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7858发布日期:2018-07-24 19:11阅读:18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日前在各大医院广泛普及,腹腔镜手术后会常规通过Trocar的洞来留置伤口引流管,由于Trocar的洞大于引流管,所以常常需要通过缝线来固定引流管,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引流管滑脱还需将缝线打结于引流管进行引流管的固定。

临床上常常需要调整引流管的深浅(即退管),这时就需要用镊子将固定在引流管上的缝线下拉,当缝线没系紧时引流管容易滑脱,系的太紧用镊子退管时又很困难,有时甚至造成病人严重不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减轻牵拉引流管引起的不适感,并有效降低脱管率的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皮肤敷贴、气囊固定座以及对称设置于气囊固定座、皮肤敷贴之间的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气囊固定座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皮肤敷贴上;所述气囊固定座包括环形固定本体及控制充气、放气的充气囊。

优选的,所述皮肤敷贴为左右两片,左右两片上设置有拉紧带,通过拉紧带进行两片皮肤敷贴间开口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充气囊通过充气管与环形固定本体连接,充气管上还设置一调节阀门,可进行环形固定本体的充气与放气。

优选的,所述拉紧带一端固定于其中一片皮肤敷贴上,另一端穿过固定设置在另一片皮肤敷贴上的卡孔,卡孔及拉紧带相对设置有配合的卡位钩。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意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可拉紧的皮肤敷帖、固定引流管的可反复充气气囊及气囊与敷贴间的固定杆,使用时皮肤敷帖贴于伤口两边,引流管从气囊固定座中穿出,通过向气囊内打气而稳定引流管,退管时,放掉气囊内的气体,而实现引流管退管。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使引流管固定更加牢固,减轻调整引流管时病人的不适,待拔管后,尤其是引流管放置较长时间的病人,只需通过调整皮肤敷贴上的拉紧带,使皮肤对合更好,促进伤口愈合,待伤口愈合后直接撕掉敷贴即可,既美观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拉紧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紧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1、气囊固定座2、固定杆3、皮肤敷贴4和拉紧带5。

本实施例的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左右两片皮肤敷贴4,皮肤敷贴之间留有引流管放置的开口,左右皮肤敷贴上各通过一固定杆3与气囊固定座2连接,气囊固定座包括环形固定本体21及充气囊22、充气管23以及调节阀24,两片皮肤敷贴间开口大小调节拉紧带调节,拉紧带本体53一端固定于其中一片皮肤敷贴上,另一端穿过固定设置在另一片皮肤敷贴上的卡孔51,卡孔及拉紧带相对设置有配合的卡位钩52。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不需缝合,只需要将皮肤敷贴间的拉紧带拉紧即可对合皮肤,而且方便退管的一种腹腔伤口引流管固定装置,引流管固定也较为牢固,方便医务人员退管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患者痛苦。

临床上伤口待拔管后,留置伤口引流管时间短的年轻患者常常比较容易愈合,然而放置引流管时间较长的老年患者引流管留下的伤口常常愈合较慢。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待伤口引流管拔除后,撤掉固定杆及气囊固定座,再将敷贴拉紧些,待伤口愈合后直接撕掉敷贴即可,既美观又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