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522发布日期:2018-09-25 20:2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



背景技术:

近期,国内多所医院出现由于技术人员违反医疗操作规程造成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青岛血液透析室、淮南丙肝事件、浙江省中医院艾滋病毒感染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鉴于此,我院针对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的措施落实进行排查,执行也更为严格。我科根据本科室的检诊情况进行自查,认为中医科的号脉枕存在传染疾病的隐患,在不影响正常诊疗流程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器具改造。

随着中医科患者的人数日益增多,医生的日接诊量已过百人,作为中医诊察号脉的基础工具,号脉枕的使用频次非常高,现在采取的消毒方式为每周统一回收后用消毒液浸泡、清洗。虽然中医号脉不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但是号脉枕会接触到不同患者的皮肤,由于硬件限制,现在还不能做到“一患一枕”,存在患者间病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原有号脉枕的使用用途,操作简单,患者使用后易抛弃,不增加诊疗时间,不增加患者负担、不妨碍医生检查,真正做到患者号脉时“一人、一巾、一换、一抛”,杜绝由于皮肤接触造成患者间病菌交叉感染的情况的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号脉枕容纳盒、盒盖以及放置在号脉枕容纳盒内的号脉枕;号脉枕容纳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号脉枕的号脉枕容纳腔,所述盒体的一端铰接盒盖,所述盒盖采用槽型结构,位于盒盖的上端部设有无菌隔垫巾容纳槽,所述无菌隔垫巾容纳槽内放置无菌隔垫巾卷,无菌隔垫巾容纳槽的上设有宽度大于无菌隔垫巾宽度的无菌隔垫巾伸出槽,所述无菌隔垫巾容纳槽的外侧安装扣盖;在盒体和盒盖铰接端盒体内安装有平行于无菌隔垫巾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位于盒体的中部靠上位置;所述盒体上设有手腕放置槽,所述盒盖的端部和盒体之间设有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锁紧装置采用弹性锁紧装置,弹性锁紧装置包括锁销,所述锁销插装在盒盖侧端板的锁销安装孔内,并且在锁销安装孔外端螺装有压盖;对应锁销位置盒体侧端板的外侧设有锁销定位孔;所述锁销包括销装部,导向部、拉拔部以及设置在销装部和导向部之间的限位部;所述压盖和限位部之间锁销导向部上套装有弹簧。

所述锁紧装置采用扣锁结构。

所述拉拔部上安装有拉环或拉拔球。

所述无菌隔垫巾上间隔大于号脉枕长度位置设有断痕。

所述导向轴上套装有防护套。

所述号脉枕包括充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充气嘴。

所述号脉枕的充气嘴连接手握式充气球。

所述号脉枕的上表面设有粘扣。

所述盒盖的上表面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原有号脉枕的使用用途,操作简单,患者使用后易抛弃,不增加诊疗时间,不增加患者负担、不妨碍医生检查,真正做到患者号脉时“一人、一巾、一换、一抛”,杜绝由于皮肤接触造成患者间病菌交叉感染的情况,另外还具有易于制造、易于推广和管理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号脉枕充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号脉枕容纳盒;1-1、盒体;1-2、号脉枕容纳腔;1-3、手腕放置槽;1-4、盒体侧端板;1-5、锁销定位孔;2、盒盖;2-1、无菌隔垫巾容纳槽;2-2、无菌隔垫巾卷;2-20、断痕;2-3、无菌隔垫巾伸出槽;2-4、扣盖;2-5、盒盖侧端板;2-6、锁销安装孔;2-7、压盖;3、号脉枕;3-1、气囊;3-2、充气嘴;3-3、充气球;4、导向轴;5、锁紧装置;5-1、锁销;5-10、销装部;5-11、导向部;5-12、拉拔部;5-13、限位部;5-2、压盖;5-3、弹簧;6、拉拔球;7、扣锁;8、防护套;9、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包括号脉枕容纳盒1、盒盖2以及放置在号脉枕容纳盒内的号脉枕3;号脉枕容纳盒1包括盒体1-1,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号脉枕的号脉枕容纳腔1-2,所述盒体1-1的一端铰接盒盖2,所述盒盖2采用槽型结构,位于盒盖的上端部设有无菌隔垫巾容纳槽2-1,所述无菌隔垫巾容纳槽内放置无菌隔垫巾卷2-2,无菌隔垫巾容纳槽2-1的上设有宽度大于无菌隔垫巾宽度的无菌隔垫巾伸出槽2-3,所述无菌隔垫巾容纳槽的外侧安装扣盖2-4;在盒体1-1和盒盖2铰接端盒体内安装有平行于无菌隔垫巾的导向轴4,所述导向轴4位于盒体的中部靠上位置;所述盒体上设有手腕放置槽1-3,所述盒盖2的端部和盒体1-1之间设有锁紧装置5。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锁紧装置5采用弹性锁紧装置,弹性锁紧装置包括锁销5-1,所述锁销5-1插装在盒盖侧端板2-5的锁销安装孔2-6内,并且在锁销安装孔2-6的外端螺装有压盖5-2;对应锁销5-1位置盒体侧端板1-4的外侧设有锁销定位孔1-5;所述锁销5-1包括销装部5-10,导向部5-11、拉拔部5-12以及设置在销装部和导向部之间的限位部5-13;所述压盖2-7和限位部5-13之间锁销导向部上套装有弹簧5-3。

所述锁紧装置还可以采用扣锁7结构,扣锁结构属于现有技术。

为了便于对拉拔部施力,在所述拉拔部5-12上安装有拉环或拉拔球6,本实施例中优选拉拔球。

为了实现一人、一巾,所述无菌隔垫巾上间隔大于号脉枕长度位置设有断痕2-20。

为了防止对无菌隔垫巾的磨损,在所述导向轴4上套装有防护套8。

上述结构中,所述号脉枕3包括充气的气囊3-1,所述气囊上设有充气嘴3-2。

优选的,所述号脉枕3的充气嘴连接手握式充气球3-3,这样可以随时对号脉枕进行充气。

为了防止无菌隔垫巾在号脉枕上滑脱,在所述号脉枕的上表面设有粘扣3-4。

为了便于携带,在所述盒盖2的上表面设有提手9。

在实际使用时,只需打开锁紧装置4向上翻转盒盖即可打开,然后利用手握式充气球对号脉枕进行充气;当有患者进行号脉时,只需牵拉无菌隔垫巾,通过导向轴的导向作用使无菌隔垫巾趋于平行号脉枕,当无菌隔垫巾覆盖整个号脉枕时停止,这时无菌隔垫巾将平铺在号脉枕的上表面,此时可以进行号脉诊断;诊断后,对一下位患者进行诊断前,需要把无菌隔垫巾沿断痕处撕下;然后再次牵引无菌隔垫巾进行铺设;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原有号脉枕的使用用途,操作简单,患者使用后易抛弃,不增加诊疗时间,不增加患者负担、不妨碍医生检查,真正做到患者号脉时“一人、一巾、一换、一抛”,杜绝由于皮肤接触造成患者间病菌交叉感染的情况,另外还具有易于制造、易于推广和管理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