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流速吸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736发布日期:2018-12-18 21:1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流速吸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高流速吸氧器。



背景技术:

吸氧器是与医用分子筛制氧机配套,方便患者进行吸氧的一个辅助设备。

申请公布号为CN20407300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耳挂式吸氧器及其吸氧装置,其中耳挂式吸氧器包括可戴在人头上的头戴式支架、头戴连接头和咪管,头戴式连接头通过咪管连接有头戴式出气嘴,头戴式连接头通过螺钉固定在头戴式支架一端的下部。在使用时将头戴式支架戴在头上,通过头戴式出气嘴喷出氧气用于吸氧。但是由于人的头型与大小存在区别,且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而头戴式连接头和头戴式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头戴式出气嘴的位置仅能通过调节咪管的方式进行调整,调节幅度有限,从而使得该吸氧器使用不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流速吸氧器,其优势是方便调节出氧的位置,适用于不同人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流速吸氧器,包括佩戴于脖子上的颈圈,所述颈圈具有弹性,所述颈圈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件安装在颈圈上的安装件和用于限制连接件转动的限位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可变形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吸氧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颈圈,且颈圈具有弹性,方便将吸氧器挂在脖子上,无需手持或者利用皮带等物品固定,通过安装件将连接件转动连接在颈圈上,在连接件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吸氧头,通过进气管将吸氧器与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相连,然后通过吸氧头将氧气释放,供吸氧者吸氧,通过转动连接件以及改变连接管道的形状,从而调节吸氧头的位置,方便供不同体型的吸氧者使用,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限位件,用于固定连接件,从而固定吸氧头的位置,避免连接件随意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件包括母扣和子口,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方便扣合母扣和子扣的通孔,所述颈圈的一端和连接件设置在母扣和子扣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母扣和子扣,通过母扣和子扣的扣合,从而将颈圈和安装件转动连接,安装方便,生产简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可以通过将母扣和子扣分离的方式,将连接件与颈圈分离,方便更换或者清洗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连接件一面上的若干个凹槽,所述颈圈上对应凹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的上表面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件上设置凹槽以及在颈圈上对应凹槽的位置处设置凸块,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凸块会卡在凹槽内,从而将连接件固定,当吸氧者转动连接件时,凹槽的内壁会挤压凸块,使得凸块脱离凹槽,然后凸块会卡入相邻的凹槽上,转动与固定方式简单方便,且凸块与颈圈、凹槽和连接件可以一体成型制作,生产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两个圆台,所述圆台为上大下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两个上大下小的圆台,由于圆台下端较小,方便软管套在进气管上,软管在套入进气管的过程中,逐渐被圆台撑大,从而增加软管和进气管的摩擦力。且两个圆台之间存在空隙,进一步增加了软管和进气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软管不易与进气管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氧头与连接管道转动连接,所述吸氧头与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氧头与连接管道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转动吸氧头的方式,控制氧气的出流方向,方便吸氧者吸氧,通过在吸氧头和连接管道之间设置密封圈,在避免吸氧头漏气的同时,密封圈与吸氧头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限制吸氧头的转动,使得吸氧头在无外力的情况下不会转动,从而将吸氧头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氧头上设置有两个出氧孔,所述出氧孔的孔径为0.4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吸氧头上设置两个出氧孔,且两个出氧孔的孔径均为0.4mm,相较于单个大孔径的出氧孔,在不减少单位时间内的出氧量的情况下,加快了氧气的流动速度,增加了吸氧者的体验感,提高吸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吸氧器上设置颈圈,可以直接将吸氧器带在脖子上,且可以通过转动连接件、吸氧头以及调节连接管道,从而调节吸氧头的位置,使得吸氧器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通过在颈圈上设置凸块,在连接件上设置凹槽,可以将连接件与颈圈固定,防止连接件随意转动,通过设置密封圈,在防止吸氧器漏气的同时,通过密封圈和吸氧头的摩擦力将吸氧头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颈圈和安装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颈圈和安装件另一个视角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连接头和吸氧头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颈圈;2、连接件;3、母扣;4、子扣;5、母板;6、卡板;7、子板;8、限位板;9、通孔;10、凹槽;11、凸块;12、进气管;13、连接管道;14、圆台;15、连接头;16、吸氧头;17、密封圈;18、出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高流速吸氧器,如图1所示,包括颈圈1和连接件2,颈圈1由PVC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形变能力,方便吸氧者佩戴。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颈圈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母扣3,在连接件2上转动连接有子扣4。母扣3包括母板5,在母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板6。子扣4包括子板7,在子板7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8,两个限位板8可与卡板6相互卡接,从而使得母扣3和子扣4固定。在连接件2上设置有通孔9,当子扣4和母扣3扣合时,卡板6和限位板8位于通孔9内,颈圈1的一端以及连接件2位于母扣3和子扣4之间,从而使得颈圈1和连接件2转动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连接件2朝向颈圈1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10,凹槽10圆周阵列设置在连接件2上,在颈圈1上对应凹槽10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凸块11,且凸块11的上表面为圆弧状。在正常状态下,凸块11卡入凹槽10内,凸块11会阻止连接件2转动,从而将连接件2的位置固定,当需要调整连接件2的位置时,需要用力转动连接件2,由于凸块11的上表面为圆弧形,凹槽10的侧壁沿着圆弧的表面移动,从而使得凸块11卡入相邻的凹槽10内,从而调整连接件2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连接件2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2和连接管道13,进气管12和连接管道13相互连通。在进气管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中空的圆台14,且均为上大下小。当通过软管连接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和吸氧器时,圆台14的下端方便将软管套在进气管12上,而圆台14的上端,可以将软管撑大,从而增加进气管12和软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软管不易脱落。

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管道13可以变形,在连接管道13远离连接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5,吸氧头16转动连接在连接头15上,可以通过调整吸氧头16位置和转动吸氧头16的方式,调整氧气的出口方向。且在连接头15和吸氧头1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7,密封圈17可以防止漏气,且密封圈17与吸氧头16之间存在摩擦力,可以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将吸氧头16固定。

如图4所示,在吸氧头16上设置有两个圆形的出氧孔18,且两个出氧孔18的孔径为0.4mm,孔径小,使得吸氧头16的出氧气流强,吸氧者的吸氧效率高,体验感好。

工作过程:

先用软管将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与吸氧器连接,然后通过颈圈1将吸氧器挂在吸氧者的脖子上,然后转动连接件2,再调整连接管道13,使得吸氧头16位于方便吸氧的位置处,转动吸氧头16,将出氧孔18对准嘴部,佩戴完成后,可以打开分子筛制氧机进行吸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