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172发布日期:2018-09-01 03:0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计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计是医院中会常用的一种测量患者体温的医学仪器,医护人员会给不同的患者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在不同的患者使用前需要对温度计进行消毒,以保证卫生和安全。现目前对温度计的消毒方式是,使用棉花沾取一些酒精后,对温度计进行擦拭。若棉花内沾取的酒精过多时,擦拭温度计时,酒精会溢出,进而导致酒精的浪费;若棉花内沾取的酒精过少时,擦拭温度计时,棉花太过干燥,导致温度计消毒不到位。

所以现在有一种对温度计进行消毒的放置架,将温度计放置到放置架内,消毒液对温度计进行浸泡,即可实现对温度计进行消毒。但此过程中,缺少对温度进行夹持的计夹具,温度计未被固定,在移动放置架时,放置架上的温度计容易晃动或掉落后损坏;同时当在温度计被消毒液浸泡后,消毒液过多的粘附在温度计上,温度计非常湿滑,难以立即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温度计消毒装置,以对消毒后的温度计进行快速干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温度计消毒装置,由若干温度计放置盒组成,所述温度计放置盒包括壳体、对温度计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和干燥机构;

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且机壳容纳腔的中部水平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容纳腔分为上端的第一容纳腔和下端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放置有若干中心带孔的吸水棉;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放置有足量消毒液;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分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轴、楔块和对温度计进行夹持的夹持环,所述夹持环与第一通孔相对,所述夹持环包括左夹块和右夹块,所述左夹块的一端与右夹块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左夹块的另一端与右夹块的另一端均与固定轴铰接,固定轴的下端与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轴的上端为自由端;所述楔块的一侧与左夹块靠近弹簧的一端滑动接触,楔块的另一侧与右夹块靠近弹簧的一端滑动接触;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出风机和出风管,所述出风机与出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楔块上设有与夹持环内壁相对的出风口,且出风口与出风管连通。

基础方案的原理:需要对温度计进行消毒时,先将楔块插入到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此时左夹块与右夹块之间的弹簧被拉伸,然后将温度计穿过夹持环的中心,通过第一通孔插入到机壳的第一容纳腔中,然后温度计的下端依次穿过吸水棉的孔与分隔板的第二通孔接触,进而温度计的下端进入到第二容纳腔中与消毒液接触;消毒液对温度计进行消毒;然后取下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的楔块,弹簧收缩,左夹块和右夹块对温度计进行夹紧,同时吸水棉也对温度计进行固定。

需要使用消毒后的温度计时,楔块插入到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左夹块与右夹块之间的弹簧被拉伸,温度计被放松,然后将楔块内的通风道与出风管连接,启动出风机,然后缓慢取出温度计,此时第二容纳腔内的吸水棉会吸取温度计上的消毒液,当温度计到达楔块处时,楔块出风口出来的风对温度计上的消毒液进行干燥,取出的温度计即可立即使用。

基础方案的优点:1、楔块能与左夹块和右夹块滑动接触,同时楔块内设有通风道,楔块能够嵌入到夹持机构中,进而对温度计进行放松,也能从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取出,时温度计被夹紧,能快速的对温度计进行夹持和放松,方便取出温度计,同时避免温度计在机壳中晃动的过程中被破坏;同时通风道内喷出的风能对温度计上的消毒液进行干燥,使消毒后的温度计能被立刻使用;2、第一容纳腔内设有吸水棉,当温度计在机壳内晃动时,吸水棉能对温度计进行缓冲固定,同时在取出温度计时,吸水棉能吸收温度计上的消毒液进行预吸收,方便楔块对温度计进行快速干燥;3、夹持环包括左夹块和右夹块,且通过固定轴和弹簧连接左夹块和右夹块,左夹块和右夹块相对固定轴转动,同时弹簧能让左夹块和右夹块回复到原位,方便对温度计进行夹持和放松。

综上所述,整个装置中的楔块,能将夹持环的夹持直径进行改变,进而方便对温度计进行夹持,实现对温度计的固定,吸水棉和楔块通风道内的风,分别能对温度计上的消毒剂进行预吸收和干燥,进而对温度计上的消毒液进行快速干燥,进而方便温度计能在消毒后立即使用。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左夹块和右夹块的内壁上均设有缓冲垫。通过上述设置,当取下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的楔块时,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的弹簧会立刻收缩,给温度计造成一定的冲击力,此时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的缓冲垫能对该冲击力进行吸收,进而对温度计进行保护。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夹持机构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通过上述设置,温度计依次通过夹持机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温度计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方便将温度计插入到机壳内,也方便将温度计从机壳内取出。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通所述壳体上设有流通孔和封堵流通孔的封堵塞,且流通孔位于分隔板的下方。通过上述设置,对第二容纳腔内的消毒液进行替换时,可拆卸流通孔上的封堵塞对消毒液进行替换,使消毒液的替换过程方便快速;也可将多个温度计放置盒合并,使多个温度计放置盒的流通孔连通,方便对多个温度计进行同时消毒,也实现消毒液的共用。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温度计的最大直径。通过上述设置,第二通孔能对温度计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度计消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上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0、分隔板101、吸水棉102、第一通孔103、第二通孔104、流通孔105、封堵塞106、第一容纳腔107、第二容纳腔108、左夹块201、右夹块202、固定轴203、弹簧204、缓冲垫205、楔块30、通风道301、出风机40、出风管40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温度计消毒装置,由若干温度计放置盒组成,温度计放置盒包括壳体10、对温度计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和干燥机构。

壳体10容纳腔的中部设有水平焊接的分隔板101;分隔板101将容纳腔分位于上端的第一容纳腔107和位于下端的第二容纳腔108,第一容纳腔107内放置有若干中心带孔的吸水棉102。第二容纳腔108内放置有足量消毒液,第二容纳腔108的壳体10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流通孔105,且壳体10的流通孔105内设有封堵塞106。壳体10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103,分隔板101上设有第二通孔104,第二通孔104的直径小于温度计的最大直径,第一通孔103、第二通孔104和吸水棉102上的空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

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轴203、楔块30和对温度计进行夹持的夹持环。夹持环的中空处与第一通孔103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夹持环包括左侧的左夹块201和右侧的右夹块202,左夹块201的上端与右夹块202的一下端均与弹簧204连接,左夹块201的下端与右夹块202的下端均与固定轴203铰接,固定轴203的下端与壳体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轴203的上端为自由端;楔块30的左侧面与左夹块201的右侧面滑动接触,楔块30的右侧面与右夹块202的左侧面滑动接触;左夹块201和右夹块202的内壁上均设有缓冲垫205,在左夹块201和右夹块202对温度计进行夹紧的一瞬间,缓冲垫205能减小左夹块201和右夹块202带来的冲击。

干燥机构包括出风机40和出风管401,出风机40与出风管401的一端连接,楔块30内设有与出风管401连通的通风道301,楔块30上也有与通风道301连通的出风口,且出风口与左夹块201和右夹块202的内壁相切,便于风切向进入到机壳内,进而使风围绕温度计的周围流动,实现对整个温度计的干燥。

本实施例中,需要对温度计进行消毒时,先将楔块30插入到左夹块201和右夹块202之间,此时左夹块201与右夹块202之间的弹簧204被拉伸,然后将温度计穿过夹持环的中心,通过第一通孔103插入到机壳的第一容纳腔107中,然后温度计的下端依次穿过吸水棉102的孔与分隔板101的第二通孔104接触,进而温度计的下端进入到第二容纳腔108中与消毒液接触;消毒液对温度计进行消毒;然后取下左夹块201和右夹块202之间的楔块30,弹簧204收缩,左夹块201和右夹块202上的缓冲垫205对温度计进行夹紧,同时吸水棉102也对温度计进行固定,此时温度计竖直插入在机壳内,且温度计的玻璃泡的一端与消毒液直接接触。

需要使用消毒后的温度计时,楔块30插入到左夹块201和右夹块202之间,左夹块201与右夹块202之间的弹簧204被拉伸,温度计被放松,然后将楔块30内的通风道301与出风管401连接,启动出风机40,然后缓慢取出温度计,此时第二容纳腔108内的吸水棉102会吸取温度计上的消毒液,当温度计到达楔块30处时,楔块30出风口处的出来的切向风对温度计的周围进行包裹,进而对温度计上的消毒液进行干燥,取出的温度计即可立即使用。

在使用后可拆卸流通孔105处的封堵塞106,对第一容纳腔107内的消毒液进行替换,替换完成后使用封堵塞106对流通孔105进行封堵;在将若干个温度计放置盒组合使用时,可拆卸各个壳体10上的封堵塞106,然后让相邻两个壳体10上的流通孔105相对,然后封堵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流通孔105即可;整个消毒装置便于拆卸和组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