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扁桃体挤切剥离手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088发布日期:2018-10-16 17:2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扁桃体手术工具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扁桃体挤切剥离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最古老的已知的手术操作之一,扁桃体切除术是在移除腭扁桃体(“扁桃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期间的操作,样体切除术是在移除咽扁桃体(“腺样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期间的操作。经常实施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从而减轻可能与受感染的或肿大的扁桃体或腺样体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例如慢性咽喉炎、复发脓毒性咽喉炎、脓肿、上气道堵塞、耳部感染、口臭和睡眠性呼吸暂停。可以用许多方法中的一种来移除组织,而现在的手术设备有很多不能够达到此效果的,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扁桃体挤切剥离手术装置,方便对扁桃体进行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医用耳鼻喉科扁桃体挤切剥离手术装置,包括底座(5),其特征是:所述底座(5)下面设有半圆形管状体(10),所述底座(5)上面设有滑槽(13)、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8),所述滑槽(13)内设有滑板(4),所述滑板(4)上下两侧分别铰接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手术刀(9)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销轴(1a),所述销轴(1a)上铰接把手(1),所述把手(1)一侧铰接剥离杆(11),所述剥离杆(11)的中部通过短支撑杆(12)铰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板(8)上。

所述剥离杆(11)的前端呈弯勾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此装置放置在人的口腔里,人手推动滑板使手术刀靠近人的扁桃体,推动滑板,通过滑板一侧铰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来操作手术刀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手术刀的头就可以夹紧扁桃体的连接组织进行切断,同时人手向上提把手,把手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有利于把手的转动,带动把手一侧铰接的剥离杆的头部向下移动就可以将切掉的扁桃体进行剥离,剥离杆通过短支撑杆铰接在第三支撑板上,从而保证了剥离杆的稳定性,底座下面的半圆形管状体,接住剥离掉的扁桃体,扁桃体滑出口腔实现扁桃体摘除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把手,1a、销轴,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滑板,5、底座,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板,9、手术刀,10、半圆形管状体,11、剥离杆,12、短支撑杆,1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5,所述底座5下面设有半圆形管状体10,所述底座5上面设有滑槽13、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8,所述滑槽13内设有滑板4,所述滑板4上下两侧分别铰接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手术刀9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销轴1a,所述销轴1a上铰接把手1,所述把手1一侧铰接剥离杆11,所述剥离杆11的中部通过短支撑杆12铰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板8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将此装置放置在人的口腔里,人手推动滑板4使手术刀靠近人的扁桃体,推动滑板4,通过滑板4一侧铰接的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来操作手术刀9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手术刀9的头就可以夹紧扁桃体的连接组织进行切断,同时人手向上提把手1,把手1通过销轴1a铰接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有利于把手1的转动,带动把手1一侧铰接的剥离杆11的头部向下移动就可以将切掉的扁桃体进行剥离,剥离杆11通过短支撑杆12铰接在第三支撑板8上,从而保证了剥离杆的稳定性,底座5下面的半圆形管状体10,接住剥离掉的扁桃体,扁桃体滑出口腔实现扁桃体摘除手。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