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7113发布日期:2018-09-04 21:4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鼠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鼠固定器,属于试验动物固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是重要的实验载体、是活的“精密仪器”。通常进行实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不影响动物的健康及相关观察指标,防止动物咬伤,首先要限制动物的活动,使动物处于安静状态,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合理的抓取固定方法。现如今大鼠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尤其在肿瘤学、药理学、毒理学、内分泌学和营养学方面应用最为广泛。大鼠的门齿很长,在抓取固定不当而受到惊吓或激怒极易将操作人员手指咬伤,如需要进行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处理等,在进行此类实验时需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大鼠,以便于操作。现有的大鼠固定装置多为筒形结构,腹部不能充分暴露也不能前突,给药不方便且动物固定过程中不舒适,装鼠操作步骤复杂且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鼠固定器,能够使大鼠腹部充分暴露并可以前突,给药方便且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鼠固定器,包括固定台、鼠身固定器和鼠头固定罩,固定台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一侧向内弯卷成卷边槽,鼠身固定器为内部有容纳腔的立方体,鼠身固定器两侧分别设有延伸边I和延伸边II,鼠身固定器底部和前端为敞口结构,鼠身固定器末端设有露尾孔,其中延伸边I与卷边槽插接为一体,延伸边II与固定台连接为一体,鼠头固定罩可拆卸连接在鼠身固定器前部,固定台、鼠身固定器和鼠头固定罩均设有多个透气孔。

所述大鼠固定器优选方案,固定台与卷边槽相对的一侧设有螺柱,鼠身固定器的延伸边II设有镶嵌缺口,螺柱穿过镶嵌缺口与螺母连接为一体。

所述大鼠固定器优选方案,鼠头固定罩为倒L形,鼠头固定罩横向部上设有罩固定螺柱,罩固定螺柱另一端穿过鼠身固定器顶部的长条孔与罩固定螺母连接为一体。

所述大鼠固定器优选方案,鼠身固定器两侧边、固定台以及鼠头固定罩的竖直部成行成列排列多个透气孔,透气孔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可使大鼠腹部充分暴露并可以前突,给药方便,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结构简单,对大鼠生理机能干扰小,可重复使用,可进行消毒灭菌,根据动物体型调整大小等特点,使操作人员的双手得以解脱,协调参与各实验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鼠身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鼠头固定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边槽,2、透气孔,3、固定台,4、螺柱,5、螺母,6、长条孔, 7、延伸边II,8、延伸边I, 9、露尾孔, 10、镶嵌缺口, 11、罩固定螺柱, 12、罩固定螺母,13、鼠头固定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大鼠固定器,包括固定台3、鼠身固定器6和鼠头固定罩13,固定台3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一侧向内弯卷成卷边槽1,鼠身固定器6为内部有容纳腔的立方体,鼠身固定器6两侧分别设有延伸边I8和延伸边II7,鼠身固定器6底部和前端为敞口结构,鼠身固定器6末端设有露尾孔9,其中延伸边I8与卷边槽1插接为一体,延伸边II7与固定台3连接为一体,鼠头固定罩13可拆卸连接在鼠身固定器6前部,固定台3、鼠身固定器6和鼠头固定罩13均设有多个透气孔2。

考虑到拆装方便,固定台3与卷边槽1相对的一侧设有螺柱4,鼠身固定器6的延伸边II7设有镶嵌缺口10,螺柱4穿过镶嵌缺口与螺母5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鼠头固定罩13为倒L形,鼠头固定罩13横向部上设有罩固定螺柱11,罩固定螺柱11另一端穿过鼠身固定器6顶部的长条孔a与罩固定螺母12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鼠身固定器6两侧边、固定台3及鼠头固定罩13的竖直部成行成列排列多个透气孔2,透气孔2截面为圆形,便于大鼠固定器通风散热,为动物提供舒适的环境。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