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痔疮术后三腔两囊梭形肛管压迫止血引流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7859发布日期:2018-07-24 19:12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痔疮术后三腔两囊梭形肛管压迫止血引流栓。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治疗嵌顿痔的有效方法。术后出血是痔疮手术最为凶险的并发症,因此分析手术后出血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就成为了临床上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之一。

目前临床术后主要使用纱条卷用于肛管压迫引流和出血观察,但存在患者直肠压迫症状明显,便意强烈痛苦难忍;纱布表面粗糙,取出时易损失肛管手术切口;引流困难,不便观察等缺点。基于此,发明人结合临床需求,制成了痔疮术后三腔两囊梭形肛管压迫止血引流栓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痔疮术后三腔两囊梭形肛管压迫止血引流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栓体和引流管,所述栓体为竖直的梭形结构,所述引流管安装在栓体内部,且上下两端伸出栓体,所述引流管上端伸出栓体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侧孔,所述引流管底端伸出栓体的部位设置有引流袋接口,所述栓体内部在引流管两侧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充气气囊底端在栓体外部均设置有充气正压软阀,所述充气正压软阀和栓体间设置有外固定带,所述栓体外表面上等距设置有栓体突触。

优选的,所述侧孔、栓体突触、栓体、充气气囊、引流管、外固定带、充气正压软阀、引流袋接口为一体结构,不可拆卸。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带两端设置有固定纽扣。

优选的,所述栓体及栓体突触为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痔疮术后三腔两囊梭形肛管压迫止血引流栓,梭形设计符合肛管生理解剖特点;栓体突触有利于固定止血纱布,保留了传统手术利用纱布粗糙面压迫止血的优点;栓体及栓体突触使用硅胶材质,增加了压迫栓体的弹性,降低了传统单纯使用纱布卷压迫止血给患者带来的强烈痛苦便感;采用气囊结构,可根据患者感觉及出血情况调整气囊压力,操作简便,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中空引流管结构,便于观察出血情况和引流直肠积血,一旦出现出血较多等紧急情况,可不取出压迫止血栓,直接进行冰盐水加肾上腺素冲洗;人性化外固定带固定简便,解决了传统手术制作使用丁字带程序繁琐,患者体检较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孔、2栓体突触、3栓体、4充气气囊、5引流管、6外固定带、7充气正压软阀、8引流袋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痔疮术后三腔两囊梭形肛管压迫止血引流栓,包括栓体3和引流管5,所述栓体3为竖直的梭形结构,所述引流管5安装在栓体3内部,且上下两端伸出栓体3,所述引流管5上端伸出栓体3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侧孔1,所述引流管5底端伸出栓体3的部位设置有引流袋接口8,所述栓体3内部在引流管5两侧有充气气囊4,所述充气气囊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充气气囊4底端在栓体3外部均设置有充气正压软阀7,所述充气正压软阀7和栓体3间设置有外固定带6,所述栓体3外表面上等距设置有栓体突触2。

进一步的,所述侧孔1、栓体突触2、栓体3、充气气囊4、引流管5、外固定带6、充气正压软阀7、引流袋接口8为一体结构,不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带6两端设置有固定纽扣。

进一步的,所述栓体3及栓体突触2为硅胶材质。

具体的,该痔疮术后三腔两囊梭形肛管压迫止血引流栓,痔疮手术结束,在肛门窥器下,认真检查手术切口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将洒满止血粉的纱布包裹于栓体3,均匀固定在栓体突触2上,将引流栓轻轻植入肛门窥器内,放置于合适位置,退出肛门窥器。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分别自充气正压软阀7向充气气囊4内注入50ml等量气体,轻轻外拉有阻力,医用胶布在臀部两侧固定外固定带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