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014发布日期:2018-09-01 02:51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诊疗和护理工作中,应该将幢孔的变化看作是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一种具体指征。瞳孔虽小,但可以反映机体的重要情况,有时瞳孔散大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观察瞳孔的动态改变,对病变的定位、损害的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有人将瞳孔比作“生命的橱窗”。医院中医生在给病人临床检测瞳孔变化时。通常只能通过手电发生光源直射眼球观察瞳孔的变化,而且只能观察一只眼球的瞳孔变化,不能同时观察两只眼球瞳孔同时变化的情况。特别是刚动完手术的病人,需要快速判断瞳孔变化情况,以作出合理的救护措施。因此本实用性专利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可快速观察双瞳孔同时变化情况,并且提供了测量工具,大大提高瞳孔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包括圆形镜框、眼皮撑环和灯光圆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镜框具有2片,且对称设置,所述的圆形镜框相对侧下部设有支撑桩,所述的圆形镜框相背侧上部设有折叠搭杆,折叠搭杆通过活动铰链与圆形镜框相连,且其折叠方向与圆形镜框相对的方向一致,所述的圆形镜框中部设有透明标尺,所述的圆形镜框内侧中部设有眼皮撑环,所述的圆形镜框相背侧中部设有电池柜,所述的圆形镜框相对侧中部通过连接横杆相连,所述的连接横杆中部设有按压器,所述的按压器左右侧分别设有左侧灯光控制器和右侧灯光控制器。

所述的按压器通过活动套管与连接横杆相连。

所述的眼皮撑环圆弧中部设有硅胶护垫。

所述的眼皮撑环通过眼皮撑杆与按压器相连。

所述的眼皮撑环通过球型活动扣与圆形镜框相连接。

所述的眼皮撑杆穿过连接套环。

所述的灯光圆环圆弧中部设有照射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两片圆形镜框相背侧上部设有的折叠撑杆,方便医生护士携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眼皮撑环圆弧中心部位设有硅胶护垫可有效减轻撑环对病人的压伤。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圆形镜片设有两片,且成对称设置,在临床,医生护士可快速同时观测两瞳孔变化情况。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圆形镜框中部设有透明标尺,为判断病人瞳孔变化情况提高了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在按压器上设置的左右侧的灯光控制器,可不换手就能对两只眼球照射进行切换,进而对瞳孔快速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为圆形镜框,2为折叠搭杆,3为支撑桩,4为按压器,5为眼皮撑杆,6为硅胶护垫,7为电池柜,8为灯光圆环,9为照射灯泡,10为透明标尺,11为连接横杆,12为活动套管,13为左侧灯光控制器,14为右侧灯光控制器,15为眼皮撑环,16为连接套环,17为球型活动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装置,包括圆形镜框1、眼皮撑环15 和灯光圆环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镜框1具有2片,且对称设置,所述的圆形镜框1相对侧下部设有支撑桩3,所述的圆形镜框1相背侧上部设有折叠搭杆2,能装置提供有效着力点,所述的圆形镜框1相对侧中部通过连接横杆11 相连,所述的连接横杆11中部设有按压器4,所述的按压器4左右侧分别设有左侧灯光控制器13和右侧灯光控制器14,所述的圆形镜框1中部设有透明标尺 10,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判断病人瞳孔具体变化情况,所述的圆形镜框1内侧中部设有眼皮撑环15,所述的圆形镜框1相背侧中部设有电池柜7。

如图1所示,所述的按压器4通过活动套管12与连接横杆11相连,按压器可以上下自有活动。

如图1-2所示,所述的眼皮撑环15圆弧中部设有硅胶护垫6,可大大减轻对病人造成的挤压伤害。

如图2所示,所述的眼皮撑环15通过眼皮撑杆5与按压器4相连,所述的眼皮撑杆5穿过连接套环16,按下按压器,眼皮撑环就能将病人眼皮撑开。

如图2所示,所述的眼皮撑环15通过球型活动扣17与圆形镜框1相连接,因此眼皮撑环能在撑杆的带动下顺利撑起。

如图2所示,所述的灯光圆环8圆弧中部设有照射灯光9,可以对病人眼球进行垂直照射。

如图2所示,所述的折叠搭杆2通过活动铰链与圆形镜框1相连,且其折叠方向与圆形镜框1相对的方向一致,方便装置收藏和携带。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