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微创口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680发布日期:2018-08-10 19:44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引流器。



背景技术:

引流是指从体腔或创腔引流液体的行为。一般来说需要在人体体腔内置入植入管,体内放置的植入管不可更换,一般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保留数天。

传统的引流器中包括引流管和收纳袋,通过引流管与植入管的连接,来将积液引流至收纳袋中。传统引流器中的引流管一般采用的是普通引流管道,普遍出现以下问题:(1)引流速度无法调整,引流速度过快可能造成患者血压偏低,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2)引流物若发生倒流,无法及时处理,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3)对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情况下,引流的量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收纳袋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会发生引流偏多的问题;(4)引流管与植入管尺寸不匹配,引流管管径偏大,不能进行匹配安装,留下缝隙,无法实现无菌操作,易造成感染。

有申请号为201620635348.2的专利文件公开的技术可以现有技术的一部分问题。其文件中公开技术在引流袋上设有出液口使得引流袋的容积可以扩大,但是不能够使得容积可以变小,因此其只能够实现引流量的扩大,而不能实现引流量的限制,而在引流操作的时候,引流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引流量太多或太少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并且就算其能够通过出液口进行容积扩大,但是由于出液口出液量不好计算,因此容积扩大量不精确。

因此,现有技术和传统技术中的引流器都无法解决引流量精确和引流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微创口引流器,具有引流量精确和可以进行引流量限制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次性微创口引流器,包括相连通的引流容器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引流管接头,植入管上设有与引流管接头可适配连接的植入管接头,引流管接头与植入管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和引流观察壶,所述引流容器为容积大小可调式引流容器,所述引流管上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固定软板,固定软板上设有S型槽,引流管的一部分嵌在S型槽内,使得引流管的一部分保持S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流容器包括与引流管连通的引流袋和容积调节机构,所述容积调节机构包括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两侧设有对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进行支撑的滑槽;引流袋设置在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之间;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贴紧,使得引流袋也与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贴紧;引流袋上与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贴紧的调节部将引流袋分割成了相对靠近引流管的容纳空间和相对远离引流管的非容纳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单向阀为单向瓣膜,所述单向瓣膜设置在引流管内,被引流管挤压凹成空心半球型,所述单向瓣膜外沿上设有连接部和接触部,连接部与引流管固定连接,接触部与引流管接触但不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流管上设有缓流漏斗,缓流漏斗的小口径开口端朝向单向瓣膜的凹陷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流袋上设有刻度标记。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流袋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刻度标记。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流管上还设有止流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容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1-引流管,2-植入管,3-流量调节器,4-引流观察壶,5-单向阀,6-缓流漏斗,7-引流袋,8-袋夹,9-一号滑动架,10-二号滑动架,11-滑槽,12-固定软板,13-止流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次性微创口引流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次性微创口引流器,包括引流容器、引流管1、植入管接头,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容器连通,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插入保留在人体内腔的植入管2连接的引流管接头。所述植入管接头设置在植入管上。

本实施例中,植入管接头与植入管一体成型。

植入管接头与引流管接头的装接,实现引流容器与植入管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植入管接头与引流管接头的装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套接,实现快速装配和尺寸的无缝匹配,避免病菌进入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固定软板12,所述固定软板上设有S槽,引流管的一部分嵌在S槽内,使得引流管的一部分保持S型,所述固定软板用于设置在患者身上。固定软板的存在的意义在于更好的便于引流管的固定,同时将引流管弯曲成S型,起到缓冲作用。固定软板可以在绑带作用下绑住人体身上进行固定,固定软板引流管进行一定程度固定。

临床患者病情要求引流液体引流速度宜慢不宜过快,引流速度过快可能将造成血压偏低,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3和引流观察壶4。

本实施例的重要设计点在于,所述引流容器为容积大小可调的引流容器。

要实现上述效果,在生产时,厂商生产多种规格型号的引流器,每种规格型号的引流器中引流容器的容量不同。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引流容器。

进一步地,为了保障安全性,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止流夹13,使得止流夹关闭,引流管完全切断流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引流容器为容积大小可调的引流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所述引流容器与引流管可拆卸连接,使得自主调整与引流管连接的引流容器的规格来实现引流容器容积大小的调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引流容器为容积大小可调的引流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所述引流容器包括与引流管连通的引流袋7和用于容积调节的容积调节机构,所述容积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引流袋两侧的袋夹8。两个袋夹相对设置,两个袋夹的相对面上皆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11。所述引流袋的一侧设置在一个袋夹的两条滑槽之间,引流袋的另一侧设置在另一个袋夹的两条滑槽之间。

一个袋夹上的一条滑槽与另一个袋夹上对应的滑槽构成了一号滑槽组,一个袋夹上的另一条滑槽与另一个袋夹上的对应的滑槽构成了二号滑槽组。

所述一号滑槽组的两个滑槽内分别设有一号滑动架9的两端,二号滑槽组的两个滑槽内分别设有二号滑动架10的两端。当然,引流袋则位于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之间。引流袋与引流管的连通处位于上述滑槽的一侧。

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贴紧,使得引流袋也与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贴紧。引流袋上与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贴紧的调节部将引流袋分割成了两个空间,一个为靠近引流袋和引流管连通处的容纳空间,另一个为远离引流袋和引流管连通处的非容纳空间。使得当引流物通过引流管进入引流袋后只能够到容纳空间中,不能够通过调节部进入非容纳空间中。那么当通过人为调整一号滑动架和二号滑动架的位置,同时也就改变了引流袋上的调节部的位置,从而调整了引流袋能够容纳引流物的容积。

当然,为了便于调整尺寸,所述引流袋上左右侧皆设有相对应的刻度标记。右侧从引流袋与引流管的连接侧到引流袋对应的另一侧依次设有100ml~900ml 的标记,左侧从引流袋与引流管的连接侧到引流袋对应的另一侧依次设有 900ml~100ml的标记。设计成这种结构是为了便于读数精确。

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袋上还有便于引流袋悬挂的悬挂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为了防止引流物倒流造成对患者的二次感染,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5,使得引流物流向只能由植入管朝向引流容器。

所述单向阀为单向瓣膜,所述单向瓣膜设置在引流管内,被引流管挤压凹成空心半球型,所述单向瓣膜外沿上设有连接部和接触部,连接部与引流管固定连接,接触部与引流管接触但不连接。

凹成空心半球型的单向瓣膜的凹陷方向朝向引流容器,使用的时候,当液体流向为植入管至引流管时,液体压力,使得单向瓣膜上的接触部被压力压着向凹陷中心靠拢,使得单向瓣膜与引流管内壁之间出现供液体通过的缝隙。当液体流向为引流管至植入管时,给单向瓣膜液体压力,但是由于单向瓣膜为空心半球型,单向瓣膜的外沿与引流管内壁紧密贴合,液体压力的方向使得单向瓣膜外沿与引流管内壁贴合得更为紧密,不能够通过液体,从而实现单向液体流通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内还设有缓流漏斗6,缓流漏斗的小口径开口端朝向单向瓣膜的凹陷。缓流漏斗位于单向瓣膜与引流容器之间,可以在引流物倒流瞬间时减少流向单向瓣膜的引流物流量,减少引流物对单向瓣膜的冲击,保证单向瓣膜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采用的单向瓣膜相对于现在市面上医疗产品使用的单向阀,成本更加低。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排出引流的积液,所述引流袋上还连通有排液管。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