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7377发布日期:2018-09-14 21:1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属于理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太赫兹波包含了频率为0.1到10THz的电磁波。太赫兹模块经中医临床验证对于由于身体“阴阳”失衡以及经脉阻塞而引发的疾病具有明显疗效。

申请号为201310526355.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太赫兹波诊疗仪,通过利用探头上的太赫兹波驱动模块产生太赫兹波,从而对使用者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其通过利用探头上的吸盘将太赫兹波发生器吸附于使用者身体上进行疾病治疗,吸附效果不好,因为各种材质的衣服并不利于进行吸附,而且人体不规整的有弧度的平面也不利于吸附(如胳膊),因而直接导致治疗效果较差;2、由于探头、太赫兹波发生器较重,通过吸盘将整个探头及太赫兹波发生器的重量都长时间压在使用者身上,会使使用者非常不适3、如果使用者需要对其背部某个部位进行治疗,则需要趴着进行治疗,然而一般单次治疗也需要45分钟,因此会导致使用者非常疲惫,用户体验不好;4、如果使用者有多处需要治疗,比如胳膊和腿都需要治疗,那么就需要治疗完胳膊再治疗腿,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理疗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它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太赫兹波,从两个方向对使用者进行理疗,保证了理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包括:人体卧躺系统和理疗系统,所述的人体卧躺系统包括卧躺平台和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卧躺平台设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上;理疗系统包括关节臂、A太赫兹模块和B太赫兹模块,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与关节臂固定连接并设于卧躺平台3的一侧,B太赫兹模块设于卧躺平台下方。

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和B太赫兹模块的大小可以为394*268*20mm。

优选的,所述的理疗系统还包括:关节臂运动导轨,所述的关节臂运动导轨设于人体卧躺系统一侧,并且关节臂运动导轨上设有A导轨滑块,关节臂的底座与A导轨滑块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滑动A导轨滑块,实现关节臂在轨道上自由滑行,继而更方便、更快速的移动A太赫兹模块进行理疗。

上述的关节臂运动导轨、A导轨滑块和关节臂可以只在人体卧躺系统的单侧布置,也可以两侧均设置,当病人身体多处部位需要理疗时,则两侧的A太赫兹模块可以同时工作同步治疗,从而大大缩减了理疗时间;另外,两侧都布置A太赫兹模块,当病人身体左侧部位需要理疗时则用左侧的模块,身体右侧的部位需要理疗时则用右侧的模块,从而可以缩短关节臂每段关节的长度,使得设备使用起来更灵活也更小巧。

前述的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所述的关节臂为三段关节支撑臂,各段关节之间通过阻尼铰链连接;所述的三段关节支撑臂的一端与A导轨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悬挂A太赫兹模块。

上述系统中,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与关节臂采用球铰万向形式连接,从而保证了A导轨滑块与人体的良好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理疗的效果。

由于每个阻尼铰链均能实现单一回转运动,球铰万向连接可以绕球心旋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关节臂可以实现2~7个自由度,包括关节臂与关节臂运动导轨组成的支撑系统,同时具备移动和旋转两类自由度;具体的说:关节臂末端连接A导轨滑块与关节臂运动导轨有滑动自由度;关节臂三处关节节点有沿着单个轴旋转自由度;关节臂顶端与A太赫兹模块连接处是万向节,沿着三个轴旋转的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的关节臂采用三段关节支撑臂,不但可以模拟人手的动作,而且3个关节是同时保证A太赫兹模块可以覆盖病人任意体位的最少关节数(用2关节不能满足覆盖区域,4关节会增加成本和安装难度),从而节约了系统成本和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各段关节之间通过阻尼铰链连接,不但可以使关节运动到位后固定,不需要额外锁定,而且关节运动摆位时不会过于灵活而不好控制。

前述的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中,所述的理疗系统还包括导轨,导轨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导轨上设有B导轨滑块,B导轨滑块通过弹簧与B太赫兹模块连接,使得B太赫兹模块紧贴于卧躺平台底部。从而可以实现更快速的调节B太赫兹模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卧躺平台的床面采用网孔织物,从而可以使得B太赫兹模块与病人具有更好的接触效果,进一步保证了理疗疗效。

优选的,所述的理疗系统还包括拉绳和把手,所述的把手设于B太赫兹模块的侧面;拉绳设于B太赫兹模块的底面并与把手相连;所述的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的上部为镂空结构。从而可以方便在网孔织物床下方更方便、快速的移动调节B太赫兹模块,同时保证了理疗效果。

上述的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还包括:显示控制系统,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包括病人查看显示屏、医生监看显示屏、控制系统和环状结构,所述的环状结构设于卧躺平台的一端,病人查看显示屏设于环状结构的顶部内表面,医生监看显示屏设于环状结构的侧面;控制系统分别与病人查看显示屏、医生监看显示屏、A太赫兹模块和B太赫兹模块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医生连续监看理疗效果。

优选的,所述病人查看显示屏、医生监看显示屏与环状结构的连接处设有显示屏转轴,从而可以更方便的调节显示屏的角度,便于医生和病人监看显示屏。

利用前述的系统进行理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病人平躺于卧躺平台上,手动调节关节臂,将A太赫兹模块移动至病人身体需要理疗的部位;将卧躺平台下方的B太赫兹模块移动至病人身体需要理疗的部位;开始理疗;

S2,理疗过程中持续监看医生监看显示屏,监测病人的体征状态;

S3.根据病人的体征状态,继续进行理疗或结束理疗。

优选的,步骤S1中,通过旋转把手,带动拉绳使得B太赫兹模块脱离卧躺平台,然后左右移动把手,带动B太赫兹模块移动至病人身体需要理疗的部位;松开把手,B太赫兹模块通过弹簧自动回位,紧贴至卧躺平台的下表面,从而可以方便在网孔织物床下方更方便、快速的移动调节B太赫兹模块,同时保证了理疗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卧躺平台的床面采用网孔织物,从而缩减了卧躺平台下侧B太赫兹模块(如图5所示)与人体的接触距离,进一步保证了理疗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利用与关节臂相连的A太赫兹模块和设于卧躺平台下方的B太赫兹模块,从而可以针对于病人平躺体姿分别作用于身体的上部和背部,从而大大提高了理疗效果;尤其是通过利用设于卧躺平台3下方的B太赫兹模块7,可以使得病人无需趴着而非常舒服的以卧躺体姿接受理疗(单次45分钟),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2、当病人身体有多个部位需要理疗时,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A太赫兹模块(可以是两侧的)和B太赫兹模块可以同时对病人进行理疗,从而大大缩短了理疗时间;

3、本实用新型使用关节臂搭载A太赫兹模块,基于关节臂的灵活性,关节臂携带A太赫兹模块,对人体提供一个持续的压力,该压力保证了在人体卧躺体姿下,A太赫兹模块可以紧贴人体任何需要理疗的部位(该压力较小,不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达到较好的理疗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关节臂为三段关节支撑臂,各段关节之间通过阻尼铰链连接,不但可以使关节运动到位后固定,不需要额外锁定,而且关节运动摆位时不会过于灵活而不好控制;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关节臂为三段关节支撑臂,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与最后一节关节臂采用球铰万向形式连接,从而保证了A太赫兹模块与人体的良好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理疗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每个阻尼铰链均能实现单一回转运动,球铰万向连接可以绕球心旋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关节臂可以实现2~7个自由度,包括关节臂与关节臂运动导轨组成的支撑系统,同时具备移动和旋转两类自由度;具体的说:关节臂末端连接A导轨滑块与关节臂运动导轨有滑动自由度;关节臂三处关节节点有沿着单个轴旋转自由度;关节臂顶端与A太赫兹模块连接处是万向节,沿着三个轴旋转的自由度;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绳和把手,所述的把手设于B太赫兹模块的侧面;拉绳设于B太赫兹模块的底面并与把手相连;所述的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的上部为镂空结构,从而可以方便在网孔织物床下方更方便、快速的移动调节B太赫兹模块,同时保证了理疗效果;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医生监看显示屏,从而可以实现医生连续监看理疗效果;通过设置病人查看显示屏,从而在理疗的过程中,病人可以持续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理疗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人体卧躺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理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病人查看显示屏和医生监看显示屏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是卧躺平台的示意图;

图6是人体卧躺系统的侧视图;

图7是关节臂运动导轨的结构及位置示意图;

图8是关节臂运动导轨和A导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关节臂在关节臂运动导轨上滑动的示意图;

图10是A太赫兹模块与最后一节关节臂末端采用球铰万向形式连接的示意图;

图11是B太赫兹模块在导轨上滑动的示意图;

图12是向下拉动拉绳时B太赫兹模块脱离卧躺平台的示意图;

图13是病人查看显示屏和医生监看显示屏通过显示屏转轴连接环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控制系统与其他模块的电连接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1-人体卧躺系统,2-理疗系统,3-卧躺平台,4-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5-关节臂,6-A太赫兹模块,7-B太赫兹模块,8-关节臂运动导轨,9-A导轨滑块,10-导轨,12-拉绳,13-把手,14-显示控制系统,15-病人查看显示屏,16-医生监看显示屏,17-控制系统,18-环状结构,19-显示屏转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人体卧躺系统1和理疗系统2,如图2、图6所示,所述的人体卧躺系统1包括卧躺平台3和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卧躺平台3设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上;如图3所示,所述的理疗系统2包括关节臂5、A太赫兹模块6和B太赫兹模块7,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6与关节臂5固定连接并设于卧躺平台3的一侧,B太赫兹模块7设于卧躺平台3下方。如图7、图8所示,所述的理疗系统2还包括:关节臂运动导轨8,所述的关节臂运动导轨8设于人体卧躺系统1一侧,并且关节臂运动导轨8上设有A导轨滑块9,关节臂5的底座与A导轨滑块9固定连接。如图9所示,所述的关节臂5为三段关节支撑臂,各段关节之间通过阻尼铰链连接。如图10所示,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6与关节臂5采用球铰万向形式连接。如图11所示,所述的理疗系统2还包括导轨10,导轨10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固定连接;所述的导轨10上设有B导轨滑块,B导轨滑块通过弹簧与B太赫兹模块7连接,使得B太赫兹模块7紧贴于卧躺平台3底部。如图5所示,所述的卧躺平台3的床面采用网孔织物。如图12所示,所述的理疗系统2还包括拉绳12和把手13,所述的把手13设于B太赫兹模块7的侧面;拉绳12设于B太赫兹模块7的底面并与把手13相连;所述的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的上部为镂空结构。如图4、图14所示,还包括:显示控制系统14,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14包括病人查看显示屏15、医生监看显示屏16、控制系统17和环状结构18,所述的环状结构18设于卧躺平台3的一端,病人查看显示屏15设于环状结构18的顶部内表面,医生监看显示屏16设于环状结构18的侧面;控制系统17分别与病人查看显示屏15、医生监看显示屏16、A太赫兹模块6和B太赫兹模块7电连接。如图13所示,所述病人查看显示屏15、医生监看显示屏16与环状结构18的连接处设有显示屏转轴19。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和B太赫兹模块可采用现有的太赫兹波发生器。

实施例2: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包括:人体卧躺系统1和理疗系统2,所述的人体卧躺系统1包括卧躺平台3和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卧躺平台3设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上;理疗系统2包括关节臂5、A太赫兹模块6和B太赫兹模块7,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6与关节臂5固定连接并设于卧躺平台3的一侧,B太赫兹模块7设于卧躺平台3下方。所述的理疗系统2还包括:关节臂运动导轨8,所述的关节臂运动导轨8设于人体卧躺系统1一侧,并且关节臂运动导轨8上设有A导轨滑块9,关节臂5的底座与A导轨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的关节臂5为三段关节支撑臂,各段关节之间通过阻尼铰链连接。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6与关节臂5采用球铰万向形式连接。

实施例3: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包括:人体卧躺系统1和理疗系统2,所述的人体卧躺系统1包括卧躺平台3和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卧躺平台3设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上;理疗系统2包括关节臂5、A太赫兹模块6和B太赫兹模块7,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6与关节臂5固定连接并设于卧躺平台3的一侧,B太赫兹模块7设于卧躺平台3下方。所述的理疗系统2还包括导轨10,导轨10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固定连接;所述的导轨10上设有B导轨滑块,B导轨滑块通过弹簧与B太赫兹模块7连接,使得B太赫兹模块7紧贴于卧躺平台3底部。所述的卧躺平台3的床面采用略带柔性与人体平躺状态背部贴合较好材料。所述的理疗系统2还包括拉绳12和把手13,所述的把手13设于B太赫兹模块7的侧面;拉绳12设于B太赫兹模块7的底面并与把手13相连;所述的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的上部为镂空结构。

实施例4: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包括:人体卧躺系统1和理疗系统2,所述的人体卧躺系统1包括卧躺平台3和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卧躺平台3设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上;理疗系统2包括关节臂5、A太赫兹模块6和B太赫兹模块7,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6与关节臂5固定连接并设于卧躺平台3的一侧,B太赫兹模块7设于卧躺平台3下方。还包括:显示控制系统14,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14包括病人查看显示屏15、医生监看显示屏16、控制系统17和环状结构18,所述的环状结构18设于卧躺平台3的一端,病人查看显示屏15设于环状结构18的顶部内表面,医生监看显示屏16设于环状结构18的侧面;控制系统17分别与病人查看显示屏15、医生监看显示屏16、A太赫兹模块6和B太赫兹模块7电连接。所述病人查看显示屏15、医生监看显示屏16与环状结构18的连接处设有显示屏转轴19。

实施例5:一种基于太赫兹模块的智能理疗系统,包括:人体卧躺系统1和理疗系统2,所述的人体卧躺系统1包括卧躺平台3和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卧躺平台3设于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上;理疗系统2包括关节臂5、A太赫兹模块6和B太赫兹模块7,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6与关节臂5固定连接并设于卧躺平台3的一侧,B太赫兹模块7设于卧躺平台3下方。所述的A太赫兹模块6与关节臂5可以弹性连接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卧躺平台3可采用弹簧垫、海绵垫、棕垫等。所述的关节臂5,每段关节之间可以弹性连接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利用实施例1~5所述的系统进行理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病人平躺于卧躺平台3上,手动调节关节臂5,将A太赫兹模块6移动至病人身体需要理疗的部位;将卧躺平台3下方的B太赫兹模块7移动至病人身体需要理疗的部位;开始理疗;

S2,理疗过程中持续监看医生监看显示屏16,监测病人的体征状态;

S3.根据病人的体征状态,继续进行理疗或结束理疗。

可选的,步骤S1中,通过旋转把手13,带动拉绳12使得B太赫兹模块7脱离卧躺平台3,然后左右移动把手13,带动B太赫兹模块7移动至病人身体需要理疗的部位;松开把手13,B太赫兹模块7通过弹簧自动回位,紧贴至卧躺平台3的下表面。

可选的,所述的卧躺平台3的床面采用网孔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理疗系统时,病人平躺于卧躺平台3(卧躺平台3由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作为支撑结构,卧躺平台辅助支撑块4左右各一个,内部中空,可安放关节臂运动驱动模块等机构)上,可通过移动关节臂运动导轨8上的关节臂5,带动A太赫兹模块6移动至病人身体需要理疗的部位;然后手动微调A太赫兹模块6和人体保持舒适且良好的接触状态;其次,可通过旋转把手13,带动拉绳12使得B太赫兹模块7脱离卧躺平台3,然后左右移动把手13,带动B太赫兹模块7通过轨道10移动至病人身体需要理疗的部位(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卧躺平台3两侧采用横梁支撑结构,中间是网孔状织物,从而可以使得B太赫兹模块7与病人具有更好的接触效果,进一步保证了理疗疗效),然后放开把手13,B太赫兹模块7通过弹簧自动回位,紧贴至卧躺平台3网孔织物下表面;可通过控制系统17控制A太赫兹模块6和B太赫兹模块7开始理疗;理疗过程中,病人可以通过环状结构18顶部内表面的病人查看显示屏15查看自己的体征状态,医生可通过环状结构18侧面的医生监看显示屏16持续监看病人体征状态。

根据病人的体征状态,继续进行理疗或结束理疗;若结束理疗,则关闭显示控制系统14,将关节臂运动导轨8上的关节臂5移开。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医生监看显示屏16进行整个系统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