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帘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9615发布日期:2018-07-20 17:59阅读:1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帘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医院,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的中小医院,单间病房的数目还很有限,一般每个病房都要安放2~6张病床,甚至更多。并且,从医疗设施条件和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说,一个病房多张病床应该是会长期存在的现象。但是,目前医院里大多没有为每个病床提供专用的隔护装置,而病房内病人、陪护人比较多,当在病房中对病人进行胸部、下腹部等部位的医疗检查、护理时,以及给无自理能力的病人导尿、排便时,就会不可避免的暴露病人的隐私,给病人、以及他人带来很多不便。与此同时,对于无自理能力的病人(例如心肌梗死患者),其需要长期卧床,即使是排便也是在病床上进行的,但是,这种平躺在床上的姿势无法发力,从而造成病人排便困难,给患者和家属都造成了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注重病人隐私又便于卧床病人排便的围帘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围帘床,包括:

床体;

多个支撑杆,其固装在所述床体上,并环绕该床体均匀分布,且所述支撑杆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床体的床面;

滑轨,其固装在多个支撑杆的顶部,并环绕所述床体;

挂布,其边缘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用于遮掩所述床体;

两个托腿架,其分别固装在所述床体下部的两侧,且这两个托腿架对称设置,用于支撑病人的大腿;

两个托脚架,其分别固装在所述床体下部的两侧,位于托腿架下方,且这两个托脚架对称设置,用于支撑病人的双脚;

通孔,其开设在所述床体的床面上,用于容置病人的臀部;

支撑架,其固装在所述床体的床面底部,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下方;

填充垫,其可穿过所述通孔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用于填补所述通孔内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围帘床,还包括:

多个第一套筒,其固装在所述床体上,并环绕该床体均匀分布;每个第一套筒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下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一支撑杆与一第一套筒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托腿架包括:

第一托杆,其下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

腿垫,其固装在所述第一托杆的上端,用于放置病人的大腿。

作为优选,所述的围帘床,还包括:

两个第二套筒,其分别固装在所述床体下部的两侧,且这两个第二套筒对称设置;每一第二套筒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托杆下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一第一托杆与一第二套筒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托脚架包括:

第二托杆,其下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托杆的下方;

脚垫,其固装在所述第二托杆的上端,用于放置病人的脚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围帘床,还包括:

两个第三套筒,其分别固装在所述床体下部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下方,且这两个第三套筒对称设置;每一第三套筒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托杆下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一第二托杆与一第三套筒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围帘床,还包括:

多个吊架,其固装在所述滑轨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滑轨与屋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围帘床,其床体上加装了围帘,能有效遮隔住病床,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床面上的通孔被撤去填充垫后,可供病人的臀部放入,以便进行排便,通孔下方的支撑架还可用来放置便盆,加设的托腿架和托脚架,方便病人把双腿双脚放入,形成“蹲坐”的排便姿势,大腿和腹部角度较小,容易产生腹部压力,从而有助于病人的排便通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围帘床挂布合拢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围帘床挂布拉开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围帘床未放置填充垫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围帘床放置填充垫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体;2、支撑杆;3、滑轨;4、挂布;5、托腿架;51、第一托杆;52、腿垫;6、托脚架;61、第二托杆;62、脚垫;7、通孔;8、支撑架;9、填充垫;10、第一套筒;11、第二套筒;12、第三套筒;13、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围帘床,包括床体1、支撑杆2、滑轨3、挂布4、托腿架5、托脚架6、通孔7、支撑架8、填充垫9。其中,支撑杆2为多个,这些支撑杆2固装在床体1上,并环绕该床体1均匀分布,且支撑杆2的中心线垂直于床体1的床面。滑轨3焊接在多个支撑杆2的顶部,并环绕床体1。挂布4的边缘通过挂环滑动安装在滑轨3上,用于遮掩床体1。支撑杆2、滑轨3、挂布4共同组成了围帘,从而可将床体1围在挂布4之内。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托腿架5为两个,分别固装在床体1下部的两侧,且这两个托腿架5对称设置,用于支撑病人的大腿;托脚架6也为两个,分别固装在床体1下部的两侧,位于托腿架5下方,且这两个托脚架6对称设置,用于支撑病人的双脚。

如图3所示,通孔7开设在床体1的床面上,该通孔7的形状与人体臀部的形状相仿,用于容置病人的臀部。支撑架8固装在床体1的床面底部,位于通孔7的正下方。当病人需要排便时,可将臀部置于通孔7内,支撑架8内可放置便盆。当病人排便结束后或者当病人不需要排便时,如图4所示,可将填充垫9可穿过通孔7放置在支撑架8内,用于填补通孔7内的空间,方便病人身体的摆放,当填充垫9穿过通孔7放置在支撑架8内后,填充垫9的顶面最好与床体1的床面平齐,这样,病人的身体躺在床面上会更加舒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托腿架5包括第一托杆51和腿垫52,第一托杆51的下端与床体1固定连接(例如焊接)。腿垫52通过螺栓固装在第一托杆51的上端,用于放置病人的大腿。托脚架6包括第二托杆61和脚垫62,第二托杆61下端与床体1固定连接(例如焊接),位于第一托杆51的下方。脚垫62通过螺栓固装在第二托杆61的上端,用于放置病人的脚部。如此结构的托腿架5和托脚架6,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除此之外托腿架5和托脚架6还可以设计成板装结构。

而为了便于支撑杆2、托腿架5和托脚架6的拆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围帘床还包括第一套筒10、第二套筒11和第三套筒12。其中,第一套筒10为多个,这些第一套筒10焊接在床体1上且中心线垂直于床面,并环绕该床体1均匀分布。每个第一套筒10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支撑杆2下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一支撑杆2与一第一套筒10螺纹连接。第二套筒11为两个,分别焊接在床体1下部的两侧,且这两个第二套筒11对称设置,中心线垂直于床面。每一第二套筒1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第一托杆51下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一第一托杆51与一第二套筒11螺纹连接。第三套筒12为两个,分别焊接在床体1下部的两侧,位于第二套筒11的下方,且这两个第三套筒12对称设置,且中心线垂直于床面。每一第三套筒12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第二托杆61下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一第二托杆61与一第三套筒12螺纹连接。如此一来,支撑杆2、第一托杆51和第二托杆61便可很容易地进行拆装,当把支撑杆2、第一托杆51和第二托杆61从床体1上拆下后,该床体1便可作为普通病床加以使用。当把各个零件装配后,便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围帘床。

另外,考虑到围帘床的稳固性,于是优选地,在滑轨3的顶部固装有多个吊架13,这样围帘床在使用时,吊架13能够将滑轨3与屋顶固定连接,使得围帘床整体上更加稳固,也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的围帘床,其床体1上加装了围帘,能有效遮隔住病床,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床面上的通孔7被撤去填充垫后,可供病人的臀部放入,以便进行排便,通孔7下方的支撑架8还可用来放置便盆,加设的托腿架5和托脚架6,方便病人把双腿双脚放入,形成“蹲坐”的排便姿势,大腿和腹部角度较小,容易产生腹部压力,从而有助于病人的排便通畅。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