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引导针、弹性静脉针管及弹性静脉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9906发布日期:2018-07-20 18:0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刺引导针、弹性静脉针管及弹性静脉针。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已成为现代临床治疗中最常见且最有效的给药方式之一,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中必不可少。一次性输液器通过静脉针与人体静脉连通,现有技术中静脉针的针管多采用铁质空心管。铁管针穿刺能力强,其留置于皮肤血管时,铁管针本身就成为潜在隐患。

现有技术的静脉针,铁质针管与人体血管的相容性较差,针管留置于血管内时容易发生跑针或者再次穿透血管的现象,容易造成静脉血管的损伤;病人在进行静脉注射扎针时合理活动受到限制;并且需要医护人员检查并调整针头位置,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外,现有的针管在进行静脉穿刺操作时,落空手感不明显,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才能完成准确进针,失误率较高。此外,铁质空心针静脉穿刺造成的创口大,疼痛感明显。穿刺完成后回血现象需要血液通过针管的内腔后才能被观察到,回血观察不灵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引导针,用于引导弹性静脉针管穿刺静脉,定位更精确、进针准确性高、引针件可放大落空手感,可视回血快。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静脉针管,与血管的相容性好,能够有效避免针管跑针或穿透血管的现象发生,便于病人合理活动,减轻病人疼痛感及静脉损伤;同时相应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静脉针,进针时定位精确、穿刺准确性高、落空感明显;针管容置于血管内时不易跑针或穿透血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穿刺引导针,其包括针杆及引针件,针杆设置有尖刺部,引针件连接于针杆的靠近尖刺部的一端,引针件的靠近尖刺部的表面为圆弧形面,引针件开设有至少一个引流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引流槽沿针杆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引流槽的个数为多个,多个引流槽绕针杆的轴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引针件的背向尖刺部的表面为圆弧形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针杆的远离尖刺部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

一种用于与上述穿刺引导针配合的弹性静脉针管,其包括弹性针管、输液软管及隔离塞,弹性针管具有管腔,弹性针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开设有与管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端部开设有与管腔连通的第二开口,输液软管设置于第二端部并与管腔连通,隔离塞用于密封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弹性针管的外径自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弹性针管的壁厚自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端部设置有推针柄。

一种弹性静脉针,其包括上述的穿刺引导针和上述的弹性静脉针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引导针,针杆为实心针,尖刺部在穿刺静脉时定位准确。引针件设置于针杆靠近尖刺部的一端,其靠近尖刺部的表面设置为圆弧形面,穿刺过程中该弧形表面与尖刺部形成的夹角迫使血管壁扩张完成进针,同时产生较强的落空手感。穿刺产生的创口小,疼痛感相应减轻,伤口感染的几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管,弹性针管与血管的相容性较好,且其容置于血管内不容易发生位置变动,能够有效避免针管跑针或是针管穿透血管的情况。便于病人的合理活动,减小病人的疼痛感及静脉注射对静脉的损伤,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穿刺引导针引导弹性静脉针管进入静脉,进针的定位准确、落空手感明显、创口小、疼痛感轻。隔离塞的设置便于进针完成后穿刺引导针的抽离,使弹性针管能稳定容置于血管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刺引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针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管与穿刺引导针的配合状态剖视图。

图标:1-弹性静脉针;2-弹性静脉针管;3-弹性针管;4-管腔;5-第一端部;6-第一开口;7-第二端部;8-第二开口;9-进液口;10-推针柄;11-输液软管;12-隔离塞;14-穿刺引导针;15-针杆;16-尖刺部;17-握持部;18-引针件;19-引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配合”、“连接”、“连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静脉针1,包括弹性静脉针管2及穿刺引导针14。穿刺引导针14可滑动地设置于弹性静脉针管2内。

请参阅图2,弹性静脉针管2包括弹性针管3、输液软管11及隔离塞12。

弹性针管3具备一定的硬度和柔韧性,其内部具有管腔4,用于容置穿刺引导针14并且为血液和药液的通过提供通道。弹性针管3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5和第二端部7。第一端部5用于进行穿刺并容置于血管内,该第一端部5开设有与管腔4连通的第一开口6;第二端部7用于和输液器连通,该第二端部7开设有分别与管腔4连通的进液口9及第二开口8。

弹性针管3与血管的相容性较好,其容置于血管内时不会穿透血管引起扎针处鼓包或者是对静脉的损伤;同时其在血管内不容易发生滑动或滚动,能够有效避免跑针。采用弹性针管3代替传统的硬质针管,便于病人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适当活动,无需医护人员频繁地检查并调整针管位置,减小病人的疼痛感、针管对静脉的损伤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弹性针管3采用透明的弹性材料,便于在穿刺过程中直接观测到回血状况,无需等待血液经过管腔4后才能观测到回血状况,回血现象灵敏。

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针管3的外径自第一开口6至第二开口8逐渐增大,且弹性针管3的壁厚自第一开口6到第二开口8逐渐增大。上述的设置方式便于力的传导,进针时易于将弹性针管3推送进入血管;进针过程中导致皮肤和血管紧抱弹性针管3,弹性针管3的留置稳定性提高;完成输液后便于弹性针管3顺利抽离。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输液软管11设置于第二端部7,该输液软管11的远离弹性针管3的一端用于在静脉注射时与输液器等设备连通,输液管的靠近弹性针管3的一端通过进液口9与管腔4进行连通便于向血管内输送药液。

第二端部7设置有推针柄10,便于在进针时握持及推进弹性针管3。在本实施例中,推针柄10设于进液口9在第二端部7的两侧,避免输液软管11干扰穿刺操作及穿刺视野。

隔离塞12用于密封第二开口8,便于穿刺引导针14推进、抽离。

请参阅图3,穿刺引导针14包括针杆15及引针件18。

具体地,针杆15为传统中医使用的银针,其为大致的圆柱状结构,针杆15与隔离塞12配合,穿刺引导针14通过针杆15与隔离塞12滑动连接。

针杆15容置于管腔4内的一端设置有尖刺部16。尖刺部16为实心结构,其对血管的捕捉更准确,定位更精准。其刺入血管后创口小,对血管的损伤小。

针杆15的远离该尖刺部16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17。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7同样为大致的圆柱状,圆柱状的设置便于握持,同时便于采用搓捻进针的方式提高进针的准确性。

引针件18连接于针杆15的靠近尖刺部16的一端并位于管腔4内。引针件18的外径稍小于管腔4的内径便于在管腔4内活动,且其外径稍大于第一开口6的内径便于推动第一端部5进行穿刺。

引针件18为大致的球状结构,其靠近尖刺部16的表面为圆弧形面,穿刺过程中该圆弧形面与尖刺部16形成的夹角能够迫使血管壁扩张完成进针,同时放大了落空手感,穿刺产生的创口小,疼痛感减轻,伤口感染的几率降低;其背向尖刺部16的表面为圆弧形面,用于迫使隔离塞12进行扩张,便于将穿刺引导针14抽离隔离塞12。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引针件18的表面开设有引流槽19,每个引流槽19沿针杆15的轴向延伸并绕针杆15的轴线均匀分布。引流槽19的设置使引针件18和弹性针管3之间始终具有空隙,便于血液及药液的经过。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1,弹性静脉针管2和穿刺引导针14配合模拟动物刺丝进行穿刺。穿刺操作前,尖刺部16和引针件18位于管腔4内防止受到污染从而对穿刺部位造成感染。请参阅图5,穿刺操作时,尖刺部16伸出第一开口6,引针件18抵靠第一开口6并将弹性针管3抵进血管。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1在进行穿刺时,可以采用常规的静脉针推针方式进针;也可以采用类似于中医银针的“提按搓捻”的方式进针,采用该方法进针时,操作反应速度及灵敏度增加,定位及进针更加准确。穿刺完成后,将该穿刺引导针14通过隔离塞12抽离弹性静脉针管2,与血管相容性好的弹性针管3留置于血管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1,可以通过进针部位到不同给药部位的不同距离增大或减小针杆15和弹性针管3的长度,实现对目标部位靶向给药,施药操作精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引导针14,实心针的设置对血管的定位准确,使进针精准。引针件18的设置使进针后产生较强的落空手感,便于进针的判断。引针件18的靠近尖刺部16的圆弧形面与尖刺部16形成的夹角迫使血管壁瞬间扩张,便于进针,穿刺产生的创口小,疼痛感减轻,伤口感染的几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管2,采用弹性针管3用于容置于血管内,弹性针管3与血管的相容性较好,能够有效避免针管跑针或是针管穿透血管的情况。便于病人的适当活动,减小病人的疼痛感及静脉注射对静脉的损伤,相应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静脉针1,采用穿刺引导针14引导弹性静脉针管2进入血管内,进针准确、落空手感明显、创口小、疼痛感轻,容置于血管内的弹性针管3不易跑针、穿透损伤血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