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固定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815发布日期:2018-09-28 18:38阅读:18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留置针固定敷贴。



背景技术:

原有的留置针的使用周期为72小时,现在增加为96小时。但实际情况是,留置时间在使用了24-48h后,由于长时间使用会引起留置针被血管形状所影响而变弯,且留置针进入人体遇到温度后硬度会变软,导致后期输液不畅,留置不通,滴速变慢影响患者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长时间使用同一留置针时所引起的留置针被血管形状所影响而变弯,导致输液不畅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留置针固定敷贴,包括上部剥离层、中部本体层及下部剥离层,所述的中部本体层包括防水透气外层、体部粘接层和消炎药物内层;

在所述上部剥离层与中部本体层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针尾的加长伸出层,所述加长伸出层包括加长段粘接层和加长段剥离层,该加长伸出层折叠后放置在所述中部本体层的中间部上方,且该加长伸出层的头端固定在该中部本体层上,所述加长伸出层由头端到中部本体层边缘的距离d <该加长伸出层本体的长度l;

在所述加长伸出层上覆有临时覆设层,该临时覆设层的边缘粘结在所述中部本体层上。

使用方式及各部件的作用效果:

使用时,首先去除外包装,撕下下部剥离层,作用是贴于留置针处的皮肤上,再撕下上部剥离层。所述消炎药物内层涂抹金黄散粉末、海藻盐等药物,预防留置针的长期留置引起的穿刺点的静脉炎。在使用24-48h的时间后,由于留置针与血管的长期接触会导致留置针变形,影响输液效果,此时撕下临时覆设层,将加长伸出层的加长段剥离层撕去,留下加长段剥离层并将其粘结在留置针的针尾处,改善留置针的弯折情况,对血管进行绷皮作用,增加留置针的通畅率,解决留置针因留置时间过长导致不畅的概率。

所述防水透气外层的材料可以是高吸收聚丙烯纤维层。

优选地,所述的中部本体层的中部形成一条与所述留置针的针头处形状相匹配的针头凹槽。针头凹槽的设计能更好的固定留置针的针头部位,且与留置针的贴服度更优于平面状的贴膜。

优选地,所述的加长伸出层的中部形成一条与所述留置针的针尾处形状相匹配的针尾凹槽。针头凹槽的设计能更好的固定留置针的针头部位。

优选地,所述的中部本体层的体部粘接层形成凹凸状纹路。所述凹凸状纹路可以形成具有积极向上效果的花型、笑脸型、天使造型等图案,给患者予以鼓励及起到安抚作用。

优选地,在所述的中部本体层上还活动连接抽拉式的弧形盖,该弧形盖与所述加长伸出层的轴心同一水平线上。可在使用加长伸出层时,配套使用弧形盖来对加长伸出层起到遮挡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中部本体层的长度为6-10cm,宽度为7-15cm;

所述加长伸出层的长度为1-5cm。所述的中部本体层可分为四种规格,分别是6cm*7cm、8cm*8cm、10cm*10cm及10cm*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消炎药物内层涂抹金黄散粉末、海藻盐等药物,预防留置针的长期留置引起的穿刺点的静脉炎。

2、在使用24-48h的时间后,由于留置针与血管的长期接触会导致留置针变形,影响输液效果,此时撕下临时覆设层,将加长伸出层的加长段剥离层撕去,留下加长段剥离层并将其粘结在留置针的针尾处,改善留置针的弯折情况,对血管进行绷皮作用,增加留置针的通畅率,解决留置针因留置时间过长导致不畅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临时覆设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防水透气外层 2-体部粘接层 3-消炎药物内层

4-加长伸出层 41-加长段粘接层 42-加长段剥离层

5-临时覆设层 6-弧形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留置针固定敷贴,包括上部剥离层、中部本体层及下部剥离层,所述的中部本体层包括防水透气外层1、体部粘接层2和消炎药物内层3;

在所述上部剥离层与中部本体层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针尾的加长伸出层4,所述加长伸出层4包括加长段粘接层41和加长段剥离层42,该加长伸出层4折叠后放置在所述中部本体层的中间部上方,且该加长伸出层4的头端固定在该中部本体层上,所述加长伸出层4由头端到中部本体层边缘的距离d<该加长伸出层4本体的长度l;

在所述加长伸出层4上覆有临时覆设层5,该临时覆设层5的边缘粘结在所述中部本体层上。

所述的中部本体层的中部形成一条与所述留置针的针头处形状相匹配的针头凹槽。

所述的加长伸出层4的中部形成一条与所述留置针的针尾处形状相匹配的针尾凹槽。

所述的中部本体层的体部粘接层2形成凹凸状纹路。

所述的中部本体层的长度为6cm,宽度为7cm。

所述加长伸出层4的长度为2cm。

首先去除外包装,撕下下部剥离层,作用是贴于留置针处的皮肤上,再撕下上部剥离层。所述消炎药物内层涂抹金黄散粉末、海藻盐等药物,预防留置针的长期留置引起的穿刺点的静脉炎。在使用24-48h的时间后,由于留置针与血管的长期接触会导致留置针变形,影响输液效果,此时撕下临时覆设层,将加长伸出层的加长段剥离层撕去,留下加长段剥离层并将其粘结在留置针的针尾处,改善留置针的弯折情况,对血管进行绷皮作用,增加留置针的通畅率,解决留置针因留置时间过长导致不畅的概率。

实施例2:

其余同实施例1,如图4所示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在所述的中部本体层上还活动连接抽拉式的弧形盖6,该弧形盖6与所述加长伸出层4的轴心同一水平线上。可在使用加长伸出层时,配套使用弧形盖来对加长伸出层起到遮挡作用。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