侧配合固定有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腰椎锻炼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背板能够对患者背部起到支撑和矫正作用;背板为光敏树脂材质,能够根据医生的康复指导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背板;肩部背带和腰部绑带,能够使患者将背板穿戴固定;通槽与患者的脊椎位置对应,方便按摩装置对患者的腰椎部位进行按摩锻炼;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能够通过传动轴的转动使丝杠转动;支撑块与丝杠螺纹连接,支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丝杠转动能够使支撑块沿滑槽滑动,改变按摩装置的高度位置;按摩球能够对患者腰椎部位进行敲打按摩,起到锻炼效果。

2、送药孔内能够放入药液,使按摩球按摩的同时,辅以擦拭药液治疗。

3、背板上均匀开有透气口,通风透气,使患者更舒适,而且减轻背板质量;硅胶垫使患者背部接触时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板内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摩装置分解结构图;

图中,1、背板;2、肩部背带;3、腰部绑带;4、通槽;5、滑槽;6、丝杠;7、从动锥齿轮;8、传动轴;9、主动锥齿轮;10、手轮;11、支撑块;12、连接条;13、挡板;14、安装轴;15、压簧;16、挡托;17、弧形槽;18、连杆;19、托座;20、按摩球;21、送药孔;22、密封盖;23、透气口;24、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包括背板1;背板1为光敏树脂材质;背板1上分别固定有肩部背带2和腰部绑带3;背板1中部开有竖直方向的通槽4;背板1左侧开有竖直方向的滑槽5;滑槽5内转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丝杠6;丝杠6下端穿过滑槽5底端且伸入背板1内;背板1内,丝杠6下端同轴固定有从动锥齿轮7;滑槽5下方,沿水平左右方向穿过背板1下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8;背板1内,传动轴8上同轴固定有主动锥齿轮9;所述的主动锥齿轮9与从动锥齿轮7啮合连接;传动轴8右端同轴固定有手轮10;背板1上安装有按摩装置;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与滑槽5滑动配合的支撑块11、设置在支撑块11后方的连接条12;丝杠6穿过支撑块11且与支撑块11螺纹连接;支撑块11左端伸出滑槽5外;支撑块11后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挡板13;两个挡板13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安装轴14;安装轴14穿过连接条12左部;连接条12与安装轴14配合转动连接;安装轴14右侧,支撑块11与连接条12之间连接有压簧15;连接条12左端固定有挡托16;挡托16前侧开有弧形槽17;连接条12右端前侧固定有连杆18;连杆18前端固定有托座19;托座19前端转动连接有按摩球20;所述的按摩球20穿过通槽4。

穿过连接条12、连杆18和托座19开有送药孔21;连接条12上,送药孔21后端扣接有密封盖22;背板1上均匀开有透气口23;背板1前侧配合固定有硅胶垫24。

光敏树脂材料常规状态是液态,经过激光照射能够固化,固化后的光敏树脂强度高、耐高温、防水。本实施例中,背板1采用光敏树脂材质,一方面固化后的光敏树脂的高强度特性能够起到对患者背部的支撑矫正作用,另一方面,光敏树脂的液体变固体的光敏特性使得背板1能够实现量身定制,根据患者的体型能够制成合适大小的背板1,同时结合患者腰椎情况与医生的指导,能够使背板1内侧的形状合适,有利于对患者腰椎的矫正恢复。

使用时,首先调节肩部背带2和腰部绑带3,将背板1牢固的固定在背部,此时患者的脊椎形状即得到矫正,背板1中部的通槽4位置此时对应患者的脊椎位置,之后患者转动手轮10,传动轴8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9转动,通过齿轮啮合作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丝杠6转动,丝杠6带动支撑块11在滑槽5内滑动,从而使按摩装置的高度位置改变。

当调整好按摩装置的位置之后,将手肘部位放在挡托16前面的弧形槽17内,手肘向后推动挡托16,连接条12即可绕安装轴14转动,从而使按摩球20穿过通槽4轻轻击打患者的腰椎位置,实现对患处的按摩作用,之后患者手肘离开挡托16,通过压簧15的弹力作用,连接条12被弹回,按摩球20即退出通槽4。通过手肘的连续向后推动作用,实现了按摩球20连续的敲打按摩作用,为了避免伤害患者,本实施例中的按摩球20可以采用橡胶等软质材料。

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用法之外,还可保持手肘后压动作的同时转动手轮10,此时按摩球20即沿患者背部脊椎部位上下滚动,实现了滚动按摩的作用,而且此过程中,可以打开密封盖22向送药孔21内注入药液、药膏等辅助治疗药物,这些药物通过送药孔21与按摩球20接触,随着按摩球20的滚动,逐渐涂抹擦拭在了患者背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